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荣久 《学理论》2009,(27):45-47
本文从理解外交关系的“转型”、外交战略和理念的探讨、外交政策分析以及外交决策研究等四个维度,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研究议程。文章最后指出,有关研究的不断突破和更大进步,将继续有赖于开放的学术环境以及源源不断被“解密”的档案材料的支持;雨当前的研究应着手在与理论的结合以及方法运用等方面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2.
裴军 《党政论坛》2008,(24):8-8
日本首相麻生22日在东京与来访的印度总理辛格会晤并签署日印安保合作声明被视为其“价值观外交”的复活。次日,麻生飞赴北京出席亚欧领导人峰会,并对中国展开了其就任首相后的第一次访问,其间出席了纪念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缔结30周年招待会并发表题为《我对日中关系的信念》演说。与日印外交强调“共同的价值观”不同,麻生的对华外交关键词则是“共赢互利”。  相似文献   

3.
简军波 《党政论坛》2014,(18):32-33
2013年下半年,学术界提出的中国外交“西进”战略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外部延伸,也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有所作为、更趋进取的外交风格。和中国的中亚政策、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新政一起,“西进”战略宣告了中国外交未来一个阶段的政策重心,即以中亚为核心,辐射南亚、独联体、中东的“大周边外交”。  相似文献   

4.
姜红  吕耀东 《党政论坛》2010,(22):48-48
几本新政府外交理念主要调整为:放弃“平衡外交”,借美国全球战略东移亚太,修复、强化日美关系;以“道歉外交”,“战略阵地利用日韩关系”,加强“日韩信赖关系”为亚洲外交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王乾荣 《民主》2008,(3):48-48
赵本山被称为“小品王”。今年春晚过后。又有很多评论“赵本山小品”的文章,有夸他的小品如何超棒的,有批他的小品怎么低俗的。议论纷纷。昭示着赵本山的“人气”之旺。我今天不评价赵氏所演小品的或“棒”或“低”,只就“赵本山小品”这个问题。谈点儿看法。  相似文献   

6.
回顾2013年,新一届中国政府的外交可用“战略谋划”、“主动塑造”、“积极创新”和“底线思维”四个关键词来形容,这些特征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内涵,开启了中国外交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7.
郭晓东 《学理论》2012,(27):34-35
2009年,在中国不断崛起而美国相对衰微的背景之下,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基于现实层面分析,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外交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外部战略空间被压缩、经济命脉被威胁、外交资源被占用.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从叶利钦时期的向西方“一边倒”和后来的“双头鹰外交”,到今天普京的“双翼外交”,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双翼外交”有哪些特点?取得了何等成绩?  相似文献   

9.
美国中东外交毛病出在哪里●怀成波岁末年初,在大洋彼岸,美国一些“思想库”的专家、学者们对美国1997年的中东外交颇多微词,使用了“不顺”、“碰壁”甚至“失败”等字眼。总之“打分”不高。在探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时,人们更多是批评第二任克林顿政府未把中东...  相似文献   

10.
赵启正 《民主》2008,(12):31-33
在200年前,我们中国人可以不知道欧洲也不知道美国.照样生活得挺好。但现在不知道欧洲、不知道美国,可就不行了。那么,我们说一下“公共外交”的概念。外交,传统认为是政府之间的事情,外交部对外交部.或国家领导人对国家领导人,这叫“政府外交”。无外乎解决双边关系,如果到了联合国就是解决多边关系。“公共外交”也可以翻译成“公众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的不一定是政府间的内容.如果说我们的国际广播电台是国语的,  相似文献   

11.
平悦 《党政论坛》2014,(6):29-29
“微外交”,顾名思义是微博时代的外交,而且是特定针对中国网民的,因为在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中国,微博是最活跃、影响最大的网络媒体,主要是西方国家在中国展开了“微外交”。  相似文献   

12.
曹汝霖,历史教科书中因签署“二十一条”而被定义为“卖国贼”的外交次长,曾被几代人唾弃。所幸,随着时代的开放和舆论的宽容日臻,历史正在以多样化的展示而逐渐恢复它的真实。从这个视角,看曹汝霖的律师生涯,也别有一番味道。  相似文献   

13.
王权  淑平 《党政论坛》2014,(8):23-23
外国政要到访中国常常在国事访问之余前往一些著名高校进行演讲。这样的现象在国际外交史上屡见不鲜,并被冠名为“演讲外交”。  相似文献   

14.
王升 《瞭望》1995,(26)
李登辉大搞“务实外交”意欲何为王升台湾当局最高领导人李登辉不管以什么名义、什么方式到美国访问,都是一种赤裸裸地制造“两个中国”的行为,而且标志着台湾当局以“台湾问题国际化”为目的的“务实外交”活动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金钱交易的“务实外交”进...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要当好厂长,得具备三个条件:计算机的头脑、运动员的身体和外交家的才干。 外交——在所有的辞典里都被解释为国家之间互相交往的活动,它和厂长有什么关系? 被人称作“企业外交家”的沈阳市金属家具厂厂长张克树认为,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外交”是企业“内政”的必然延伸,“外交”能力也就成了企业经营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张克树率领着800多人的工厂,  相似文献   

16.
李景贤 《党政论坛》2009,(10):16-17
1982年11月10日,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猝然去世。中国派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黄华作为“特使”参加其葬礼。在中苏间人员往来断绝了十七八年的情况下,这个“大举动”在国际上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被称为“邓小平对苏共新领导发动的一次‘葬礼外交’”。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台湾当局在国际上凭借其经济实力,大力开展“务实外交”,完全以“分裂国家’为目的来拓展其“国际生存空间”。其花样不断翻新,手段也层出不穷。主要有如下几种。“金钱外交”。1、加强和巩固与“邦交”国的关系。目前,台湾当局在国际上有30个“邦交”国,这是台湾的“外交”重点。为此,台湾往往挟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减免债务、扩大贸易、增加投资为诱饵,对这些国家开展“外交”攻势。2、提升与无“邦交”国的交往层次。1995年7月,台与非洲某国“建交”,出价是3500万美元。3、积极参与各项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这是台…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22)
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使我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杨成绪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是邓小平外交思想酝酿成型的时期。正如国内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以后,各个领域都要“拨乱反正”一样,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外交政策也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江泽民主席指出,“邓小平外交思想是...  相似文献   

19.
严雄 《党政论坛》2009,(12):13-13
朝鲜近日宣布将重启核计划,这让一向对核问题比较敏感的日本,再次找到了“外交发声”的机会。不过,日本针对的对象不只是朝鲜,中国竟然也被日本当成了施压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的外交经常被批“太软”.在部分民族主义者眼中,当前的中国外交,纵向比远不如毛泽东时代强硬,横向不要说和美俄相比,甚至还不如周边的某些小国和弱国,简直就是“缺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