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3 毫秒
1.
(一)为移民送行 三峡百万大移民空前绝后.能参与百万大移民,自会有一种难得的亲身体验和人生感悟。即使不是诗人,也会有久久不能忘怀的沉重记忆。那一家又一家,一路又一路,一车又一车,一船又一船,你看着他们或是送着他们,那悲壮,那激情,那赞美,都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2.
母爱如树     
正赶上假期,回到久违的家中。我吃惊地发现,母亲曾经挺拔的身板已经弯成了一张弓。那佝偻的身影,犹如一株缀满红果、压弯枝头的枸杞树。这让我想起记忆中那一片片碧波翻涌的枸杞树。正是母亲从那片枸杞地里挎出了一篮又一篮、一筐又一  相似文献   

3.
一种美好的情感在我心中久久地涌动,记忆的精灵时时撞击那段乡下教书的日子,守望学校后面那座小山,小山上那片树林,树林间那春风吹指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童心永驻     
<正>飘飘悠悠的岁月之舟,渐渐远离了昔日的港湾。然而十年的幼教生涯却让我无法忘怀,那一张张活泼可爱的脸,那一双双如饥似渴求知的眼睛,那一颗颗纯真善良的童心……斗转星移、日月如梭。人生能有几何?离开幼儿园从事政工工作已有三  相似文献   

5.
李森 《党的建设》2007,(7):58-58
那一场盛典点燃了百年的太阳那一场喜庆笑醉了百年的月亮罗湖桥上姊妹手牵手铜锣湾里兄弟齐声唱九龙岛上掀起狂欢潮太平山下和谐话沧桑十年回归十年发展紫荆花开分外妖娆维多利亚湾海水胜蓝天五星红旗飘飘迎朝阳那一场盛典——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李森~~  相似文献   

6.
佚名 《廉政瞭望》2008,(6):32-32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震将大地狠狠地撕开,那是需要一种怎样的力量和信心去缝合裂开的伤痛啊。我该用一双怎样的手去捡拾起那片废墟上坍塌的瓦砾,我该用怎样的目光去审视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我该用怎样的笔墨去写那具体而又生动的感人故事,我该用怎样的情感去向那里的父老乡亲倾诉一腔真诚与心声?  相似文献   

7.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棵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荡着童年的欢歌,温暖着我们的记忆。村头那棵千年古槐,校园中那棵钻天杨,池塘边那棵遮天蔽日的皂英树,村外那片铁骨铮铮的古枣林……常常会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进入梦乡,留下一段甜蜜的故事.唤起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在豫西灵宝人的心目中,都会记住一棵树,记住那棵繁花似锦的苹果树。踏入灵宝.你沿着310及209国道一路前行,就会进入无边无际的果树长廊。秋风送爽,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8.
芒克 《党课》2014,(18):1-1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相似文献   

9.
想当年,有一首歌,勇敢地打破人们不敢碰触的禁忌,开了新中国真正流行音乐的先河;现如今,仍然有一首歌,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年连着一年,接连唱响了20多次,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那就是《乡恋》,那就是《难忘今宵》。其首唱者,妇孺皆知,那就是李  相似文献   

10.
耻辱从一座桥开始耻辱从一座桥开始从被侮辱的狮子开始石头狮子,把愤怒变得更加坚硬的狮子连毛发都警惕起来卢沟两岸是一段用炮火测算的距离那是中国的土地啊而耻辱从一座桥开始一枚1937年的钉子,永远钉住了历史成了民族深处无法生锈的伤痛那用头颅排成的木筏那用头颅排成的木筏在抗战的洪流中竖立起风帆那永远都不屈从的头颅那永远都无法低眉顺目的头颅那永远喷洒热血的头颅排在了一起那用头颅排成的的木筏竖立起风帆为侵略者唱起了挽歌黑夜里亮起灯盏黑夜里灯盏多么明亮我不知道该把她称作村庄的心脏还是母亲的心脏反正在陕北燃烧着一种叫…  相似文献   

11.
正"妈,周未我们有事不回去吃饭了,您俩自己吃吧!""那、那、那,乐乐回来吗?"电话那头母亲着急地问。"他和同学一起吃,不回来了,您就别管我们了,挂了哦!""哎!"挂电话的一刹那,我清晰地听见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叹息,心里瞬间充满了愧疚。我和父母住得很近,一出门转个弯,走200米左右就到了。周一到周  相似文献   

12.
风卷的旗语     
或许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当庄严的升旗仪式闪入眼帘,内心无不回荡着潮涌般的激情。而我要倾诉一种别样的感悟,那不是一道景观的视觉感染,而是一曲天籁的心灵感应,那是我们的视线凝注风卷于峰巅抑或飘扬于海平线上的那抹艳红时,内心生发出的一种深邃而隽永的理性读解。  相似文献   

13.
深秋时节,踏着漫山红叶,记者来到位于河北省迁安市的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迁安轧一)。进得厂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暖意,这暖意并不是来自那钢花四溅的炉火,而是来自工人脸上那满足的笑容,来自企业那股蒸蒸日上的精气神,来自公司大门口电子显示屏上的“共生共赢”四个大字。  相似文献   

14.
那亲切的话语,那诚挚的关怀,就如同隆冬里的一把火,为我们送来了温暖、力量、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15.
阆中的“阆”就在于门里的那个“良”,那浩渺的江水,那千年流韵的民风,那原生态的生活,还有小巷深处撑着一把油纸伞的姑娘……如此多的良,自然叫“阆中”了。  相似文献   

16.
走进七月间的棉田,让人不由想到棉农,还有他满腹的心事。七月间的棉田,浸泡在一望无际的碧绿中。那按耐不住的绿,那争先斗艳的花,那悄悄诞生的桃,蕴含着收获的喜悦,所有的一切孕育着、传递着丰收的讯息。七月也是诗歌的孕育期。那满眼的碧绿,那遍地的生机,还有那份希冀,那份喜悦,组成了一串串灵动的音符,迸发出  相似文献   

17.
回家     
悠悠牵动着 一仔麟践片昆 为那轮圆月 那股清香_ 那份亲情 那顾盼的眼神 回家真好一卜‘.”回家@时新芝~~  相似文献   

18.
回望之一:1921年从历史的深处到现在,从一片波光荡漾的湖水到我的这间小屋,隔开我们的是时光,是群山环绕的白昼和夜晚这是一个深秋的上午我独自一人试图抚摸一个消逝的时光那曾经朗照过的星辰那曾经衣衫干净的拯救者那南湖岸边匆匆的身影那古城街头焦虑的目光那握...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08,(11):55-55
1."那事儿""哪事儿呀?""不就是那事儿吗!"中国的语言有一种含蓄之美,之所以不直接说出"那事儿"到底是"哪事儿",通常是因为不便宣之于口,而且,想象的空间也大了。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噢,1992,那一个春天……那一个春天,那一个春天里的故事,从祖国南方改革开放的前沿,似乎是一夜之间,在中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迅速传遍。 2002。1992——2002。十年过去了,又是一个春天。那动人的旋律又一次回响在我们的耳畔,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又把我们带入了那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