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队因使命而存在.军人为使命而献身。政治机关干部献身使命.就要把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爱军精武、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既要钻研政治机关业务.成为政治工作的专家.又要大力学习军事知识.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红军长征过广西是整个长征史诗中的重要篇章,是红军与国民党军之间的一场殊死军事较量,也是无形的宣传力量斗争。红军长征过广西的宣传思想工作对于传播革命真理和党的政策,粉碎敌军的反共宣传,打破敌军防堵、抢渡湘江,助力红军过境广西乃至对长征胜利都有举足轻重之影响,对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它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成立95年来,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明确地把思想政治工作比作"生命线"了。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1934年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政治工作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同志在《论持  相似文献   

4.
红军时期,我在红六军团政治保卫局当干事,负责首长的安全警卫工作。王震同志是红六军团的政委,是湘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1935年1月,党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清算了王明的错误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正确领导,在危急时刻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一、四方面军于6月16日在懋功会师。接着,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两大红军会师后,红军达十万多人,实力大大增  相似文献   

5.
程昭星 《今日海南》2006,(10):14-15
自1934年10月7日红一方面军离开瑞金,到1936年10月22日红一、二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历时两年多,这一时期被称为红军长征时期。红军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史上最纷繁壮丽、同时也是最艰苦卓绝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党组织和红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和政治  相似文献   

6.
王天玺 《创造》2013,(3):6-10
四、抗日战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巩固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即进入抗日战争时期. 反对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三大主题之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面对企图灭亡中国的凶残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在西北地区共产党同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谈判,要他们同红军一起枪口对外,共同抗日,得到良好回应.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飞赴西安,强迫东北军和西北军全力攻击红军,继续打内战.这种逆民族大义的反动作为,激起广大国民党军爱国将士的愤慨.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把蒋介石拘留起来,迫使其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大局面遂告形成.从此时起,国民党领导的政府军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军,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则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上打击日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1927至1930年创建人民军队、开辟井冈山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军事文化思想。在井冈山撰写了《井冈山的斗争》等军事文化文章;在闽西创办了《浪花》报,开了人民军队办军报的先河;起草了蕴涵丰富先进军事文化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也称《古田会议决议》),为人民军队确立了军魂;用先进军事文化思想扬清激浊,肃清怀疑"红旗能打多久"的右倾错误军事观点。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国际和苏军情报部门就对从东北抗日游击队中选派的学员进行军事侦察技术培训,培训结业后并派回东北进行情报活动。1939年后,苏联远东军对因各种原因入境的东北抗联人员予以审查后,将其中大部分派回东北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第一次伯力会议后,苏联远东军与东北抗联建立起军事合作关系,抗联部队根据协议为远东军提供日伪军事情报。在抗联野营和教导旅时期,军事侦察仍是返回东北继续战斗的抗联小部队的主要任务。东北抗联的军事侦察活动为苏联远东军对日作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记者:国共两党的黄埔将领有多少?陈宇: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著名将帅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决定现代中国走向的人。据《广州市志·军事志》记载:"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人民解放军中获少将以上军衔的有40余人……国民党军方面,任兵团司令以上职务的有60余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农红军只有一、二、四方面军,而无三方面军,是由于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的过程中,情况发生变化造成的。1930年初,中国工衣红军已发展到10万人。6月初,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红军的编制问题。当时打算将活动在赣南和闽西、...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18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广西军区在兴安县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座谈会和敬献花篮仪式,深情回顾红军长征的历史壮举,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号召全区各族人民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出席并讲话,自治区主席陈武主持会议,南部战区陆军司令员刘小午、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广西军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10)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完成,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纠正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和战胜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以及制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陈宇 《黄埔》2023,(5):41-46
<正>蔡申熙,红军高级指挥员,革命生涯极其短暂却绚丽多彩。他的军事生涯起始于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逐级升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后任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师参谋长、广州起义部队团长和市公安局局长、中共江西省委军委主席、长江局军委会主席。他军事生涯的巅峰在大别山区时期,对鄂豫皖红军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红15军主要创始人,还曾任红4军第10师师长、彭杨军政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2)
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排除了根据地存在的严重危机,为党中央把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任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使陕甘革命根据地发展扩大为巩固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以抗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肖小华 《传承》2007,(8):1-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我党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当时红军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央红军从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的革命根据地出发后,先后突破敌军的两道封锁线;进入湖南境内,又突破了第二道封锁线,继续向西.由于当时红军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当红军抵达湘江东岸时,四十万敌军凭借湘江这道天然障碍,建起第四道封锁线.虽然红军终于于十一月二十九日突破了这一道封锁线,渡过了湘江,但是,经一星期激战,部队损失惨重,伤亡过半.全军上下从亲身经历中开始认识到,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从小到大,节节胜利;而在他被排挤出领导后,红军节节失利,因此,纷纷要求恢复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权.在这种形势下,党中央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接受了毛泽东提出的方针,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省前进.之后,一九三五年一月在贵州省遵义城举行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开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此后,红军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转战于贵州省的乌江、娄山关和赤水河之间,重创敌军并诱使蒋介石从云南等地调集大军至贵州围击红军,而红军则乘虚突入云南,脱离险境,接着抢渡金沙江,进入四川,继续北上.  相似文献   

17.
张曼  ;庞宇瑶 《传承》2014,(12):18-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不仅巩固和发展了陕甘边苏区,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反"围剿"斗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的胜利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向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是党的北上抗日方针的胜利。本文试图就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与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军事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长征既是红军的一次战略大转移,又是一次革命真理的政治宣传行动。标语是红军沿途向人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载体,被群众称之为"指路的明灯"。长征标语具有宣传主体的广泛性、宣传形式的多样性、宣传内容的丰富性、保存年代的久远性等显著特征,唤醒了群众对中国革命的支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宣传,鼓舞着红军的战斗士气,瓦解了敌军心理防线,发挥了强有力的社会动员功能。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遵义会议蕴涵着六点军事元素:一是会议是为解决红军军事行动方向和军事指挥路线而召开;二是会议两项议程及讨论的问题,是红军军事行动方向和军事指挥路线;三是会议出席者以红军重要领导人为主体成员;四是会议及会后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是结束"左"倾路线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权,确立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五是会议产生的直接影响首先是军事行动,即红军取得遵义大捷;六是会议精神最先由军报《红星》报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