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正>大陆的"十二五"规划和台湾的黄金10年规划是有对接基础的。台湾的黄金10年不仅仅是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10年计划,也是马英九以及国民党意欲连续执政的10年计划。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从1949年提出到1971年最终解决,历时22年之久.尼克松政府和台湾为保住联大及安理会席位作最后的挣扎.美国推出了在确保台湾席位的同时,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即带有"两个中国"意味的"双重代表权方案",并就此展开了外交斡旋.事实证明,无论台湾怎样挣扎,终是难逃被驱逐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事实决定了台湾社会意识必然呈现中国意识为主体意识的特征。中国意识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心理基础,是抵制"台独"的最深厚力量。为完成统一大业,中共中央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再三强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岛内统独各派也纷纷打着民意牌。那么,台湾人民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意识是台湾社会意识的主流,这就是统一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尹博 《党史纵览》2003,(12):36-39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曾被日本强行霸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台湾属于中国"在国际间再次得到重申.1943年美英中发表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明确表示了日本投降后,将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给中国.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也据此接收了台湾,并一直行使对台湾的主权.  相似文献   

5.
“秋风计划”枪口对准新中国领导人 1963年4月.台湾方面得知刘少奇主席即将出访缅甸、柬埔寨等四国的消息后,台湾特务张霈芝及其副手农稔祥等人制定了谋杀刘少奇的详细计划。与此同时.我方也通过内线肖成在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一重要情报.并成立了由杨尚昆亲自担任组长的中央安全领导小组.确保刘少奇主席出访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大陆的“十二五”规划和台湾的黄金10年规划是有对接基础的。台湾的黄金10年不仅仅是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10年计划,也是马英九以及国民党意欲连续执政的10年计划。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宣示收复台湾的主张,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初是通过党派团体颁布抗战纲领和战时民意机关表达的。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摆脱不平等条约羁制的问题。1941年12月 9日,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并昭示中外废止中日间一切条约、协定、合同。太平洋战争后,国际因素的介入增加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国内蓬勃兴起的舆论宣传推动了收复台湾的斗争,中国收复台湾的目标成为盟国共同接受的要求,是收复台湾斗争的重大进展。中国政府的行政准备和在台湾建立独特行政体制的计划,为台湾顺利回归祖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台湾的光复凝聚着台湾同胞自救救国的牺牲奋斗。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在台湾岛内与大陆同时开展。台湾同胞为中国收复台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蒋经国对台湾问题的思考与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经国调整"大陆政策"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又是在十分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形成的.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一举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公开介入台湾问题,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使得海峡两岸陷入分离状态,并且使台湾问题复杂化.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期,出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良好形势.  相似文献   

9.
正我计划今年5月去一趟台湾,不料从3月的反服贸开始,台湾"学运"不断,4月爆发的反核四运动一直延续至今。友人劝道,彼岸"学运"一波接一波,想等他们消停再去,可够得等。其实这些"学运"多以请愿为主,即使是涉及大陆的反服贸,也不会对大陆游客造成影响。于是,我按原计划出发,踏上了台湾之旅。在台期间,确实感受到"学运"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一系列措施逐步影响到台湾内部,引起美国政府的严重不安,于是加紧推行"两个中国"的政策。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蒋介石希望大陆方面有所行动,以维系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联系。1959年,毛泽东跟当时苏联驻中国大使透露,1957年蒋介石曾经托人带话给周恩来,希望我们能好好地把金门炸一炸、打一打。1958年,国际局势紧张,美国对我国台湾的干涉也进一步升级。是  相似文献   

11.
苏江丽 《探索》2012,(2):80-86
近五年来,兰德公司从"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应对"、"中国崛起新形势下的中国大陆与台湾"、"中国与印度"等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应对策略,对美国亚太转向战略的形成发挥了很大作用。借鉴兰德公司的经验,可以对我国思想库建设得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196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柬埔寨。台湾当局策划了试图谋杀刘少奇的惊天大案.在中国安全部门、柬埔寨政府与爱国华侨的鼎力合作下,及时粉碎了台湾国民党特务的谋杀计划,确保了刘少奇出访柬埔寨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在1986年9月2日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菜士时这样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第三点理由是,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59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蒋介石认为这是"里应外合"反攻大陆的绝佳机会。为此,其一方面抛出处理西藏问题的"民族自决"方针,企图以此为筹码拉拢西藏叛乱集团;另一方面,则积极劝说美国支持台湾"援藏"计划。但双方对蒋介石介入西藏问题均持冷淡态度,达赖喇嘛甚至一度拒绝与台湾当局合作,这使台湾当局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而美国在拒绝与台湾合作的同时,企图压迫台湾当局发表支持西藏"独立"的立场。为避免牵涉"主权"问题,台湾当局坚持不能将"西藏独立"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并为此多方斡旋,客观上压缩了西藏问题的国际化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蒋介石集团仍控制着台湾和沿海一些岛屿。为了解放台湾、统一中国,毛泽东运筹帷幄,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决策。 一、重拳出击,提前解放福建 在毛泽东的计划中,解放福建的任务,原定于1950年进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为尽快彻底覆灭蒋家王朝,毛泽东决定提前解放福建。1949年5月23日,毛泽东在上海战役临近结束时,即指示第三野战军:你们应当迅速准备提前入闽,争取于  相似文献   

16.
杜娟 《红岩春秋》2013,(3):60-62
人物简介林正亨(1915-1950),台湾台中人。中共党员、台盟盟员。1937年考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9年毕业后参加过昆仑关战役。1944年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建立联系。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返台从事工运。参加台湾"二二八"起  相似文献   

17.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1950年,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同时,美国军事力量进驻中国领土台湾。这使原本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复杂化了。当时,由于正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共产党不可能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明显增多。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这一趋势并非中国大陆独有。台湾媒体报道,2012年台湾15岁以上的单身人口为939万人,占总人口约42%;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预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初,毛泽东对台湾问题就作了深入思考.确立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是他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决心与信念的必然.此间毛泽东对和平统一,就有所考虑有所安排.朝鲜停战后,台湾问题再次凸现.在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紧密配合下,中国对沿海蒋占岛屿的有限军事行动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是巨大的.5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和平解决台湾的方针,是从容应对国内外形势重大变化的结果.1958年,金门炮战后,毛泽东进一步思考了台湾问题,对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重要原则."一纲四目"成为了"一国两制"理论逻辑发展的原始点.  相似文献   

20.
赞比亚最大私营报纸《赞比亚邮报》爆料,由于接到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邀请,该国反对党领导人萨塔不久前曾写信给台湾驻马拉维"大使"庄训铠,要求台湾掏5万美元资助其赴美演讲。萨塔在信中说道:"2005年我们见面时,我答应竭尽所能败坏中国的名声,这样中国就得疲于应付而无暇他顾,贵国就可顺享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