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西位于南半球,是发展中国家中的第三大国。巴西东北部地区雨量稀少,水分蒸发严重,多发旱灾,造成局部地区粮食减产和大量家畜死亡。气象综合防灾减灾巴西政府设有灾害防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灾害防御的日常管理,负责灾害现场指挥、救援、灾后救济等工作,与国土、气象、消防、军队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政府领导下,综合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灾害防御管理体制。巴西各州成立有防灾志愿者组织,主要由政府工作人员、企业雇员和民间社会团体成员组成。这  相似文献   

2.
农村,历来是气象灾害高敏感区域,是气象灾害防御第一现场。但是,由于气象灾害多发、重发,预警信息接收不畅,气象信息利用水平不高等因素,农村也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最薄弱的地区。近年来,浙江省气象局积极探索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机制,初步建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82号《辽宁省气象灾害防御实施办法》业经2013年5月2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省长陈政高2013年5月13日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预防、应急和监督管理等气象灾害防御活动。  相似文献   

4.
《湖北政报》2010,(21):24-26
<正>鄂政办发[2010]10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了切实做好我省农村防灾减灾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主产省份之一。近年来,虽然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但农业对天气变化的依存度  相似文献   

5.
张政办发[2007]29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为了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甘政办发[2007]142号),进一步提高全市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  相似文献   

6.
《吉林政报》2012,(4):7-9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230号《吉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管理若干规定》已经2011年12月22日省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省长王儒林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第一条为了规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与传播,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发布与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应当遵守本规定。  相似文献   

7.
据2013年10月23日《光明日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尽早启动气象灾害防御立法”。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呈增多趋势,各国政府注重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立法工作。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行为,涉及国家各级政府、团体、企业、个人。因此,国家要有完善的相关法律,才能规范社会各界行为。本文概述有代表性国家的气象灾害防御立法,以期力我国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气象灾害是发生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近年来,我区灾害性天气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机制,做好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工作,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对及时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各级人民政府及  相似文献   

9.
正据2013年10月23日《光明日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尽早启动气象灾害防御立法"。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呈增多趋势,各国政府注重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立法工作。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行为,涉及国家各级政府、团体、企业、个人。因此,国家要有完善的相关法律,才能规范社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并印发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可见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已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对于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气象部门应该做到:一要科学预警;二要及早防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08,(10):3-22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与处置,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相似文献   

12.
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中国气象部门是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把监测、预测、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作为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为政府防灾减灾的决策服务放在气象服务工作的首位,最大限度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对气象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建成了由地面观测、地面遥感到高空遥感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气象部门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监测系统。随着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市第一部地方性气象法规,已经宁波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201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7]49号文件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近日,据气象、水利等部门预测,今年我国气侯异常,全国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大江大河存在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防汛形势更加严峻,台风和山地灾害防御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6.
《山西政报》2013,(14):14-28
晋政办发[2013]7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新修订的《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3年7月10日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与处置工作,保证气象灾害应急高效、有序进行,进一步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相似文献   

17.
各区县(自治县、市)气象局,市局有关直属单位:为规范重庆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用效率,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订了《重庆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播发暂行办法》,现通知如下:(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组织好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及时、准确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管理,提高气象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此项工作。(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本"办法"内容和实质。对于有条件的地方应先行抓紧推进实施此项工作开展;对于条件不太成熟的地方,要积极把握和创造条件推  相似文献   

18.
《天津人大》2012,(8):8-8
8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实施《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宣传贯彻动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史莲喜出席会议并讲话。7月17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决定于9月1日起施行。这部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依法规范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20.
加强宣传,提高防灾意识和保安技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居住在山地的群众防御山地灾害的教育,使他们掌握防御山地灾害的基本常识,经常保持高度警惕,遇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切实提高广大山区群众防灾保安的本领。强化管理,指导群众科学选择宅基地。有关部门要逐步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严格农村建房审批程序,指导群众科学选择建房地址,合理规划,避开危险区域,减少山地灾害造成的损失。明确职能,落实防御山地灾害责任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县乡干部要切实承担起山地灾害的监测、预警和组织群众开展防御及安全转移的责任。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