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主体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改变教育主体单一化的模式,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多元主体模式,既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和同辈辅导与互助活动,各教育主体发挥自身的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的迫切需要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在目标上重"发展"而轻"治疗";内容上注重增加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个性品质;方式上讲求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组织上要发挥高校核心组织功能,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积极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3.
张玲 《山西青年》2023,(9):193-195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简要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新媒体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阐述了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实践角度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人格,是高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的人格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主体等多因素、多维度的相互作用、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5.
沈晨 《山西青年》2024,(6):184-186
本研究基于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构建能够有效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1+2+3”家校协同育人体系。将大学生心理育人的主体从学校转变为家校协同育人,通过双方合力,共同解决大学生当下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有关。从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建立三级人际冲突干预机构、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三个方面,可以预防和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自杀现象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立勇 《理论学刊》2006,1(5):69-71
大学生的自杀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造成他们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作为大学生教育主体的家庭和高校,应提高认识,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8.
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有自己的处理心理问题的模式和方法,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实践活动在中国高校展开,是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兴起的。可以把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萌生阶段,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群体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教育为中心,尝试从不同角度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二是初步形成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学校学生工作领域,形成明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见;三是成熟阶段,以心理疏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提出标志着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成熟;四是深化阶段,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延伸至学校教育的其他领域。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打上了浓厚的中国特点,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如它与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结合在一起,强调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过程的主导性,着眼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更高的治愈标准和更为复杂的咨询过程,形成特定的把心理问题与现实问题、思想问题等相结合的心理疏导方法等。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形成过程和特点,预示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微观心理发展向宏观社会发展的倾向,从心理发展到身体、心理、道德等全面发展的倾向,从外在作用影响向内在介入与干预的深度发展倾向,从强调方法的特定性向方法的整合性和多样发展的倾向,从与学生工作相促进的渗透式教育向相对独立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有关。从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建立三级人际冲突干预机构、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三个方面,可以预防和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容易表现出人格自卑、交际封闭、自我防御、心理发展失衡等心理健康问题,并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心理健康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要解决好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代中国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育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  相似文献   

12.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道德评价机制的滞后是导致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应当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鉴于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确立科学理念、营造良好氛围、完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青少年关注度的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校领导和教师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付出很多心血,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优势,可以通过专业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教育主体,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指导,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概述高校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意义,分析班级管理中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积极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立体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构建教育、指导、咨询、预防、干预相结合的心理健康立体教育模式,形成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预防与干预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工作体系。一、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多次进行专题研究,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制定了学校关于…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和心理危机监控网络,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学校在改组素质教育委员会时专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分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纳入学校的素质教育体系。目前,北京大学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通过建立保障心理健康的“三道防线”和确立“四个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营造学校良好氛围,塑造学生阳光心态。心理健康的“三道防线”就是以学生工作系统为第一道防线,及时把握学生思想情况,…  相似文献   

16.
黄志军 《湘潮》2015,(1):40-41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主体的参与创造,力主开展活动性的教育模式,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参照体系和思考框架,尤其是为解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鉴于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积极吸收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精华,重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整合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的模式与方式,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和氛围,构建重视教师与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校学生五万多名。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显突出。对此,中南大学党委加强领导,确立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功能,构建五个结合的教育模式,促进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思路,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呈现出一个新的局面。一、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功能第一,确立三级功能指导思想。校党委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立足于完善大学生的心理调节机制,提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开拓创新、勇敢坚毅、乐观自信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新世纪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建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思维模式。[1]实践证明,这一思维模式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引发了关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多维度多视角思考。  相似文献   

20.
"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建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思维模式.[1]实践证明,这一思维模式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引发了关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多维度多视角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