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潜规则不只是中国才有,一旦出现潜规则,外国人怎样处理?就让我们透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看看外国遏制潜规则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一次次为好规则和为创立规则做出贡献者鼓与呼。这一次,我们首次谴责“规则”,那是些虽然盛行却违背良知、人性、法律的东西,人称“潜规则”。“撞残不如撞死”,就是一则潜规则。一段时间以来,这一人性丧尽的“规则”在亿万司机间流传,甚至有人“照方抓药”。  相似文献   

3.
“买的东西次一点,供应商赚一点,回扣拿一点”,是一些地方政府的采购潜规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法治国家的不断建设,人们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应运而生.这体现了国家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它的颁布是对人们知情权的保障,是人们行使参与权的信息来源,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重要体现.但是这条顺应时代发展的法律制度并没有发挥其极致的作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不够完善,其在立法、执法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介绍,谈谈现阶段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5.
规则至上     
我国当前进行法治国家的建设,我们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人们的规则意识仍有待于提高,如何树立规则至上仍然存在问题.本文先分析了哈特的法律规则说的主要观点,从而引出我们的法治应该是规则之治,树立规则至上;进而从法律意识,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潜规则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当前规则至上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后又从法律意识,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潜规则等方面分析了解决之道;同时顺便探讨了发挥司法能动性的问题.以期对如何能树立规则至上进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潜规则"这一社会现象,并就"潜规则"对法律所带来的挑战和启示以及如何去完善法律从而科学合理的规制"潜规则"现象做了相关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生活经验和相关研究显示,潜规则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并时刻发挥作用,但学术界对潜规则的实证研究还很不够。本研究采用组织政治行为视野,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实际存在的领导中心的组织方式制度性地导致潜规则出现,而精神失落和从众性文化传统加速了潜规则的社会认同,从而使潜规则成为权力体制外运作的亚组织行为。个体在潜规则后果的精神-收益诸因素驱动下,经过成本心理计算,分别做出认同、中立、反对的反应。个体潜规则认同越多,潜规则就会在互动中不断扩大化。在个人、组织、社会及国家不同层面,潜规则表现出不同的"得"与"失去"局面。由于体制和文化原因,潜规则一时仍难以消除,应作为管理必然要研究的问题应对。  相似文献   

8.
反思司法潜规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一飞 《政法学刊》2005,22(4):46-49
司法潜规则是指在司法机关内部通行或者认可的但未向外界公布的办案规则与程序。具体表现为自由裁量权过大;无原则的量刑迁就;侵犯人权的诉讼拖延;变相放人的监外执行等等。其产生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对程序正义的忽视;转型时期司法权力的异化;程序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今天的司法正义是潜规则下被扭曲了的正义,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树立司法权威,加强程序法制;加强司法监督和权力制约;加强司法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潜规则"成了社会各界关注、饱受人们诟病的焦点问题之一。所谓"潜规则",是指"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的规矩"。追逐利益是"潜规则"的本质属性,受利益驱动也是导致"潜规则"盛行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潜规则"某种程度上也可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医生胡卫民,因无法容忍身边体制性、系统化的“医院潜规则“,公开站出来进行抗争.此后湖南省娄底市就此事件进行调查.但调查组在娄底工作期间,竟然到娄底市中心医院违规报账10443元.日前,娄底市纪委、监察局已查实了这一事件,决定给予当事人以党内警告处分并通报全市(据4月7日<解放日报>报道).……  相似文献   

11.
一、“潜规则”与近代中国的落后“潜规则”一词是吴思先生的发明。为了完整地准确理解潜规则的定义,我们先看看吴思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中对潜规则一词的解释。吴思在该书的内篇首页中写道:“在中国历史上的帝国时代,官吏集团极为引人注目。这个社会集团垄断了暴力,掌握着法律,控制了巨额的人力物力,它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命运。对于这个擅长舞文弄墨的集团,要撇开它的自我吹嘘和堂皇表白才能发现其本来面目。在仔细揣摩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之后,我发现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建设阳光政府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尽管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建设起步较晚,但是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正在逐步迈向规范化.本文透过公民知情权等基本原则的视角对政府信息公开展开研究,并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与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监察》2009,(12):47-47
李章军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选拔年轻干部的制度规范,正在不断规范与完善。但潜规则对年轻干部选任制度的干扰、破坏作用让人担忧。一些因腐败被查处的年轻干部,其升迁之快、年纪之轻让人瞠目。  相似文献   

14.
审判公开公正是现代法治的题中之义,而判决书公开公正又是判决公开公正的具体体现。此次修法却遗漏了这一重要篇章。判决书说理程度不够的原因何在,及如何寻找出路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颜裴 《政府法制》2008,(15):64-64
6月25日下午,家乐福8名员工受贿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分别受审。8名员工都表示认罪,并在法庭上公开称,供货商的商品从进店到摆上柜台销售这一供货链条中,收取好处费是不言自明的“潜规则”,大家并不认为是非法的。据指控,这8名员工在家乐福7家门店的进肉过程中,先后收取供应商贿赂计28万余元。  相似文献   

16.
“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定帮忙。”是时下官场上一种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在这个潜规则下。收了钱一定办妥事;办不妥事则退钱。是托人方和帮忙方达成的默契。然而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多铭.却倒在这个潜规则下,他严守这个潜规则。被认为是“很够朋友”。而对方却认为他收了钱不办事,恼怒地不断对他进行举报.真可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最后导致这位正厅级的大法官落马。  相似文献   

17.
女秘文化     
七夕当天,两个东莞隐贤山庄的总经理秘书,要通过上网公开征婚,寻找自己的如意郎君,打破女秘书被“潜规则”的谣言。  相似文献   

18.
徐娟 《江淮法治》2012,(11):46-46
当前,信息公开更多地是依赖于政府主动释放信息。但问题在于,一旦政府掌握了太多主动权.就容易将信息公开的义务异化为信息施舍的权利——公开什么。怎么公开。何时公开。都由政府单方面说了算。二成的信息公开及格率明确无误地将这种弊端暴露在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19.
肖华 《检察风云》2011,(8):36-36
自2010年10月以来,江苏盐城官员张翕飞前后两次,将总计6笔价值9000元的退贿清单在网上公开,张翕飞称,送礼是官场潜规则,收礼是因不便当场驳人面子。  相似文献   

20.
正打开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委党务公开网,有关区领导职权、权力运行流程、重大决策部署等信息一目了然。"看到我们想知道的东西在网上公开了,我很放心。"一位当地群众说。"老百姓想知道什么,点点鼠标就可以了。"区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党委执政水平,溧水区不断推进党务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