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说,“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胡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说: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这个提法,同过去常说的这一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  相似文献   

2.
论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理论 ,可分两大部分来阐述 ,一是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和理论 ;二是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一 )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科学构想1 .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并把它作为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比较长的、不可逾越的、相对独立的历史阶段。刘少奇预计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搞新民主主义 ,第二步是搞社会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阶段 ,经过长期努力 ,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条件 ,以便稳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他指出 :“我们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  相似文献   

3.
论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国初期 ,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重要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然而 ,国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存在多长时间 ?中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刘少奇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他认为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大约要经过 1 5年至 2 0年的新民主主义时期 ,以建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只有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再逐步稳妥地进入社会主义。这一观点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主张以及《…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公布以后,许多同志根据《决议》,“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提法,认为我国建国初期经历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一九五六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也有一些同志对此仍有保留。他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凡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不会忘记刘少奇因在《天津讲话》中鼓励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受到极其严厉的批判。实际上,刘少奇根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所作的《天津讲话》,主张私营经济与国营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思想,是完全符合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条件下保护民族资本的总政策的。今天,我们重温刘少奇《天津讲话》,我感到,《讲话》中的观点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作用和地位,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新华门进中南海,沿南海西岸往北,在中海与南海的交界处,就是丰泽园。春藕斋是丰泽园里的一处建筑。1951年7月5日下午,马列学院一班的学员来到春耦斋,听刘少奇作报告。  相似文献   

7.
正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接着又在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讲话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苏为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是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从1955年底到1956年春,为准备党的八大的召开并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在一系列调查研究、听取汇  相似文献   

8.
目前,理论界就新民主主义社会应不应该作为“独立的历史阶段”来认识和对待,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必经阶段,只有“经过一个很长的新民主主义时期,才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不应该把新民主主义阶段当作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而应当把它当作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短暂的过渡.”笔者倾向于前者,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有着确定的质的规定性,因而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9.
从 1 95 2年 9月毛泽东提出现在即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到 1 95 3年 1 2月最后确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在讲话和信件中多次论及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这些文献陆续发表于毛泽东等领导人著作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和《党的文献》杂志上。在一些事件亲历者和文献研究者所写的党史专著、领袖人物传记和文章中 ,也披露有许多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问题的历史资料。本期《党的文献》发表的 3篇文献 ,反映了毛泽东在过渡时期总路线酝酿和提出期间 ,对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入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可以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毛泽东当年是如何设想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化,由来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中国成立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学习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将启迪我们更加深刻地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1.
潘鈜 《党史博采》2008,(12):7-10
刘少奇的“天津讲话”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必要性;提出了指导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四面八方”政策;最早提出从领导革命斗争的党转变为领导经济建设的党的“执政党”概念和党内反“左”斗争;在科学文化教育、学术自由讨论等方面也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成为指导新中国政权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文献。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重要的教育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即将进入2000年的时候,对1999年刊物的状况做些回顾是有意义的。1999年的忡共党史研究》上有一些题材、内容和研究水平都堪称上乘的文章。首先值得一提的,当然是胡绳的《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与此同时,张化的《刘少奇的悲剧与悲剧中的刘少奇》、李向前的《旧话新题: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几点研究》、田松年和李可玉的阳秋白的(多余的话)写作动困新探》。丁伟志的《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对于“五四”过后发生的社会主义大辩论的再认识》、鲁振祥的《毛泽东关于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时限估计考略X唐正芒的《关于呷…  相似文献   

13.
梁伟 《党史博采》2015,(2):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周恩来的基本思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必要并应较长存在的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应当采取和平的方式。与毛泽东和刘少奇相比,周恩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虽然有不少共同点,但亦有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研究》2 0 0 0年第 2期“探讨与争鸣”栏目发表《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以下简称《正确性》)一文 ,作者彭建莆、章德峰针对胡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为行文方便 ,以下仿照《正确性》简称其为《再评价》)一文中的观点展开批评 ,笔者对《正确性》的主要思想 ,也“实难苟同”,忍不住说出来 ,请理论界前辈作一评判。一《正确性》开门见山就提出一个疑问 :“我们首先不解的是 ,毛泽东同志四十年代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的某些具体论断 ,能否完全套用到五十年代中国的实际中去 ?”然后做了否定回答。其论据是…  相似文献   

15.
一、题解:毛泽东、邓小平富裕观的原初意义毛泽东于1955年7月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他说:“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①同年10月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的讲话中,毛泽东又一次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  相似文献   

16.
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这两个相隔半个多世纪之久的纲领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对照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认真学习和领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本文就此谈点粗浅认识。一、两个文化纲领都体现了对当时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准确把握。当中国的历史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时,这个阶段便有着特定的质的规定性。新民主主义革命这种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其…  相似文献   

17.
戴茂林同志《真相调查》一书对“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事的质疑 2013年,《高岗传》作者戴茂林同志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上发表《“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说辨析》一文对“查档”一事提出质疑.2016年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毛泽东查刘少奇档案”真相调查》一书(以下简称《真相调查》),进一步以作者对郭峰、李力群、赵家梁等人的访谈记录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是:所谓的“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事,完全是一起子虚乌有的事件.  相似文献   

18.
《共同纲领》的全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的总纲规定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开始国家任务是建设新民主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共同纲领》为什么没写“社会主义”呢?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有一个曾蒙袁世凯礼遇、得孙中山赏识、遭陈独秀痛斥的人,他就是江亢虎。长期以来,一般人只知道江亢虎是死硬的反共分子和降日的汪伪汉奸,而鲜有人了解他曾是国内“社会主义研究”的第一人和“新民主主义”的首倡者。中国“社会主义研究”第一人江亢虎,原名绍铨,号洪水、亢庐,别号康瓠,1883年7月18日出生于江西弋阳。自幼天资过人,据邻里说“十岁即能作文”,故有“神童”美誉。1899年春,他因父荫(其父江德宣曾为清廷的工部主事)以贡生资格进入北京东文学社学习日语,开始接触到“新学”(西方近代科学知识)。1901年春,江…  相似文献   

20.
再析刘少奇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我党的建国指导思想.刘少奇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构想,即“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对此问题的研究迄今仍很薄弱.笔者认为,在明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之后,联系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构想的科学内涵.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我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