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西的留学生招生工作有着辉煌的历史,今天也仍然保持着不错的发展势头,但还有很多不足,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广西在留学生招生工作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其劣势;总体上,现行的招生策略相对传统和落后。本文认为,应该将留学生招生工作作为一个科学工程来抓,这涉及三个维度: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内外接口。本文根据三个维度的理论,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索适合于东盟国家留学生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10+1”背景下广西的东盟留学生教育的思考(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关于东盟国家留学生的培养模式 20世纪90年代,来广西留学的东盟国家学生以语言学习为主.但是近年来,学习专业知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留学生来桂留学的选择.因此,目前广西的东盟国家留学生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纯粹学习汉语的,这部分仍占多数;一部分是先学习汉语,然后选择专业的,这部分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发展势头猛,这与中国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广西目前办展的主要方式是在博览会前由各级政府、组织、协会组织团组、人员到东盟各国宣传招商参展。在博览会开办之初这种办法是必要的,可以让东盟各国、乃至亚洲和世界各国政要、商家关注博览会、参与博览会、利用博览会,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造福人类。但笔者认为从政府的功能、经济的规律、商家的持久积极性等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留学生教育溯源与发展中越两国山水相连 ,人民睦邻友好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 ,两国在跨国跨文化教育领域友好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广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广西师大)始建于1932年 ,励精图治70余载 ,已发展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所教学和科研并重发展的重点综合大学。追溯广西师大越南留学生教育发展历史 ,20世纪50~70年代 ,中国政府帮助越南在广西师大现校址等地开办了6所学校 :1951~1957年 ,越南育才学校 ;1953~1957年 ,旨在帮助越南人学习汉语的中国语文专修学校 ;1966~1975年 ,阮文追… 相似文献
5.
发挥区位优势,广开生源渠道——“10+1”背景下广西东盟留学生教育的思考(一)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世纪50、60年代,为了支持越南抗法战争和抗美战争,根据越南政府的要求,中越两国曾合作在广西开办了育才学校,先后为越南培养了数万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这是广西批量培养留学生的开始.时过近半个世纪,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日趋密切,东盟国家对汉语人才尤其是既精通汉语又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6.
7.
留学生教育合作对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国际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已十分明显、意识形态及文化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的今天,国与国之间良好的留学生教育合作将不仅意味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协作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意味着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平等、更便利、更有效,十分有利于国际教育市场的争夺,因而也正在成为各国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出和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将产生经济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国际化,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教育资源在东盟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广西是作为中国与东盟联系的重要枢纽和桥头堡,发展与东盟各国,特别是与马来西亚的教育国际贸易,促进国际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对广西教育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性机遇。一、广西与马来西亚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之间各种形式教育服务的商业化活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自80年代末起,随着国际贸… 相似文献
9.
泰国地处东南亚,位于中南半岛中部,是东盟最早的5个成员国之一。尽管与泰国并不毗邻,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广西作为中国进入东盟的桥梁和重要门户,加强与东盟中经济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新兴工业国——泰国的交流与合作是必要的。本文仅就双方的教育服务贸易发展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广西高职教育应走出自己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简称。高职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崛起的一个新的教育类型,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我国的职业教育始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1年,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宣布,决定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CAFTA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广西与东盟各国在旅游交通、旅游行业政策与谅解方案、旅游人才培养与人才服务体系、文化交流、信息平台建设沟通等方面的合作,对广西参与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策略与方案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建设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实证研究成果的分析考察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效率和稳定性两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将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即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更需要着重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演进和外资银行经营活动之间的互动反应。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中国崛起的对外文化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大国”是中国崛起的文化发展使命,它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实现崛起,也应有助于确保中国崛起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来实现。为实现这一文化使命,中国应发展与世界大国相称的文化国力,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环境的良性发展,适时拓展国家文化的战略疆域。 相似文献
15.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改变了东北亚国家的地缘关系,是列强在东北亚地区利用铁路开展竞争的滥觞。一战前,沙皇俄国利用铁路推行扩张政策;一战后,苏维埃俄国在重构东方发展环境过程中仍须倚重西伯利亚大铁路。俄国政权的更迭并没阻碍西伯利亚大铁路战略地位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广西最大的优势是区位,最根本的出路是开放。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历了两次大开放浪潮,特别是近10年来以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开启的第二次大开放浪潮创造了三大奇迹:一是中央战略地方化,二是地方战略中央化,三是区际开放国际化,以大开放大合作促进大发展,使区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广西的对外开放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即将迎来第三次大开放浪潮。本文对广西前两次大开放浪潮进行回顾总结,实录演变历程,浓缩经验精华,提出广西应不失时机地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等对策建议,供掀起第三次大开放浪潮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改善中印关系是中国睦邻外交的重要内容,中印关系对中国对外关系的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对于中国周边安全的保障、中国在南亚地区发挥更大作用、以及亚洲大国关系的协调和减少外来势力对亚洲的干预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中印两国战略利益的重合大于分歧,这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印关系走向合作友好的可能性将远远大于冲突的可能性,而增强相互信任与消除隔阂是提升两国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沿边开放已经进入经略周边和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呈现出新的特征,要求广西谋划沿边开放视野要宽、站位要高,不能就沿边开放论沿边开放。广西要跳出沿边地区看沿边开放,着眼于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着眼于服务和推进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着眼于服务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把广西的沿边开放、沿海开放、沿江开放和内陆开放等统筹起来,实施大沿边开放战略,一体规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开放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新高地和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后,美国战略精英在对华战略上取得了共识,这一共识是对华战略中的自由主义思路、现实主义思路和新保守主义思路的"三合一"。布什第二任期将延续这一对华战略,其中更多地体现现实主义思路和自由主义的思路,而具有"反华亲台"特点的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将会受到一定的抑制。"9·11"事件后美国对华战略共识的达成冷战后,由于前苏联解体,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不复存在,美国对华战略就像美国的大战略一样失去了"定位仪"。美国两个政党之间、主流精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