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创建“区域品牌”的制度设计及试点工作开创国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建设实践之先河。广东是国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理论研究的重要发源地。本文侧重评述广东学者的区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成果,探讨区域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产业集群推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取得地区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中部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中部地区应依托现有的工业基础,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邹红  金雯 《群众》2008,(9):51-53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独特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是其他产业组织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依靠其内部的联系网络,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可以有力地推动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就是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有效地提高了本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对于江苏而言,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以下明显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蔡恒 《群众》2010,(11):62-63
<正>2000年以来,农业领域悄然兴起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品牌建设新模式--区域公共品牌,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区域公共品牌,指的是在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形成的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具有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并为该地产业与企业所共同享有的品牌。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担负"公用概念"的功能,二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并有关联性的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供应商以及相关机构所构成的群体,并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先后形成了以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广东东莞IT制造业产业集群、温州中小产业集群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集群,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集群以其强大经济推动作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产业集群的形成,其本质是一个市场化的企业自组织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完成,任何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都与政府公共…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域集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即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其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和地域化的特性;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培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均民 《当代广西》2006,(18):34-35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支柱,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近几年来,广西重点产业及领域的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具有广西区域优势产业如铝工业、林浆纸一体化等产业的培育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电力、汽车、机械、有色金属、制糖、食品等重点行业已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五大区域经济的优势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区初步形成糖业基地、汽车工业、林纸化工、铝、电生产基地;出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但从总体看,我区产业集群规模不大…  相似文献   

8.
刘洪举 《长白学刊》2007,(5):103-104
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互补,加速创新过程的实现,形成具有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升级模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振兴,通过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并发展产业集群是理性的战略选择。结合东北地区的区域特点培育"原发型"产业集群应做到: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群;以大企业为核心,加速配套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各种中介机构和配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是产业特性与区域特性有效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是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区域化的辩证统一,是柔性生产方式、社会资本优势和集聚经济效应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集群能够通过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以及产业与地域的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特性增强产业和区域的竞争优势,因而,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也是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煦照 《湖湘论坛》2008,21(4):61-62
产业集群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是当前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也是一种迅速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培育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是一个地区的潜在优势,湖北省在七大产业中具有比较优势.但是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现实优势,而品牌影响力是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从湖北省七大比较优势产业中脱颖而出的知名品牌的影响力有限,为更好地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湖北省可以通过建设产业集群、创建区域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进而增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文化资本与产业集群的动力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特定区域内组织间相互依赖的共生系统.随着产业集群不同动力体系的功效逐渐分化,文化资本对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具有特殊价值.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人文凝聚力往往成为特定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形成"植根性"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本地文化环境有助于形成一个学习型经济区域,进而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是一种大量企业、产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聚集的经济过程或现象。浙江台州椒江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基本都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依靠内源性民间力量发展起来的,属于原生型产业集群。其成功的路径、发展的经验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加速推进的形势下,产业集群建设以其特有的优势,正日益成为地区参与区域竞争获得竞争优势的强劲力量和重要途径,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而有效的战略。恩施经济开发区在产业集群建设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存在问题亦较多,需要进一步研究进行产业集群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制定产业集群建设规划,以促进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美国学者迈克尔&#183;玻特在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互补性,即产业集群内部的互作机制,这种机制既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又有利于互动式学习和技术扩散,比垂直一体化大型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权属和效应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的产业集群整体品牌命名“区域品牌”具有明显的缺陷,最适宜的概念术语应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简称“区域产业品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具有区域俱乐部型公共产品、区域共有产权和区域标识性知识产权等显著属性。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对集群企业、产业集群本身以及集群区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相玉红  于莹 《长白学刊》2009,(5):159-159
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科技支撑、商业模式这些要素的成功组合,特有的内涵客观上带来创意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态势。集群化是指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具有很强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创意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对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推动城市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离不开对相关微观利益主体行为的考察。在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过程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征和区域产业品牌的外部性特征导致企业自主行为会产生一个令人沮丧的结果,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必须通过改变收益原则或引入机会成本才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增加违规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加大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合作行为的价值放大效应等方式都能促进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因此,实现区域产业品牌稳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界定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边界,即在确定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政府作为区域产业品牌发展的战略规划者、环境营造者和相关利益主体协调者的公共服务作用,同时突出行业协会的信息提供和监督协调功能。  相似文献   

19.
所谓“产业集群”,指的是某一产业的中小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在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特征。这些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过重大推动作用。然而,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3~4年,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现状]产业提升是在产业集群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课题,不同区域因为不同的产业集群而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而这种独特的复合经济形态,已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年初,建湖县委立足县情,放眼长远,将产业提升列为五大重点工作之首。特色产业已成为新一轮竞争的优势所在。建湖特色产业源自于传统产业,必须在不断提升中锻塑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