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方企业资产重组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全球性竞争代替国内竞争成为推动企业重组的主要动因;长远生存发展取代短期投机炒作和临时妥协成为重组的运营目标在战略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今天,企业重组行为被广泛地当作实施经营战略的一种手段,大企业以提高资产存量效率,优化经营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宗旨,而小企业则为了谋生存和继续发展而主动出出。基于这种认识,重组企业和被重组企业都愿站在战略的高度,有计划地主动地调整资源配置。在实践中表现为:①企业与以往或将来的竞争对手联姻;②企业在重组其…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 ,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重要战略。通过对当前国有企业实行兼并重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笔者认为 ,资产重组不能局限于单纯提高生产能力 ,而是要通过资产重组推动产品的“市场重组” ;资产重组不能局限于国有经济的内部 ,而应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企业的“结构重组” ;资产重组不能局限于重组企业的资产存量 ,而是要通过资产兼并推动企业的“体制重组”。  相似文献   

3.
论老字号企业战略性资产重组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通过战略性资产重组,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方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改制的一种有效方式。我国的老字号企业也应利用战略性重组形式来实现产权多元化改制。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是资产重组的一种方式,也是国际通行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目前,国际上债转股有两种模式:行政化模式和市场化模式。行政化模式其实质是政府干预的模式;而市场化模式则是在破产程序中的行为模式。我国的债转股采用的是行政化模式,即在政府干预下,剥离债权银行的不良资产并转嫁给新建的资产管理公司,然后按照一定的条件、规则、设计与安排。将债权转化为对负债企业的股权。转股后,原负债企业应按双方协调的要求进行资产重组和管理重组。等时机成熟时,资产管理公司再以一定的方式转让股权,以达到债转股的目的:(1)化解金融风险,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2)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3)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强化企业治理结卡勾;(4)促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5.
1997年以来,章丘市着眼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以产权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大力实施资产重组,在全市先后组建起了十大企业集团,初步构建起了新的公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章丘市实施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我市企业集团在战略研究、功能定位、资本运营、管理创新等方面,还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应大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不断创新,进一步加快我市企业集团建设。一、制度创新———集团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要约收购制度的立法初衷主要是避免歧视小股东。纵观各国,要约收购这一市场化方式已成为上市公司收购的重要手段之一,上市公司是企业的排头兵,随着国企改制的风起云涌,要约收购制度对中国的实质性资产重组有很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要约收购案的发生,在促进产权市场证券化,推动上市公司产权重组同时,对法律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股份制原理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制是社会化组织形式的财产关系,而以股份制的财产组织形式为基础构建的企业才是股份公司企业。股份制企业是一种所有制中性或产权中性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市场能量和重要的社会经济作用。股份公司企业的市场发展优势,具体表现在超常规性的资本积累、资本集中和企业规模扩张,资本的市场化控制效能,职业管理者对企业效率的推动等方面。在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必须实行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资产重组,职工持股和管理创新。同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对于推动国有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在水利资产重组过程中审计监督工作必须加强加快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水利资产流动、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吸引增量,再造新优势,这是建立水利良性运行机制的必由之路,势在必行。在实施过程中,审计如何发挥监督和服务职能,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而且它关系着促进水利经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的大问题。1加强水利资产重组审计是审计监督自身职能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五大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要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这不仅对水利资产重组具有重要指导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企业改革作了明确阐述,这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企业改制导致资产重组、产权变动将是企业审计面临的又一重大任务。如何实施企业产权变动审计,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几点看法:一、关于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它是指企业占有、使用国有资产而需要依法确认所有权的法律行为,其目的是保障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落实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的经营权和经营责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了防止企业资产重组和产权变动时国有资产流失,首先必须对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进行界定。根据有关规定,目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金融风险既包括银行风险,也包括资本市场风险,尤其是股市风险。而股市风险更多地来自上市公司本身。推动上市公司的重组是中国目前防范证券市场风险最为重要的方法。研究和探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问题,对防范金融风险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鼓舞士气、加强沟通、优化管理的核心因素,对企业重组的成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专业化重组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整合。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测井仪器厂企业文化整合的做法是领导重视、提炼内涵、弘扬文化、建立机制、突出特色、丰富创建。  相似文献   

12.
企业重组中的非实物性资产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重组除了资产重新组合,还包括很多非实物性资产的组合,即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非实物性资产的重组。非实物性资产的重组在企业重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重组改制方式多种多样,选择模式的关键在企业重组价值。兰炼、兰化选择扩张性新设合并重组模式动因在两大企业源自一家、业务相类,组织结构基本相同,社会职能大体相同。重组合并后的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减少了必要的竞争成本,实现了规模经济,交易费用大大降低,管理协同效应得到增加,产生了1+1>2的发展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冗页分流模式有很多 ,根本经验是人负重组与资产重组同时运转 ,才能产生综合效益。分流离不开政府与社会的政策、资金和公共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的干部必须解放思想一些国有企业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不愿意联合,不愿意合作。资产重组搞不起来,宁可“嫁”给洋人也不“嫁’给自己人。“宁赠友邦,不赔家奴”,是影响国有企业重组、优化组合的一个很大障碍。这种思想干部有、群众有,但干部更严重。许多同志...  相似文献   

16.
陈进华 《工会论坛》2005,11(4):15-15
在国有企业兼并、破产、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革中,一些企业管理者对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产生了误解,因此,必须在厘正的基础上加强人本管理,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于1999年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转股的目的是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实现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文作者认为债转股不仅是资产重组行为,也是法津行为,且债转股自始至终与法律密切相联。然而我国现行法律有关内容不能适应债转股的需要,为此应对有关法律进行协调或修改,为债转股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资产重组,即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资产包括两类,一类是人力资源,一类是物质资源。所以,广义上的资产重组不仅包括物质资源的重新配置,而且包括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目前,通常意义上的资产重组,主要讲的是物质资源的重新配置,更局限于固定资产的重新配置。资产重组从企业内部讲,包括产品结构的调整,资产结构的调整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从企业外部来讲,包括兼并收购和联营。  相似文献   

19.
郝安珍 《工会论坛》2010,16(4):16-16,21
企业改制重组,使企业女职工队伍受到挑战和冲击。而企业女职工队伍又是改制过程中的弱势群体,要适应改革形势发展需要,必须提高女职工素质,增强女职工应对改革重组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深圳市国企改革中产权管理、企业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可看出,贯彻十六大关于国企改革的精神,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资产经营公司要实现从管理国有企业向管理国有资产转变,国有企业要实现从经营国有资产向经营企业转变,国有企业员工要实现从"企业人"向"市场人"转变。同时,要深化国企改革,必须在国有企业内部实行业务重组、资债重组和产权重组,推行企业管理创新,并认真解决妨碍改革的思想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