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2006年.青藏铁路公司党政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以“青藏铁路运营管理创世界一流水平”为目标,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注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公司党的先进性建设和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创建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各项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更是一座丰碑。而肩负着奔驰在“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铁路列车通信畅通的青海铁通人.同样也铸造着一座风雪无阻保畅通的丰碑。正是由于一个个象中国铁通青海分公司格尔木铁道通信中心管内的不冻泉和沱沱河通信工区这样一群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高原铁通人的精心呵护、细心维护.才使青藏铁路这座丰碑更加壮观。  相似文献   

3.
周边动态     
西藏:青藏铁路3月开通货车7月1日全线试运举世瞩目的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计划于今年3月开通货运列车,并干今年7月1日实现全线试运行, 届时将分别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和西宁至拉萨的青藏铁路线旅游观光列车。为打造青藏铁路线顶级旅游品牌,在青藏线行驶的旅游观光列车将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旅客列车,具有能满足“供氧、环保和环境”三大要求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青藏铁路公司立足高原铁路特殊地位、特殊使命、特殊环境和特殊条件,紧紧抓住“围绕一流目标,建设和谐铁路,实现科学发展,确保安全稳定”这个主题,着力查找和破解实现青藏铁路运营管理创世界一流水平目标的难题,突出在“八个立足”和“八个着力”上抓落实,见成效。  相似文献   

5.
在千里青藏铁路建设工地上,3万多名建设者乐于拼搏奉献,勤于创新求实,勇于挑战一流,在地球“第三极”谱写着人生最壮丽的篇章。他们的先进事迹,像雪域高原上朵朵盛开的格桑花芬芳四溢。这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集中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闪耀出的熠熠光彩。  相似文献   

6.
硬件设施一流,车厢窗明几净,服务热情周到──踏上贵阳客运段87/88次“茅台号”特快旅客列车,顿生春风扑面、宾至如归的感觉。京快车队通过实施“以车票当清末,待旅客似亲人,现红旗如生命,创优质为精品”活动,使文明服务之花在列车上灿然盛开,被广大旅客誉为流动的高原明珠。作为进出贵州的第一“窗口”,京快列车多次在铁道部历年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先后被路局和贵州省授予“安全标准示范车”、“文明列车”称号,1995年获得铁道部“全国红旗列车”命名的殊荣并保持至今。服务变革与机制转换日报这列由贵阳至北京西的特快列车i…  相似文献   

7.
《福建理论学习》2006,(8):48-48
1日,青藏铁路正式发车营运。青海格尔木和西藏拉萨两地同时举行庆祝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格尔木出席大会,为青藏铁路首趟客运列车开行剪彩。——会后,胡锦涛同志在青藏铁路沿线进行了考察,亲切看望、慰问青藏铁路建设者。  相似文献   

8.
日月穿梭。光阴荏苒。转眼间,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已经安然运营了3个春秋。3年来。青藏铁路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公司两万多名干部职工。以运营管理创世界一流水平为目标,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不断探索和把握高原铁路安全运营管理规律。完善运营管理机制.使青藏铁路全线保持安全畅通。运输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截至2008年5月31日。青藏铁路公司共发送旅客1426.8万人,其中。青海省1154万人;发送货物6330.8万吨,其中.青海省5910.6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运力保证。  相似文献   

9.
7月1日,复兴号动车组C891次列车从西宁站发出,前往格尔木,青藏铁路首次迎来复兴号列车,正式开启“动车时代”。在这些高原列车的内部,搭载的是中车石家庄公司旗下国祥公司研发的轨道装备空调系统,一路为乘客提供着舒适、绿色、智能的车内空气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胜利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实现了几代中国人特别是沿线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在实施这项宏大工程的过程中,我作为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参与了青藏铁路格拉段工程论证和建设的一系列决策,亲历了建成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全过程,许多生动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以来.青藏铁路公司党委根据铁道部党组关于把青藏铁路建成全路党员先进性教育示范基地的要求,结合青藏铁路特殊的地位、使命、环境和条件.把创建青藏铁路党员先进性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各项工作的龙头工程,作为管好用好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重要载体.始终坚持“思想认识要高于全路.精神状态要好于全路,安全成绩要领先于全路,工作标准要严于全路.  相似文献   

12.
“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青藏铁路的强大辐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在青藏铁路开通典礼上对青藏铁路工作提出了这样明确的要求。西宁铁路公安处担负着兰青、青藏铁路西格段600多公里线路的安全保卫任务,因此。确保安全持续稳定、确保运输畅通无阻,为青藏铁路运营生产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推进平安和谐青藏线建设,是西宁铁路公安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青藏高原因为有了青藏铁路而更显雄浑壮阔。那么.青藏铁路也因有一大批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的“天路”儿女而让人肃然起敬,他们为确保“天路”的畅通和安全而战。是建设和守护“天路”的使者、歌者。  相似文献   

14.
孙学梅 《党课》2009,(11):67-69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中国人跃上了世界铁路之巅,西藏这个全国唯一一个不通铁路的省区终于结束了没通火车的历史。而那些创造了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让铁路跃上了世界屋脊的功臣们,以及他们在战斗中开创的“青藏铁路精神”,更值得我们永远歌颂。中铁十八局集团原青藏铁路指挥部六项目部副指挥长、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三八”红旗手孙学梅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清原县广泛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积极性,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按照“一人一岗、多人一岗、一岗多人、有岗有责”的原则,共设定四大类、16个小项、809个岗位,涉及农村治安维护、民事调解、环卫保洁、科技致富等当前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党的生活(青海)》2008,(7):F0003-F0003
近年来.人行黄南中心支行始终把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服务,不断强化中央银行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目标,认真贯彻“以德立行、以严治行、以实建行、以新兴行”的治行方针,大力推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评为“双文明单位”、被人行西安分行评为“年度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7.
如今,环卫工作已经迎来了机械化时代。一辆辆机扫车穿梭在街头巷尾,逐步取代了昔日的大扫帚。机械化保洁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但也存在对车道之外的垃圾“视而不见”的毛病。西城环卫环丽清扫保洁中心副经理刘哲带领着一支由清洁工人组成的科技创新小组,从点滴入手,解决了机械化保洁的盲点,减轻了清洁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保洁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项目经理龙禹参加工作15年来,凭借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和突出的业绩.向公司、向关注青藏铁路建设的人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由他领导的机械化公司青藏铁路一、二期项目分别获得青海省“青年文明号”和集团公司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劳动竞赛第一名。他本人也先后荣获“国家重点工程青年建设者贡献奖”,青海省青年岗位能手,青藏铁路建设标兵,全国劳动模范,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青藏铁路公司要建设和谐青藏铁路,实现运营管理创世界一流水平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能够实现创新发展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6,(8):58-58
吴建友周戎戴军在7月2日的《光明日报》上介绍:美国媒体高度关注我青藏铁路通车的消息,并迅速发回有关报道。美国世界日报说,火车通西藏为“划时代之举”,中外瞩目。美联社报道说,这一投资42亿美元的铁路项目,是中国政府开发贫穷的西部省份计划的组成部分,是为将中国西部和经济繁荣的东部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青藏铁路通车的消息也受到印度各大媒体广泛关注。印度国家通讯社一报业托拉斯报道称,中国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最困难、海拔约五千米高的铁路施工,堪称世界之最。报道强调,火车将在海拔高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飞驰960公里,而且差不多半程铁路线都要在冻土上行驶。大约十万多工人在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和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完成了这样伟大的工程,可称是人间奇迹。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7月2日报道说,世界其他国家的许多铁路工程专家和权威,曾一度将中国修建这条在“世界屋脊”上运行的铁路描述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青藏铁路的开通,有利于缩小西藏与中国内地的经济文化差距,将西藏地区更紧密纳入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范畴。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青藏铁路沿线修建了许多供野生动物迁徙的隧道,并特设了每周一次运行的垃圾收集列车,工程后恢复以及其他环保措施也十分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