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经过1959年庐山会议那场政治风波,彭德怀离开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岗位,住到京郊的吴家花园,在这里渡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闲适”的六年时光。据说此地曾是明末总兵吴三桂的一处园林,环境幽静。它周围还有四个名称颇为奇特的小村子:虎城、北门楼、教养局和挂甲屯。其中挂甲屯在京能一带最有名气,传说是宋朝三关大帅杨六郎戍边卫国歇息时晾晒铝甲的地方,故而得名。后来,有关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此说有讹,不足为信,但当地人宁愿以讹就讹,代代相传,以表达对精忠报国、满门英烈的杨家将的怀念和敬仰。星移物换,世事沧桑。千年之后,年…  相似文献   

2.
1965年,彭德怀在北京挂甲屯闲住6年后,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约见了他,决定让彭德怀到成都参加西南三线建设的领导工作。于是,这年11月30日,彭德怀乘火车到达成都,担任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  相似文献   

3.
在1959年夏天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了错误批判,被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随即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离职后,彭德怀一家搬出了中南海,迁往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居住。6年时间,彭德怀始终顶着"反党集团分子"的罪名,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挂甲屯一边劳动一边学习。直到1965年秋天,中共中央分派彭德怀就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  相似文献   

4.
1962年,当蒲安修迫于形势,怀着爱彭德怀但更爱党的心情而决意离开吴家花园挂甲屯和彭德怀分道扬镳的时候,彭德怀不竟叹道:“要是坤模,她决不会离开我的!”坤模是谁?她就是几十年来鲜为人知的彭德怀结发妻子——“细妹子”刘坤模。  相似文献   

5.
王炯 《党史纵横》2001,(3):40-40
彭德怀自庐山会议以后,先是在北京挂甲屯吴家花园被软禁起来,直到 1965年秋。其间,彭德怀在吴家花园的水塘边,开了一块小小的试验地。 他非常精确地丈量过,面积整整一分,又仔细深翻平整,连每个土疙瘩都敲得粉碎,用手捏过,一天到晚都在这一分地里忙碌着。警卫员不免有些莫名其妙:彭总下这么大工夫苦心经营那一分地干嘛呀 ?于是就问彭总: “干吗刚好开一分地 ?” “既然是试验,就得讲个科学,一分地好算账。” “种庄稼的都像你这样深挖碎捏,一个人怕就只能种两三分地啰 !”警卫员又说。 彭总回答道:“这一分地神啦,少说…  相似文献   

6.
肖伟俐 《党建文汇》2007,(10):45-45
庐山会议后,倔强的彭德怀搬出了中南海永福堂住所,到京郊挂甲屯吴家花园离群索居,开始了读书和务农的生活。但朱德还是惦记着自己的老战友和兄弟,他不避嫌,不怕受牵连。  相似文献   

7.
沿着北京城西行,我驱车来到坐落于颐和园附近的挂甲屯。当我缓步踏入这座四合院时,一种酸楚、凄凉的气息顿时笼罩在我的心头。近40年前,在这个小院曾经居住过一位开国功臣、元帅、我的老领导彭德怀同志。1959年庐山会议后期,他错误地被批判。不久,被迫从中南海...  相似文献   

8.
李意根 《党史博采》2008,(10):50-53
<正>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搬到北京西郊挂甲屯开始了卸甲归田的生活。落魄中的彭德怀看到和自己朝夕共处的战友因为与自己关系较好而受到牵连,心里非常难过。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一个军人也不见。以免引起怀疑,牵连来者。然而,在他生命最后的16年中,除了他的警卫、秘书以及看管和审讯他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0,(8)
1961年。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彭德怀元帅的谪居地。一天,一个中年军人匆匆走来,径直闯进彭德怀的住室,他是彭德怀的侄儿彭启超,刚由福建来京。彭德怀见侄儿来看他,十分高兴,赶紧起身亲切招呼。可是,彭启超却满脸怒气。他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拔出手枪,“啪”地往桌上一放,气冲冲地说:“伯伯,还记得我们的君子协定吗?”彭德怀一怔,但很快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十多年前,在延安的一孔窑洞里。彭德怀望着在革命队伍里成长起来的侄儿,深情地说:“你父亲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你我都要继承烈士的遗志,为了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今后,如果有一天你不干革命,当了逃兵,我会毫不客气地拿枪打死你,绝不会顾念伯侄之情!如果我不革命了,你也同样可以  相似文献   

10.
彭德怀谪居吴家花园的2250日何定元帅挂甲1959年7月,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一封信引起了毛泽东的盛怒。经过半个月的猛烈批斗,一纸《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撤销了彭德怀的国防部长职务。之后,从8月16日到9月12日,中共中央军委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