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维为 《求是》2012,(8):63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经历过如此迅猛的经济发展,但我们一些人却被西方话语忽悠,越来越没有自信,这实在说不过去。有些人认为,中国经济改革进步很大,政治改革相对滞后。但即使在所谓"政治改革滞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4,(5)
<正>现代化,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梦想。在现代化这个追逐梦想的舞台上,在追求发展进步的历程中,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战胜如此众多的艰难险阻,把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13亿多人口大国带入快速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中国道路是破解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难题的成功实践。一、中国道路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对西方的路径依赖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道难题。二战以后,在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之外,多数  相似文献   

3.
<正>吴立新,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记者:吴院士,您好!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海洋;海洋强国之梦,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近。作为著名海洋学家,您能谈一谈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和发展海洋吗?吴立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更直接,"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从这个角度讲,  相似文献   

4.
刘汉俊 《红旗文稿》2012,(13):22-25
当今世界,文化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不同的语言在同一个讲坛上对话,不同的肤色在同一个舞台上翩跹。人类的交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人类的力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迅速地扩张与延展,生存与毁灭的轮番上演也从来没有如此频繁与惨烈。是谁,支配着这个世界的风云际会?是文化。一文化的本色是什么?文化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财富,也创造文化;人是经济的主体,也是文化的主体,创造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人类在适应自然中形成文化,在改造自然中建设文化。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歌谣,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先民在顺应自然、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4,(22)
<正>依法治国,要"治"的"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是创造了连续36年快速发展奇迹的大国;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大国。但正因为目标越来越近,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惊险的一  相似文献   

6.
<正>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习近平这样评价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向各国共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0,(2):51-51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完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雄伟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被列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离开我们已经整整70年了。这个时间不算短,但中国人民一直深情地怀念他。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南侧总要竖立起他的画像。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众多历史人物中,没有别人能够像他那样受到中国人民的普遍尊敬。 为什么孙中山能够对中国人产生那样大的吸引力?根本的一点,在于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对中国来说,孙中山代表了一个时代。他是从古老的中国走向现代中国那个时代的杰出民族英雄。他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先驱。为了实现这个崇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在民族复兴历程中高歌猛进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见证了中国的大发展,也见证了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大变化。对中国来说,外部世界从来没有如此  相似文献   

10.
人类自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一直不停地向环境索取生存所需的各种生产、生活资料,而使自己生存和发展.可以说,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进程.尤其是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但与此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更加严重.自上个世纪中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环境问题"成为如此重要、急需解决的难题.能否解决这个问题、能否解决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将影响到人类是否能继续发展,乃至生存在这个地球之上.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急需要显微镜,也需  相似文献   

12.
组织管理问题在我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过人们如此广泛的关注,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人们带来过如此之多的迷茫和焦虑。我国  相似文献   

13.
姜辉 《党建》2021,(7):95-98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庄严承诺和重要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交融,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面对21世纪世界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深刻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饱含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科学回答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之问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相似文献   

14.
历史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是毛泽东这样伟大的战略家也是如此,因为他所期望的“三多一少”这四个人中一个也没有做到。  相似文献   

15.
外媒看残奥     
北京残奥会召开以来,赢得了国外媒体的关注。有外国媒体评论说,"从来没有一个奥运会东道国如此认真对待残奥会,电视和报纸几乎不停地展现残疾人运动员及其体育项目。这一切发出的信息是:中国不仅伟大,而且具有公益性,关心本国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时刻,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放眼当代世界,风景这边独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之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至今,虽在发展过程中历经波折,但世界上从来没有哪种思想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由思想信仰转化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历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邃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历史洞察力,也必然昭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推动下,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3,(8):35-37
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必须要紧紧抓住并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创新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从鲁迅去世到现在,每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几乎都要从鲁迅那里寻找思想资源。在现代文学中,鲁迅是一个绝对的战略高地。研究现代文化及现代中国的人,没有一个能够绕过鲁迅。正因为鲁迅是现代文学的精神代表,所以对鲁迅地位的冲击从来也没有停止过。然而,反对者的攻击却从来都没能动摇过鲁迅的地位。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正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发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世界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联,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正确地认识世界,睿智地走向世界。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系统总结我国对外工作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报告既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面向国际社会发出的中国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政治宣言。一、把握时代主题,顺应历史潮流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