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德娟 《学理论》2009,(15):65-66
道德失范已经成为当前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权力寻租”,官德失范,成为“政治之癌”;社会公德漠然;商品拜物之风盛行。道德的荒芜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原因,社会转型期,新的道德体系还没立稳,传统的道德体系已然解体,整个社会处于道德秩序的混乱与虚无状态;盲目的道德重建,往往会迷失方向,走入误区;更使道德建设雪上加霜的是经济发展期的利益驱动。因此,道德重建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着重剖析了导致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的伦理因素,提出其道德建设需要综合治理,即从价值认同、伦理制度和个体德性培育三个方面推进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的基础、保障及核心,以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物质生活领域的深刻变革必然引发社会精神生活的相应调整与变化。自八十年代初,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新时期以来,道德问题就始终是社会大众、思想理论界和领导管理层普遍关注的“热点”。可以预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将会更加尖锐、突出地面对道德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换。因此,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一、对当前社会沉格变换状况的基本估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道德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与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引发了社会层面的多重变化,也深刻揭示了国民道德素质这一现实问题,并孕育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一切人们的道德建设前景。这时,审视大学生道德现状并不失时机地开展和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就被赋予了异乎寻常的意义。而大学生的道德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在校园与社会间发育和变异的大学生道德文化呈现出复杂性与多元性、变动性与异化性、虚浮性与躁动性、日趋世俗性与实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变迁和发展的规律及趋向,剖解他们的道德困惑,从而努力搞好大学生道德引导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重视道德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道德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它历来以特定的方式对社会经济生活和人们的行为起着强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统治阶级及大多数当政者为巩固其统治,都必然不同程度地重视社会道德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把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地位,从而形成了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当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理论研究与改革措施没有跟上,使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某些混乱。因此,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  相似文献   

6.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那么,建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我们首先就应当考察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道德的现状及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所具有的特征,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道德建设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一、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的特征及社会道德现状 在邓小平理论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论断就是: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道德立法"的可能性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小琴 《学理论》2010,(19):46-47
道德和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动的重要手段。两者各有特点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而道德法律化即“道德立法”就是两者融合的具体表现之一。从“道德立法”的含义出发,分析了“道德立法”的可能性以及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清华 《党政论坛》2011,(21):41-43
一、创新社会管理对执政道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1.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当前创新社会管理对执政道德建设的首要要求。 胡锦涛在中央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主要任务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经济性、信息性、规则性给当前社会道德建设带来新的矛盾和挑战,在市场经济下推进社会道德建设,必须弘扬传统道德精神,融汇和吸收人类一切的优秀道德精神,加强道德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经济性、信息性、规则性给当前社会道德建设带来新的矛盾和挑战,在市场经济下推进社会道德建设,必须弘扬传统道德精神,融汇和吸收人类一切的优秀道德精神,加强道德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刘煜 《理论与改革》2014,(2):132-135
当前社会是个异质多元型社会,利益关系和道德观念复杂多变,利益关系的道德调节已经进入转型和调整时期。利益兼顾是当前多元社会道德建设中内涵丰富而又具有共识性的指导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功利论、道义论、公平正义等道德原则的精神实质,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领域"实然"与"应然"的和谐统一。利益兼顾,能有效的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提供有效的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面向生态文明,领导干部权力道德建设需要突出以人为本和关爱自然的精神理念,树立权力生态道德观。当前,生态文明视域下推进领导干部权力道德建设,需要从权力价值观、权力道德机制和权力道德领域等方面促进领导干部权力道德模式变革,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王瑞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社会实践中呈现出复杂的现象。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最集中地表现为新时期的道德失衡。一、当前道德失衡的表...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3)
步入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国传统社会的道德体系和个人行为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破茧成蝶走出道德困境并构建好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文化体系,是我们当前面对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次道德"问题自产生以来,就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道德现象的复杂化也带来了人们道德认识和道德价值的偏离,道德行为的选择因此也对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日益丰富发展的生活实践中",次道德"问题的产生无疑冲击了传统道德评价标准,给当前社会带来许多难题,从而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究竟何为"次道德",它的本质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乃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6.
融合——道德与法律的终极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晓勇 《学理论》2009,(32):84-85
法律与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两大社会约束机制,追求融合是道德与法律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人们不断探索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内在动力和思想源泉。同源、同行和同归的内在逻辑联系为法律与道德的融合提供了内在逻辑切合点。根据社会法制建设进程的需要,结合我国的社会的客观实际,从理念、机制、立法因素等方面来寻求法律与道德融合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2)
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凝结与概括,更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之源。行政道德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一项重要议题。所以,深入探究当前我国行政道德失范的内部、外部原因,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能成为行政道德建设的价值依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行政道德失范的治理路径,这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进行政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能否在道德冲突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而要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冲突,当代大学生除了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核心原则外,还应遵循道德自由与道德责任相统一、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个人完善与社会至善相统一、“最大善目的”与“最小恶手段”相统一、认知与行动相统一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陆俊雄 《学理论》2013,(3):169-170
当前大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是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以我市某高校程建事件为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道德与法制层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大学道德与法制教育整合体系的实现途径,为新背景下大学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有效结合,实现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道德价值共识根植于民族的文化传统,反映了社会的利益结构,维系着国家命脉。道德价值共识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于现实的交往实践中,并与人的需要紧密相关。构建道德价值共识必须立足中国国情,遵循道德发展规律,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秉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精神兼收并蓄并服务于社会的长远发展。道德价值共识的构建思路应充分考虑当前中国社会的国情,分层面构建道德价值共识体系,明确核心道德价值追求,以利益共享夯实道德价值共识根基,并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