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告人张玛云(原系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大南街派出所户籍民警)自1984年起与一烟酒店职工张惠莲相勾结,合谋为农村户口人员非法办理在广州入户,牟取非法收入。由陈惠莲负责物色从农村流入广州而又急欲解决城市户口的人员,由张玛云利用自己掌管户口专用章、户口簿、广州市内居民户口迁移证等职务便利,采用入户不留底册,填写和发出户口簿、或市内居民户口迁移证均不留存根,以及将非法入户人员迁往其他街道派出所入户等手段,为他人办理广  相似文献   

2.
在2006年1月22日的《法制日报》上撰文《户口籍去“污”凸显法制进步》说,本月初,陕西成阳一学生拿户口簿到学校参加高考报名,不料户口簿第1页就印有父亲年轻时的劳教记录,该生因此受到同学的耻笑。为此,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近日规定:在户口簿“何时由何地迁来本市(县)”一栏内删去“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少管”等字样。  相似文献   

3.
为了漂白自己的身份,2006年,邵迅通过一个香港朋友,趁广州市不远的小城增城扩容的机会,以“林永海”的名字上了户口,拿到了新的户口簿和身份证。  相似文献   

4.
户口登记引起的行政诉讼刘涛,陈奇人,李鸿斌[案情]1994年8月底,成某持户口簿到派出所要求更改其女儿户口年龄。户籍民警经初步审查,发现成某系后迁入户口,认为此事需认真查证,便告知成某待查实后再予更改。后户籍民警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但未能彻底排除疑问。...  相似文献   

5.
罪犯王锐(女,四十三岁,住包头市,无职业),从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年,以帮助别人报城市户口,安排工作和办理抽调知青为名,采取私刻、涂改户口证件和伪造证明等非法手段,骗取了一百零八人的现金四万零四十  相似文献   

6.
少年黑客莫尼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少年黑客足不出户,却能破译美国高级军事密码;删改特工人员的档案;涂改大公司的帐单和贸易合同;私“闯”他人的计算机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18日下午,记者从南宁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宁市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即日起正式颁布实施.新的户籍政策规定,在南宁市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本自治区内户籍的农村居民,在南宁市务工经商4年以上且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3年以上的,可到该住所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南宁市居民户口登记. 户口不再有农业非农业之分 新的户籍政策规定,南宁市行政区域内取消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区分城乡户口的登记方式,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按照在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公民在经常居住地登记的户口为常住户口;居民户口簿及常住人口登记表的"户别"栏不再加注"农业户口"或者"非农业户口",统称居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家庭户"或者"集体户".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2004年底,湖北未婚女青年高源和未婚夫江军到当阳市民政局登记结婚,结果被工作人员告知:高源已经结过婚,不能再办理结婚登记。费尽周折后,高源终于知道了原因:原来,她的一位远房亲戚胡武敏的儿子胡虎因未婚妻侯芳在户口迁移过程中丢失了身份证和户口簿,无法登记结婚。后胡武敏听说,  相似文献   

9.
世界之大 无奇不有 两个享有城镇户口的青年女性,一夜之间突然变成没有户口的“黑人”,直接影响到她们升学、就业,乃至家庭。而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却用很不高明的骗术,稍做手脚,摇身一变,吃上商品粮,就业成家,并当上人人羡慕的新闻记者,成为上层社会的“白领”。这并非天方夜谭。这件事就发生在山西省城太原市。 1994年7月2日,太原市公安南城分局郭维士副局长根据省委督察室和市公安局领导的指示,将一份涂改伪造、倒卖户口、私刻户籍民警名章、敲诈钱财的申诉材料交给分局预审科。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5年第21期发表的《没有户口,没有权利?》一文,报道了一对从安徽农村到苏州打工夫妻的女儿不慎掉入租住地的水井不幸身亡的事件。因为缺失诸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有效的法律证据,作为父母的翟德宝夫妇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时遭到了阻碍。没有户口,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就无从保障吗?中国目前的户口制度凸显了怎样的法律盲点?中国的民工流动带来的人口管理问题,法律能有所作为吗?本期“风云大讲堂”就这些问题邀请各位专家展开评述探讨,高其才教授站在法理学的高度,提出了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应该良性互动,王召棠教授更是发出了“公民权利不能被形式主义践踏”的呐喊。  相似文献   

11.
本刊2005年第21期发表的《没有户口,没有权利?》一文,报道了一对从安徽农村到苏州打工夫妻的女儿不慎掉入租住地的水井不幸身亡的事件。因为缺失诸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有效的法律证据,作为父母的翟德宝夫妇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时遭到了阻碍。没有户口,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就无从保障吗?中国目前的户口制度凸显了怎样的法律盲点?中国的民工流动带来的人口管理问题,法律能有所作为吗?本期“风云大讲堂”就这些问题邀请各位专家展开评述探讨,高其才教授站在法理学的高度,提出了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应该良性互动,王召棠教授更是发出了“公民权利不能被形式主义践踏”的呐喊。  相似文献   

12.
本刊2005年第21期发表的《没有户口,没有权利?》一文,报道了一对从安徽农村到苏州打工夫妻的女儿不慎掉入租住地的水井不幸身亡的事件。因为缺失诸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有效的法律证据,作为父母的翟德宝夫妇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时遭到了阻碍。没有户口,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就无从保障吗?中国目前的户口制度凸显了怎样的法律盲点?中国的民工流动带来的人口管理问题,法律能有所作为吗?本期“风云大讲堂”就这些问题邀请各位专家展开评述探讨,高其才教授站在法理学的高度,提出了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应该良性互动,王召棠教授更是发出了“公民权利不能被形式主义践踏”的呐喊。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阜南县纪委监察局针对查处领导干部的违纪案件干扰多、阻力大的问题,在实践中着力探索各种“反干扰”的对策,使10起涉及科局级干部的违纪案件得到顺利查处。──针对来自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有“权力性质”的干扰,采取讲究策略,避免正面冲突,迅速查结事实等方法,让“说情”、“袒护”的领导明白当事人确有违纪问题,使这种干扰在确凿证据面前“不攻自破”。如查处县委委员、某区委书记李某私改、私安假城镇户口,打骂群众和接受礼金等问题时,县里某负责人不仅在相当规模的会议上替违纪者开脱,还将办案人员和违纪者叫到一起,…  相似文献   

14.
四个多月前,楼下袁老伯一家作为住房特困户,终于搬出了他们蛰居了多年仅10平方米多点的小屋,据说是搬到离市中心较远、正在建设中的住宅小区。袁老伯与他老爱人两口,本来是算不上住房特困户的,但自从三年前他的孙女作为知青子女户口从数千里之外的西北迁到户口簿他的名下,他们就一下子成了“特困  相似文献   

15.
视听资料作为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形式,已分别为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所确认,但对于视听资料的取得方式,则没有明确规定。近年来,在民事诉讼中,由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的私自录音资料越来越多,对于私录录音资料合法性和证据效力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非常普遍的现实意义。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3月6日第2号批复规定:“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只有经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依据。未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这一规定实际上给私录录音资料宣判…  相似文献   

16.
2008年,该市实施了棚户区改造。为确保棚改工作顺利进行,该市纪委、监察局对中心城区棚改动迁户所持有的规划许可、户口、房屋产权、土地使用、低保和残疾证等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7.
某邮电所邮递员李某利用递送邮件之便,私自开拆寄自国外的邮包一个,私拆、隐匿国际和国内邮件多次,窃得汇款计人民币1300余元。此外,李某还在接受走私犯孙某“赠送”价值500元的电视机和400元的录音机各1架后,  相似文献   

18.
私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是指邮电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他人投寄的邮件、电报予以开拆或者隐匿、毁弃的行为,它不仅侵害邮电机关的正常活动,败坏人民邮电部门的声誊,而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危害。为及时打击和积极预防此类犯罪,有必要对当前私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案件予以剖析,以掌握其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运用法律武器同此类犯罪作斗争。  相似文献   

19.
1958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施行。 50年代末期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 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141号文件《关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1985年7月,公安部颁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的管理暂行规定》。 1995年7月1日,以新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的启用为标志的户籍改革开始启动。 1997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出台。 1998年8月底,国务院下发文件,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文件对当前户口管理作出了“四项改革”: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男性超过60周岁,身边无子女的公民,可以在其子女所在城市落户;在城市投资,举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已居住一定年限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该城市落户。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四川省劳动厅对抓好城镇劳动者失业、就业登记工作作出规定。省政府办公厅在转发这一规定的通知中称,此举旨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失业就业的基本状况,为制定就业规定及就业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失业、就业登记的范围为所有城镇劳动者的失业、就业情况;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或有就业要求的失业人员,均须持户口簿、学历和证明原身份的有关证件及证明,到本人户口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