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视窗     
“非典”阻碍不了中国经济高增长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东亚经济报告预测,伊拉克战争和非典型肺炎的爆发等外部因素,将使东亚经济2003年的增长率比去年6%的强劲增长率下降近一个百分点。但由于东亚地区具有基本的实力,预计将继续以高于世界其它地区的速度增长。报告特别指出,虽然中国遭遇到“非典”的影响,但预期中国经济仍会以强劲的速度增长。报告在分析东亚地区经济增长总体前景乐观时指出,这一地区过去积累的实力将有助于该地区经济经受住短期冲击。而种种有利的因素将支持今年东亚经济保持乐观前景,如今年经合组织国家的增长和世界贸易…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是世界范围内,也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难题。反通货膨胀所以很难,与“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这样一个认识有很大关系。世界经济运行现实表明,在不同的经济体系中,既有较高通货膨胀下的较高经济增长率,也有较高通货膨胀下的较低以至停滞的经济增长率,还有较低通货膨胀下的较高经济增长率。面对如此多样化的经济现实,有种观点主张中国应采取通货膨胀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主张有没有道理呢?换句话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货膨胀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增长?中国能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去促进经济增长吗?请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吴晓求博士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作为第三世界具有独特地位的非洲,正以其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充满希望的道路上前行。在这个遥远的大陆上,近年来的发展越来越平稳,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非洲经济正处于恢复性增长。长期以来,人们对非洲的总体印象是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困难较多。但近年来,非洲各国随着经济改革稳步推进,宏观经济形势逐渐有所改善,商业环境有所好转,经济逐渐步入良性轨道。例如,2005年非洲经济增长4.5%,连续第11年保持了增长的势头。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增长率达到或超过了5%,莫桑比克继续保持7%以上的增长,安哥拉增长达到15%。而且非洲多数国…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增长率居世界首位 1978~199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9.9%,居世界首位,远高于世界3.2%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2.3%和发展中国家的4.4%。其中,中国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1%,第二产业为11.9%,第三产业为12.1%,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六五”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0.7%,“七五”时期为7.9%,“八五”时期,增长率高达12%。 二、经济规模居世界第7位 199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67795亿元,按可比价  相似文献   

5.
世界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世界贸易在1994年和1995年连续两年强劲增长。1996年受西欧和北美需求下降,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贸易发展放慢的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回落到90年代初的平均水平,为4%,1996年世界商品出口总额达到5.1万亿美元,世界服务贸易额达1.2万亿美元。随着西欧和亚洲经济贸易增长的恢复,以及拉美继续保持着较高增长率,预计1997年世界贸易将扭转放慢趋势,呈现适度增长。从1990年以来,世界贸易增长率一直快于世界产出增长率,表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在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2002年是中国经济12年以来最风险莫测一年”的说法,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预测2002年中国经济的可能增长率为7%或更快。 邱晓华从产业角度统计分析,中国农业如果没有天灾人祸,将保持平穗增长趋势,增长率估计为3%,这对中国整体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0.5%到0.6%。有理由相信,工业、建筑业将保持8%到9%的增长,对整个经济产生的贡献率测算为4%。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整个服务业增长  相似文献   

7.
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农业生产获特大丰收,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为1997年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调查研究,并借助自治区宏观经济模型的摸拟分析,我们认为,1997年自治区经济环境将有所改善,并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1996年.一、1997年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从目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走势看,1997年我区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总体上是较好的。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据联合国LINK中心预测,1997年世界经济将比上年增长2.9%,世界贸易总额预计…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经济的增长率曾让世界震惊.从1950年至1973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0%,创造了当时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日本的轨迹相似.例如,两国都充分利用和平的外部环境,吸收技术、专利,并依靠出口加工业赚取外汇,带动经济增长.再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两国均遭遇来自美国的货币升值压力乃至"异质社会论"批判.但中日两国却又有不同,这就是两国"中流社会意识"发育速度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总体上增长缓慢且不稳定。尽管亚洲经济也受到1997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近年来美国、日本经济衰退的拖累,但它很快复苏,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随着该地区大多数国家深化改革和加强区域合作,亚洲经济前景继续看好。世界银行近期的报告认为,在东亚市场,新一轮的市场自由化、强劲的经济增长和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乐观情绪都推动了外商直接投资的上升;世行预计,2003—2005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净额将每年平均增加10%。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指出,今年亚洲经济增长将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10.
1995年将是世界经济繁荣之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超过3.5%。 1994年是9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普遍看好的一年,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走上复苏和增长的道路,世界经济增长率首次略高于3%。 近10多年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衰退和不景气之中。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国经济开始走出低谷。据国  相似文献   

11.
1.经济增长率:非同寻常的“8%左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世界各大权威机构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悲观,主要经济体将会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人们十分关心中国经济能否顺利达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全年可望实现7%的预期增长目标2001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严峻环境下,中国经济仍然取得了79%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经济独特的亮点。从世界经济来看,美国商务部预期美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将增长2%,公布的数字却只有出乎意料的13%,而公众的预期更悲观,认为实际上只增长了05%。联合国经社理事会7月发表的报告预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减至25%,远远低于去年47%的增长水平。世界贸易增长也将减至55%。美国经济年增长率将在18%左右;欧元区国家年经济增长可达27%;日本今年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货币基金会(IMF)最近发布了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在这份报告中,IMF上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成长率。报告中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11.2%,而中国也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前线文库     
《前线》1996,(6)
前线文库中国经济增幅可望再列榜首最近,联合国总部的有关专家对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作出预测.预计全球的经济增长率今年将超过去年的2.3%,达3%。中国经济在1996年1997年可望分别增长8.9%和8.4%,再居世界榜首。摘自4月11日《国际金融信息报》《...  相似文献   

15.
虽然我国GDP的增长率属于世界前列,但大家还是不太满意,有很多有识之士对此做了种种分析。本文把我国GDP增长和政府对经济的主导性结合起来分析,试图以此解析我国GDP增长的缺陷,并提出改进之道:在考核各级政府经济方面的政绩时,把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提升到和GDP增长率同样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建国60年,中国的成绩举世瞩目。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9.7%左右,这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一个奇迹。但高速增长背后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消费不足。1952年,我国的消费在GDP中占69%,与  相似文献   

17.
张明 《求是》2013,(3):62
2013年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速黯淡的一年。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3.6%,而美国、欧元区、日本这三大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2.1%、0.2%与1.2%,仍显著低于其潜在增长率水平。在全球经济一片萎靡中,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上下,中国经济依然是最大的亮点。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相差不大,因此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实现长期增长依赖的基本源泉、机制与途径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可以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型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取一定的增长率;集约型增长是在要素投入不变或增加很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提高要素的生产率来获取一定的增长率。成功的工业化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由资本、劳动多投入到资本多投入、劳动力少投入,再到资本、技术多投入,直到技术多投入而实现经济增长的不同发展阶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统计显示,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回升至3.6%,这意味着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终于迎来了范围最广泛的复苏。其中,中国仍然是亚洲乃至全球经济最强劲的引擎之一。党的十九大后,中国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这表明,中国经济在经历近4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主动告别原有增长模式,开启了转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增长快速稳定,令世界瞩目。在20世纪90年代里,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2.5%。而1989年至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1990年至1997年,在长达7年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率都在10%左右,而且这一高速增长期是以“软着陆”的形式结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