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始建于2002年5月,主要承担朝阳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总占地面积4636亩,园区内现有5个设施单位,即:卫生填埋场、焚烧发电厂、医疗垃圾处置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园区内共有职工520人,建设总投资16亿元,平均每年消纳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垃圾达75万吨。园区现已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大及中科院研究生实习基地,是北京市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也是北京市唯一初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循环经济模式及其对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健 《求索》2008,(12):29-3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主要有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和日本模式三种。国内模式有生态产业模式、生态工业园模式、生态城市和生态区域模式。本文评价国内外模式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启示是: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实现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依靠技术进步为发展循环型工业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必要政策和制度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废展的工业产业结枸。  相似文献   

3.
一、白银面临的困难问题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甘肃省白银市是依托铜资源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素有"中国铜城"之称.但是,近年来随着原有优势资源的锐减,有色金属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正>走进位于富川县境内的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优美的环境令人惊叹。一座座厂房坐落于青山绿水间,温润的空气中看不到任何粉尘,显得格外的清新,让久居城市的参观者禁不住地深呼吸。如今,像这样的产业园和企业在广西并非个例。梧州市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变废为宝,生产出来的再生铜、再生铝、再生不锈钢成为热销市场的产品;来宾电厂利用发电产生的余热向园区企业集中供热,既为入园企业节省了建设锅炉和烧煤成本,也使企业获得可观效益;新能源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至今,广西建设了南宁、贺州、梧州3个生态产业园。  相似文献   

5.
<正>宁淮产业园是宁淮共建的重要载体,园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良好。近年来,园区建设取得较快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是园区建设规划不够完善、协调管理组织架构尚不完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交通区位优势仍待强化。加快推进宁淮产业园建设,已成为加快宁淮一体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产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第三代产业园区。近年来,广西着力按照"布局优化、企业集群、产业成链、物质循环、集约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一批新建生态产业园建设。见闻生态产业园产业集聚效应初显阳春四月,走进南宁生态产业园,到处都是春意盎然的景象。米白色和深灰色为主的现代化标准厂房整齐坐落在园区"两横三纵"的道路上,显得简约而明练。园区周围种植的扁桃、紫荆等亚热带乔木树种为园区带来几抹绿意,厂房和广场空地上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晓惠 《前沿》2011,(14):107-1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概述了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并分析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推进循环经济实践,应加快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城市和生态流域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一种符合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物质和能量高效组合利用以及生态功能稳定协调的新型工业发展形态。发展生态工业,一是推进资源消耗减量化。通过推行资源消耗限额标准、加强资源节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工业体系等措施,降低资源消耗水平。二是推进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从材料选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产品使用到废弃…  相似文献   

9.
王婕 《新东方》2005,(7):13-15
早在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以来,国内一些地区就开始着手建立节约型的循环经济,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这里摘引几例——一、贵阳的工业“生态链”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在2002年成为中国第一座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制定了配套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地方性法规,为建设循环经济提供了制度和法制保障。贵阳选择金阳小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住宅小区和消费行业等5  相似文献   

10.
武汉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的战略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应从社会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三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小循环”层面,以制造业为重点和先导,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污染物产生量的最小化;在“中循环”层面,推进东西湖、青山等产业园区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促使工业和农业产业体系向三级生态系统转换;在“大循环”层面,重点建设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和废弃资源综合处理系统,推进一、二、三产业间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逐步建立起循环经济型城市。  相似文献   

11.
《山东人大工作》2006,(6):F0004-F0004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濒临渤海,北邻国家重点工程黄骅港,南依历史文化名山碣石山,是国家首批环境友好企业,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第一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国家海洋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化肥企业5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创建的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成为国际上首推的循环经济最佳发展模式、获得2500中华环境奖,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中国生态工业的典型,其循环经济建设示范列入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2.
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培哲 《前沿》2009,(1):111-113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生态工业成为传统工业体系改造的方向,而企业与企业间工业共生形成的生态工业因区,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成为生态工业的有益探索,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以东阿县建材工业因为例,对如何规划设计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生态链以及对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园应采取的措施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对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环境、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等观点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作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它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环境保护的一个战略选择,并就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提出了5条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天津人大》2013,(3):2+49-50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是中日循环型城市重点合作项目,先后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批准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交易示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科技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在实践中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绿色技术,重视基础研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行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兴办生态产业园。其主要科技行动是:增加科技投入以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以拓展全球市场,突出人才战略以引领循环经济发展,健全科技法规及配套法规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成熟技术市场驱动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龙汨 《湖湘论坛》2008,21(4):55-57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着规模、政策、技术等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强相关道德法制体系、产业化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科技园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了解我省科技园区特别是新兴知识创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及产业发展情况,笔者先后对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国际创意港、三亚创意产业园、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等四个知识创新类产业园区进行了调研.四个园区共同特点是产业基于知识创新,低污染、低能耗、附加价值高,主要依靠智力资本创造价值,符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产业发展要求.但同时也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各园区发展特点情况一、各园区产业定位相对区隔、重叠度低.各园区在产业定位上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GZ032016001 7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文件穗城管[2016]155号各有关单位:为规范本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管理,促进产业园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委制定了《广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管理办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特此通知。2016年2月23日广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项目管理,促进产业园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郑中 《江苏政协》2011,(5):20-21
<正>园区是城市工业发展的载体,城市工业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体,推进园区创新发展,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盐城市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特色园区,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推动园区创新发展,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如下建议:一、建设工业区与建设新城区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辽宁人大》2008,(5):10-10
方兴未艾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即循环经济,辽宁省是全国惟一的一个循环经济试点省。几年来,在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社会体系建设方面我省都作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省共有823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以大连开发区、鞍钢和抚矿集团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为龙头的园区,积极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