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困境主要表现为信仰需要和信仰"被崇高化"的冲突、信仰工具层面和价值层面的疏离、信仰教育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文化多元社会与大学生信仰选择能力薄弱的矛盾。解决这一信仰困境要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重塑回归现实生活的信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批判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困境主要表现为信仰需要和信仰“被崇高化”的冲突、信仰工具层面和价值层面的疏离、信仰教育中理性与非理性的博弈、文化多元社会与大学生信仰选择能力薄弱的矛盾。解决这一信仰困境要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重塑回归现实生活的信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批判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7,(5)
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在高校思想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切实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阐述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当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索》2014,(4)
以重庆市6所高校为例,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面貌、专业和学历层次等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密切相关。不同民族、政治面貌专业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有所差异。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模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不足等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应当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适应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体现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信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是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关键所在。针对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困惑,文章从环境根源、主客体根源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导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过于简单教条,教育效果差强人意。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从大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现实化、理论通俗化、方法生动化、载体多样化",让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大学生认知",以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过于简单教条,教育效果差强人意。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从大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现实化、理论通俗化、方法生动化、载体多样化",让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大学生认知",以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希望,其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坚定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信仰主体辩证思维缺乏、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西方社会思潮误导、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机制滞后是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胡开宇 《求实》2002,(12):59-61
传统的儒家道德信仰早已式微 ;中国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片面化理解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 ,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也是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现实性和终极理想性的统一 ,必须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已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浸润中对大学生的思维与价值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但是,目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内容在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方式中几乎处于缺席状态。针对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方式的特点与规律,应努力做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体在场、内容融入,并在社会层面优化网络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顾扬 《求实》2005,(Z2)
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状况?如何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本人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了一些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力求在这方面有所创新。一、认识和把握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状况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理想信仰,首先必须对当前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有个基本的估计和比较清醒的认识。(一)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机构的“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课题组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给了我们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迪。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基石。当今世界多元的思想文化观念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巩固,而这种影响在新媒体的助推下,变得比过去更加复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关系着他们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水平。因此,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而培育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了解度和认同度有待提高,部分大学生的信仰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1]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本文拟就此做一点探讨,以求教于广大同仁。一、全面把握信仰教育的知识结构,注重信仰基础知识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相结合从广义上讲,信仰教育渗透于所有的知识教育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扬 《求实》2005,(Z1):284-285
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状况?如何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本人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了一些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力求在这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决定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决定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新形势下下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战略意义、基本现状,并找到针对性策略: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加强以中国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创新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民族文化表达;利用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的信仰状况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当代大学生存在信仰不稳定、信仰多元化、信仰世俗化、信仰功利化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多元文化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信仰主体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竞争力、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改善信仰环境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7.
"救国"理想是五四时期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先进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动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是慎重而且坚定持久的。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领下,他们艰苦奋斗,实现了"救国"的社会理想,挽救了危亡中的中国。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同样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以肩负起国家兴亡的重任。当代大学生同样要审慎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探求比较各种观念思想,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仰确立以后,当坚定不移地为其奋斗一生。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转型及其在市场经济刺激下形成的中国市民文化对大学生具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业文明的理性思想没有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实质性的萌发;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存在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传统伦理的人情式交往凌驾于法制和契约之上,对大学生未来发展起到反向示范作用。因此,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疏导,引导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强化人文知识分子对大学生的深层文化启蒙。只有当代大学生群体回归理性,具有坚定的信仰和文化自觉,才是中国文化现代化正确的归宿。  相似文献   

19.
信仰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层次和核心内容。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和重要途径,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20.
张先梅 《学习月刊》2010,(6):105-106
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目前社会和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是其灵魂和根本所在。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它既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