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是玉树灾后重建的决战之年。在重建工作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原玉树州结古镇中心寄宿学校退休教师阿保,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他以一个老干部特有的责任感勤奋工作,在玉树灾后重建中无私奉献,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2.
陈松 《廉政瞭望》2010,(8):20-21
今年是我省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决胜之年。近两年来,对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内需巨大的资金投入和众多的项目,我省是否监管好了?我省如何抓好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部署要求得到坚决贯彻执行?带着这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记者专访了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欧泽高。  相似文献   

3.
张常珊  夏丹 《前线》2010,(10):I0028-I0029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重建用了10年。1999年我国台湾省“9·21”地震,重建用了6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以下简称汶川地震)的等级和破坏程度均高于前两者,灾后恢复重建“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创造了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性奇迹,探索出了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的“中国模式”。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中国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副司长费志荣28日说,根据测算。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总的投资规模为320亿元,资金以中央财政支持为主。为用好玉树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有关部门将加强对恢复重建资金以及物资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和物资合规使用。  相似文献   

5.
4月14日上午,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召开“青海玉树4·14地震三周年纪念暨绿色玉树建设活动新闻发布会”,省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匡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玉树重建工作今年将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住房和配套设施建设;9月底完成所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城镇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玉树重建的决胜之年。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立足实际,紧紧围绕重建大局,深入研究分析当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总结、探索、推广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增强推动灾后重建、加快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决战重建和建设新玉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7.
祖岩 《党建》2013,(3):43-43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三年重建新玉树,是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面对艰巨复杂的灾后重建任务,只有极大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才能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玉树州委把推行"一线工作法"作为激发干部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要求广大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帐篷,到重建一线和施工现场落实各项措施。工作关口前移、工作力量下沉,重建工作效率加倍提高。针对灾后重建征地、拆危、清墟等繁杂任务,  相似文献   

8.
汶川特大地震爆发三年后,汶川人民已经勇敢地从一片废墟中站立起来,创造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汶川速度",展示了灾后汶川"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汶川奇迹"。  相似文献   

9.
最近,笔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截至去年12月底,我省地震灾区95%以上的学生已进入永久性校舍学习。按照地震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我省确立了“2009年底95%以上的学生能在永久性校舍学习,2010年春季开学后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校舍”的学校灾后重建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7月17日至18日,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一周年前夕,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专程前往雅安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在成都出席重建工作推进会议。18日下午,省重建委在成都召开芦山强烈地震恢复重建工作推进会。王东明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对一年来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给予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第二年是完成三年规划重建任务的关键之年。要坚持  相似文献   

11.
《党的生活(青海)》2012,(12):F0002-F0002
今年是玉树震后重建的决战之年,玉树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紧紧围绕州委维护稳定和重建攻坚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弘扬“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抗震救灾定神。  相似文献   

12.
侍俊 《求是》2011,(10)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废墟上重建一个幸福美好的新家园,是党的重托、人民的厚望和灾区干部的重任。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对口援建省市的大力帮助下,阿坝州各族干部群众如期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总体目标,创造了灾后重建的奇迹。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8,(8):33-33
中国发布首个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门条例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大地震后,为保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有力和有效地推动了灾后恢复生产和恢复重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健康发展。恢复重建政策在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的同时,也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灾民之间等等产生了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影响。在灾后重建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将中央和省上确定的各项重建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根据政策实施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不断加以解决,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彭开剑 《廉政瞭望》2010,(10):60-60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两周年,作为震中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工作以来,州委、州政府按照中央“向群众交一本明白账”和省委“公告天下、取信于民”的要求,坚持科学重建、依法重建、阳光重建、廉洁重建,把监督检查工作作为整个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0,(11):14-14
9月中旬,在四川地震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之际,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全国党刊研究会、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联合主办了“全国党刊四川地震灾区集中采访活动”。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傅思泉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7.
"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邛崃市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整乡、整村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大力实施灾后住房、基础设施、产业、文化和生态重建,积极探索出一条"地方主体、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统筹推进"的灾后重建新路子。灾区镇乡的城乡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产业振兴发展能力有了显著增强,灾区群众得到真切实惠,灾后恢复重建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0,(20):42-43
2010年是"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值此"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重要时节,中共四川省委党的建设杂志社承办了"全国党刊四川地震灾区集中采访活动",全国各省市(直辖市)30多家党刊社,近百名记者到地震灾区集中采访,记者们走北川、访汶川、看安县……两年过去了,"5·12"汶川大地震的惨裂场面仍然令人震撼!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令人敬佩!灾后重建的喜人景象令人吃惊!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年多来,四川人民奋力建设灾后新家园,创造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本刊记者见证了"汶川奇迹",实地采访了灾区群众,通过本刊把灾区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创举介绍给我区读者。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各类主体广泛参与并多形式协作.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协作,实现了灾后重建资源多元化、重建效率最优化、重建效益最大化.针对参与主体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多元主体协作存在的缺陷及障碍因素,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权责界定和相互关系,建立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机制,形成有益的经验标本,对未来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工业灾后恢复重建中,省委省政府坚持形态恢复与功能恢复同步推进、借助外力与激发潜力双管齐下、恢复重建与发展提升协调推进、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统筹兼顾,调整优化灾区产业布局,抢抓项目建设、载体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前两个月实现工业"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为巨灾重建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