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英语世界中的诚信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英美两国为例探讨了诚信原则在英语世界的运作情况。在英美法系 ,主观诚信未受争议地长期存在 ,一般被理解为“不知” ,个别被理解为“确信” ;出于对法律与道德相分离的强调 ,英美法系的取得时效制度设以较低的人性标准 ,不包含诚信要件。在英国 ,就诚信原则的来源有“继受说”与“本土说”之争 ,但两说存有共识 ,学者亦多主张诚信制度来自大陆法系。在美国 ,客观诚信有其制定法依据 ,通常只涉及合同履行和争议解决阶段 ;就其含义 ,有“默示条款说”、“排除者说”和“自由裁量权限制说”之争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法学家对诚信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国栋 《法学》2004,(6):3-10
本文从一般的诚信、合同诚信和占有诚信三个方面介绍了中世纪法学家对诚信问题的研究 ,认为他们对该制度的近代化功不可没。其中 ,一般的诚信被分为神学上的、自然的和民事的三种 ,前者的标准最高 ,并对欧陆世俗法和英国衡平法影响重大 ;合同诚信是诚信制度实体法化的产物 ,且被普遍化。中世纪法学家还发展出“最大诚信”和“商人的诚信”概念 ,总结出客观诚信的三项行为标准 ,并最终系统化地研究了它们。由于中世纪法学家的劳动 ,占有诚信的要件和效果得到很大修改 ,诚信与恶信之间的中间状态、诚信的契约论基础等问题亦得到卓富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道德向法律的转化——论诚实信用制度的法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彦 《中国律师》2006,(9):94-95
“诚信”一词,近年来不绝于耳。2002年被国家确立为诚信年,当年年初,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指出,加强证券市场诚信建设,强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诚信责任;2002年年初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还正式提出:“要建立全国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体系,使具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有守信的益处和便利,使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声誉扫地,付出代价。”其后至今,诚信这个词成为国人使用率和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相似文献   

4.
公证的高度诚信之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鹏 《中国司法》2003,(8):44-45
美国学者弗兰西新·福山在《信任》一书中将美国列为诚信度高的国家。但从2001年起,安然等数家上市公司的财务假账,令福山这一命题黯然失色,同时再次引起法律界人士对民商事诚信的进一步关注。纵观古今中外,类似美国诚信不“诚”而难令人“信”的事例很多。然而在程序上,通过公证高度诚信的确立来实现民商主体的诚信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黄政 《刑警与科技》2006,(11A):34-34
企业诚信,几乎是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界与企业界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呼唤诚信道德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一种最强音。我国虽然已初步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和竞争机制,但尚未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在今天,各种各样的信用危机触目惊心: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合同不能履行、经理人缺乏诚信、各种故意性的经济诈骗以及普遍性的相互拖欠现象等等,暴露出中国企业的信用危机。曾为2002年中国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之一的张维迎教授,在其“大国家,小企业”的理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往往做不大,其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我国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企业对外的诚信限制了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诚信原则在我国长期以来只被理解为客观诚信,并被理解为仅仅是财产法上的制度.我国学界还忽略了诚信恶信问题与伦理学上的善恶问题的关联.即使在对相当于主观诚信的“善意”的研究中,我国学界也忽略了此等善意的个别性和地域性,由此忽略了主观诚信制度的保护弱者功能.本文分别就我国学界对诚信原则的上述认识缺陷进行了批判,并指出了中西诚信观的差异,最后提议以社会契约论作为统一主观诚信和客观诚信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政务诚信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加强政务诚信,应采用“体系化”的思维方法,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制度建设,措施包括:完善政务公开立法,奠定政务诚信基础;健全行政职权立法,明确政务诚信边界;加强行政程序立法,规范政务诚信流程;健全失信责任立法,夯实政务诚信保障;加强行政伦理立法,筑牢政务诚信道德防线.实现以法治助推政务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8.
曹树青 《行政与法》2004,(11):30-32
本文描述了在美国的诸多社会诚信见闻,分析了美国社会诚信理念附着的根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诚信理念树立和实践对我国诚信法制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诚信”,这两个朴素、亲切的字眼,在市场经济筑起的“物欲横流”中变得越来越陌生渺小,越来越势单力薄了。市场人“唯利是图”的冷漠和不屑使得它几乎在无奈的叹息中被遗忘了,丢弃了——诚信危机,市场的遗憾!市场人的遗憾!  相似文献   

10.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14,(17):62-63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一,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管子》中就蕴藏了很多关于诚信的精辟论述,探讨其诚信思想,发掘其有益成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所启迪和借鉴作用。一、君主诚信之道有人认为是《管子》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的。《枢言》说:“先王贵诚信。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诚信     
“一言九鼎”是东方最崇尚的处世方式之一。不过在西方的美国,也可以见到处处讲诚信的事例,并且从中让人感受到东方文化的温暖和魅力。  相似文献   

12.
商无信不赢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前人总结出许许多多诚信的格言。如“人之所助者,信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巧诈不如拙诚”;“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等等。至于人际交往中讲诚信的动人故事,也是不胜枚举,著名的有“尾生抱柱”和“范张鸡黍”等。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中谚还是西谚,关于“诚信”的警句都有很多。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各种交往中提炼出的道德准则,它对维护社会正常运转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诚信对维护社会安全的作用更不敢让人小视。最近美国连续发生的大牌公司财务丑闻案,不诚信的行为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恐慌,让华尔街大跌眼镜。为此,美国总统布什不得不在周末发表广播讲话,为投资者恢复信心。布什认为,诚信是美国经济的基石,要让那些做假账者受到严厉惩  相似文献   

14.
诚信的温暖     
钱国宏 《政府法制》2012,(23):34-34
“一言九鼎”是东方最崇尚的处世方式之一。不过在西方的美国,也可以见到处处讲诚信的事例,并且从中让人感受到东方文化的温暖和魅力。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通过对内“以诚正身”,规范法官行为,对外“以诚立信”,倡导诚信诉讼,在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修身于内”与“立信于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的有机结合,维系了诚信的诉讼秩序。展示出司法刚柔相济的无限魅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本刊特刊登北京市东城区法院的几起典型案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诚信原则与中华伦理背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法律文化比较的方法,对当代各国民商法领域普遍接受和适用的指导性原则——“诚信”在中国适用的伦理基础加以考察。作者指出,尽管传统伦理学说中“诚”、“信”为引入“诚信原则”奠定了价值取向的基础,但二者也有严重不相适应的一面。由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缺欠,中国社会的诚信水平远未达到理想标准,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对传统伦理观念加以适当调整,树立政府行为的诚信,方能使该原则起到维护法制、促进市场经济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证》2010,(9):58-59
近日.某知名人士卷入“学历门”事件.其“疑似假学历”被广泛质疑.个人的诚信形象和人格信誉也遭遇危机。假学历、假文凭早已有之.满天飞的假证小广告凸显出社会诚信价值的缺失。有没有防治这一诚信毒瘤的手段呢?其实公证完全可以成为这把安全锁。  相似文献   

18.
为建设健康诚信的安防市场环境,进一步促进深圳安防行业发展。最近,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决定开展“深圳安防行业诚信年”主题活动,倡议深圳安防协会全体会员企业,共同承诺做“诚信品牌,诚信渠道”企业,共同创建诚信行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领域中董事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现行公司法对董事诚信义务还没明确规定,这导致公司实务中一些涉及公司董事诚信义务的纠纷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研究公司董事的诚信义务及其责任有着重要的意义。董事诚信义务起源于美国,它与董事的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一样,也是一种信义义务,但又不同于公司董事的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董事诚信义务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即弥补公司董事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功能的不足,从而完善公司董事问责机制,更好地维护公司及其股东的权益。董事诚信义务的出现成为我国董事义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浪子之家     
《人民调解》2006,(6):28-28
在大富水旁,“膏都盐海”之中,有一个被人们称作“浪子之家”的民营企业——湖北省应城团山石膏矿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个“家”的一家之长,就是全国、全省的劳动模范,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宋志荣。他带领企业员工艰难创业,诚信经营,使公司日益蓬勃发展,成为固定资产达4000万元,利税500万元的企业,连续6年被各级相关部门授予“重合同、守信誉企业”、“质量信得过单位”、“纳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