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实施“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在“十五”期间“走出去”成绩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应对措施,对于促进“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的指示精神,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与中共青岛市委政策研究室、海尔集团公司于2000年5月13日—14日在青岛市联合举办“‘走出去’开放战略理论研讨会”。会议围绕着“研究与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这一主题,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一、“走出去”———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而科学的战略选择与会同志认为,“走出去”开放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将实现重大转变,即由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这…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有利于全省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不断增强我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相似文献   

4.
出版“走出去”战略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出版物走出国门的比例很小,使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落实出版“走出去”战略,把我国出版物推向国际市场,推动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5.
福建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福建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对外投资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福建企业“走出去”在投资方式、出资方式、进入产业、进入地区等方面的战略选择,探讨为确保福建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立于不败之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分别采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走出去”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正面临着重大历史性机遇。“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主力是民营企业,政府要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少管、放权、优服务”。“走出去”与“引进来”应保持动态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抓住世界经济发展机遇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然选择,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已基本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并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建设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8.
贸易摩擦频繁,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环境发生了变迁,我们应研究应对战略和对策.本文提出积极实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与对策,并就企业"走出去"的必然性、形式和艰难性作了简略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认真研究和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关于“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中共青岛市委政策研究室和海尔集团公司于5月13日在青岛市联合召开了“‘走出去’开放战略理论研讨会。”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领导、经济界著名专家学者、青岛市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共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中央党校副校长张志新、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修智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围绕“走出去”开放战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 ,从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能源发展“走出去”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发展的“走出去”战略是在中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推动实施的,同时也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能源发展的“走出去”战略具有实施主体单一、商业性战略思维的转向、承担压力大、风险性高等特点。实施这一战略对实现我国能源多元化、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以及提高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能源“走出去”战略也体现了中国对外部能源市场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使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如何平衡能源发展“走出去”战略所带来的利弊,化解中国能源安全所遇的风险,也是对中国整体能源战略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