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有些国家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与此同时,工人的工资也有所增长。这一现象被有的人夸大,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也能给工人带来越来越多的福利。对此,我们不能不讨论清楚。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工人劳动时间缩短、工资有所增长的问题: 1.这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无产阶级被剥削的地位。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相当的提高。经济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三十年代,一场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美国,企业纷纷破产,工人大批失业,为缓解社会矛盾,美国始建社会保障制度。此后六十年来,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项制度经过不断补充完善,增加保障项目,扩大保障范围,现已形成较为系统完备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司建平 《前沿》2003,(8):116-118
美国舆论自称其经济形态为“新经济”或“知识经济” ,实际上当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其经济形态的实质是金融资本主义 ,而不是所谓“新经济”或“知识经济”。当代金融资本主义的最大特征是进行金融突击和掠取 ,对此我国应当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4.
谢新  邢华彬 《求索》2012,(7):14-16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经济兴旺发达与否,关系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当前美国经济存在一系列问题,其衰落趋势日益明显。从短期看,美国经济虽然开始走下坡路,但不会急剧衰落,美国仍将维持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但从长期看,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作用下,美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全面衰落。  相似文献   

5.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城市的35万工人举行了震撼全美国大罢工,要求实现"每天八小时工作制"。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的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以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五一"大罢工,推进各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终于,晨曦撕破了夜幕,春雷唤  相似文献   

6.
六、资本主义社会复习要点: 1.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①从十五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依靠暴力,用掠夺的方法准备起来的。②资产阶级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广大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下面我试举例说明。我们假定某资本家工厂,如纱厂(以下边讲解边板书必要的文字、数字、如本文后图),工人每个工作日的劳动时间是8小时,工资为6元;工人每劳动4小时需要消费生产资料,如棉花、电力、设备等价值22元,同时可创造新价值6元。如果某资本家按每个工人投资(G)28元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其中22元用来购买棉花、电力、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一些教师在《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复习中围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设计了有关的计算题。例如某市出版社出版的复习参考书中有如下的题目:甲、乙两厂资本家各雇佣工人100人,甲厂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把工人每天劳动时间从8小时延长到12小时,每个工人创造的新价值6元,付工资2元;乙厂则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效,工人每天仅劳动6小时,就创造新价值15元,付工资3元。问:①甲、乙两厂资本家各用什么方法来剥削工人?②两厂的剥削率各是多少?③哪个厂资本家的剥削量大,而手段又比较隐蔽?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大致了解世界经济发展概况:(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得到迅速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虽有提高,但其受剥削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工人同资本家之间的社会鸿沟更加扩大了。(2)发展中国家独立前的社会经济特点,独立后民族经济的发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国民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卡尔·马克思及其伙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作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思想的总和。自一八八三年马克思逝世后即出现了种种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其中许多流派一直影响到今天(参看《美国百科全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条目)。马克思著作的核心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资本主义的兴起,利弊及其发展趋势。从人们谋生的社会和经济关系中,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和被迫靠工资过活的工人或无产阶级。进行此种分析的主要理论是异化论、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马克思从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中看到了社会主义的远景。社会主义是人人都能更充分地发展其个性的一个更合理而又平等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是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呕心沥血四十年所写成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经济学巨著。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地、全面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性以及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光辉前景。恩格斯指出:“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部书邵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一八六八年九月第一国际布鲁塞尔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为《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向马克思致敬,并号召各国工人学习这部伟大著作。《资本论》闸述的许多原理,不仅敲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丧钟,而且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2.
一、国共合作前,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19世纪末,当孙中山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虽然看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带来了“善果”,但也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恶果”。为了使中国能够“取那善果”而“避那恶果”,孙中山在不断阐明他的民生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地揭露和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恶果”。第一,指明资本主义制度下使用机器的社会后果,是工人失业挨饿,做牛马奴隶。孙中山指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资本家所获”,皆由工人之劳力而来”。“世界一切之物产,莫不为工人血汗所构成”。工人在机器生产中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使英美财富增加“数千倍”。工人创造的财富本来可以满足全体人民一切合理的需要,使“家给人足,乐享幸福”、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自机器发明,利源尽为资本家垄断,工人劳动终身所生之利,尽为资本家所享有”。尤其严重的是,机器的广泛使用,使大量的工人被机器排挤而失业。因为“机器与人工之比较,其生产力之差竟有至百倍者。既机器之生产力较人工之  相似文献   

13.
高兹的生态学社会主义,从生态学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重新强调了异化与劳动分工的联系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源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统一。由此出发,高兹主张后工业社会的“非工人—非阶级”的“新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体,并提出了争取社会主义的劳工战略。  相似文献   

14.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罢工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8小时工作制。罢工遭到资产阶级的血腥镇压,经过流血斗争,在英、法各国工人的罢工声援下,美国工人阶级终于赢得了8小时工作制的权利。恩格斯对这一事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这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1889年7月14日,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  相似文献   

15.
法国的巴师夏和美国的凯里从抽象的经济和谐原则出发,都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各阶级的经济利益关系根本上是和谐的.凯里认为,美国国内不和谐的经济状况是由于英国大工业的发展对美国国内市场的破坏引起的,因此,他主张美国唯有实行贸易保护才能加速发展美国工业;然而,巴师夏认为法国经济关系之所以出现不和谐,是因为没有实行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因此他建议法国应该实行贸易自由制度.巴师夏和凯里不从经济事实出发而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立场是错误的.马克思遵循逻辑和历史相统一,批判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从英国资本主义客观经济事实出发,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创作了伟大科学巨著《资本论》.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贫富悬殊最大的国家。一小撮垄断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操纵着经济政治大权,而广大劳动群众却惨遭垄断资本的剥削和压迫。近年来,随着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美国社会贫富之间的鸿沟在迅速加深和扩大。提起美国的贫富分化,人们很自然会想到那里的  相似文献   

17.
自 90年代初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近 10年的"高增长 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的新经济现象。美国经济的这 种持续繁荣是否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可以超越"经济 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客观规律的制约 ?如果说美国经济仍无法 超越其"周期性发展"规律的制约,可为什么它能够持续增长 如此长的时间而没有看到以前资本主义那样阶段特征分明的 再生产周期呢 ?对这些疑问,本文试图进行一些理论分析和解答。一、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周期的一种"长波"表现  在美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上,出现过两个最长的经济繁荣 时期,一…  相似文献   

18.
一、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 (一) 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 1.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基本状况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抗的基本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土地、工厂、资源等生产资料。在美国,约2‰的超级富豪拥有美国财产的60%左右,占全国人口1.6%的百万富翁拥有公司股票的80%左右。在日本,三井、三菱、住友等六大财团占日本全部企业资产的1/4。资产阶级是生产资料的主人,靠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发财致富。工人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获取工资维持生活。②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和各种个体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当前,有的学生向往“四化”,但又缺乏信心,他们热爱祖国,但又觉得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思想在高二学生中颇有影响。有人说:“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每周休息两天,每天工作六小时”、“每月工资相当于人民币1800元”,有人干脆把它归纳成“二六一八”。针对这些思想实际,教师就结合政治经济学常识课的教材内容,在讲完“剩余价值”“经济危机”两节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二六一八”有无剥削?让学生讨论,教师还运用在国外的老校友的来信、来访的材料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向学生作真实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更多地采用了剥削相对剩余价值的办法,经济危机的频繁又使资本家采取了“反危机的措施”,“虽然工人工时减少,工资提高,但剩余价值率则更高了,工人并没有摆脱贫困处境,更没有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  相似文献   

20.
独立战争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内职能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历史发展来看,政府干预经济是许多国家为了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统治,为了建立、巩固和发展作为阶级统治基础的,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经济体制所经常采用的方针政策。本文拟对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以前,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的干预作一历史回顾,分析这一历史时期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特点,它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