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三十年多年来,我国逐步实现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义传统正义观也必然要被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义新型正义观所取代。社会主义新型正义观的建构既要坚持市场的效率优先和利益差异,又要兼顾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制度属性,前者是建构新型正义观的刚性规定,后者体现的则是其柔性诉求。社会主义新型正义观的建构过程及其本质内容中蕴含着刚性与柔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得以实现的深刻秘密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2.
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和按劳分配可以兼容李成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既要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必须进入市场,又要坚持个人收入的按劳分配原则,这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上几乎是不可兼得的.问题的尖锐程度似乎到了要么放弃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要么放弃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制度观的构建蕴含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中,法国大革命"新时态"与德国政制现实"鸿沟"使马克思拷问社会制度现实,从"劳动异化"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之真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制度观中,"制度"为"一体两面",既揭示了社会制度本质,又阐释了资本主义制度"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这为东方社会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提供深刻指导,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当代政治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和看待民主社会主义,应本着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划清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界限。划清界限必须要理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概念及其发展;现阶段很多学者赞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成因;同时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置于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形成的科学理论、辉煌成绩、优越制度中进行批判,对于当下统一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具有制度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制度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超越,具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西方社会民主主义制度的借鉴与克服,具有制度的革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彰显了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6.
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我们党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重申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大报告继续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描述了未来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即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阶级和国家的消亡。现实社会主义不同于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8.
按劳分配为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必须正确理解其科学内涵,认识到按劳分配为主体不是按劳分配为全体,也不是劳动收入为主体。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受到了公有资产比重不断下降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影响。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不动摇,确认按劳动力贡献分配的性质是按劳分配,赋予并确保劳动者享有企业剩余分配权。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产物."一国两制"构想坚持只有一个中国、主权必须统一的原则,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统一的观念;同时它又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创造性地提出统一祖国后,香港、澳门、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主体则继续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国家统一观,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思维特征和气质,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集中体现在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之中。但是,在这个本质论中,并没有把“马列”已经肯定过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纳入“本质论”。由此引发了“本质论”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需要搞清以下关系: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 从不同的层次认识社会主义,尤其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深层次认识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特创见。 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来源于“马恩”对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恩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资  相似文献   

11.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部分后发展国家有可能走上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但不能不经历一系列中间环节和过渡阶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那样的社会主义制度。非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对立物;在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市场。正因为如此,很有可能混淆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和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既不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蓝图对号入座,又不能和种种非科学社会主义同流舍污,必须同具有“左”的、右的和庸俗化倾向的非科学社会主义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两条重要原理中表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人本观的统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人本观的统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而以人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当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人本观的统一,作为牢固树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在许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着重大发展和创新。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创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并没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明确的概括和论述。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主要集中在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三个方面,把社会主义特征与社会主义本质等同或以特征代替本质。在这种片面的社会主义原则的指导下,人们  相似文献   

14.
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列宁构建了20世纪社会主义全球正义理论体系。列宁秉承历史科学的分析视角,科学地澄清了全球正义的内涵、场域与价值遵循;列宁运用三重批判意蕴,表达了全球正义观的道德主张、理论品格与现实关照,这也是对"在批判中建构"的叙事逻辑的演绎;列宁全球正义观对帝国主义正义秩序的多维批判和对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科学引领,彰显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列宁秉承革命的主题,实现了对全球正义的革命性质、革命道路和革命命运的科学阐述。列宁全球正义观为评判当代全球正义秩序提供了"钥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正义的重塑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实现制度公正,是马克思思想的首要价值和目标。不论马克思是对资产阶级抽象的公正观进行批判,还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的雇佣劳动进行揭露,抑或对未来理想社会加以描述,每一部分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与制度公正思想,形成了“劳动正义”理论。马克思毕生致力于建设一个合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环境,这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其最终落脚点还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青年承担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我们所处的大时代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时代 ,小时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发展中竞争的时代。青年要理论联系实际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观。  相似文献   

17.
程昆 《工会论坛》2006,12(3):115-116
按劳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我国按劳分配制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与表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遇到新的问题。要想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为什么总不太顺利,老是出问题?而且许多失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症结在哪里?原因何在? 一、基本原因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中产生的,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在于指明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公平观主要涉及历史公平、分配公平、政治权利公平、用人公平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他认为,实现历史公平,要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分配公平,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行部分人先富,防止两极分化,发挥中央调控作用;实现政治权利公平,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反对特权和腐败;实现用人公平,要推进干部年轻化,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实现教育公平,要恢复高考,正确对待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提高教师待遇。邓小平的公平观,对于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能丢弃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这是贯串《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个重要思想.邓小平一方面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民,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而要坚决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会世界合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先进成果;另一方面又指出,对外开放是有风险的,会带进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乐西,因而不能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都是好的,盲目崇拜,鼓吹全盘西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乐西,又要抵制和批判资本主义的丑恶颓废的乐西,防止这些东西来侵害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决维护和保持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