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俄罗斯当代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近年来用保守主义作为代替20世纪三大主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第四政治理论",其实质依然是他以往宣传的"新欧亚主义"思想。杜金的"新欧亚主义"以传统主义、"保守主义革命"和欧亚主义等思想为基础,具有强烈的反自由主义特征。杜金的保守主义与"统一俄罗斯"党的保守主义纲领既有相类似的原则,也存在重大差别,本质上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圣保罗论坛的"替代"色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0年,在巴西劳工党的倡议下,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3个国家的48个左派政党和进步组织在巴西圣保罗召开会议,讨论拉美地区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圣保罗论坛宣告成立.目前,圣保罗论坛是拉美地区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左派政党和进步组织的聚会舞台,有成员党112个.圣保罗论坛大约每年举行1次年会,来自拉美地区、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众多左派政党和组织参加了论坛,其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圣保罗论坛坚持"反帝国主义、反霸权主义、反对一切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反干涉"的主张,近年来的圣保罗论坛宣言中均提出了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或"替代模式"等概念.  相似文献   

3.
普京总统第二任期内对政党法和选举法进行了修改,俄罗斯政党体制进一步法制化和规范化,政党数量减少。“统一俄罗斯”党、新组建的“公正俄罗斯”党、俄共和“自由民主党”最有可能进入第五届国家杜马。右翼自由主义政党四分五裂,但自由主义思潮在社会上仍有相当影响。俄罗斯政党体制仍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将在“主权民主”的框架内建立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政党体制。  相似文献   

4.
2016年的世界意外连连,特别是出现了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上台等重大事件.在此背景下,西方民粹主义力量士气大振,颇有星火燎原、趁乱上位之势.其中,法国老牌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尤其引人注目.但2017年5-6月法国接连举行的总统及国民议会选举并未飞出“黑天鹅”,却跑出一匹“黑马”:中间派独立候选人马克龙及其领导的共和国前进党①相继取胜,不仅为法国和欧盟注入稳定剂和强心针,也为一向以“左右政治”著称的法国带来“中间行”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5.
政治上的永恒从未存在,更遑论政党。作为推动秘鲁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秘鲁阿普拉党创建至今已有84年。在这个过程中,阿普拉党为适应秘鲁的发展环境,经历了从体制外革命党到议会改良党、从意识形态型政党到选举型政党两个阶段的转型,实现两次执政。阿普拉党顺应国内经济改革和民主化形势,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羁绊,超越原有阶级界限来扩大影响力,转型为选举型政党。但是,强人领导、垂直化和集权组织结构以及地方组织影响力下降,构成了阿普拉党在持续转型过程中仍面临的多重阻力。  相似文献   

6.
近十多年来,俄罗斯政党格局的变化彰显出俄罗斯政党体制的新特征,即总统控制下的一党独大的政府党体制。政府党是指与行政机构一体化,利用行政资源取得议会议席的政党。政府党体制是政府党掌握或靠近政权,其他政党被边缘化的政治体制。该体制成因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选举制度的规定以及强力总统制的影响。该体制是转型期对俄罗斯独自民主化形态诉求的一种应答,是具有准现代性的政党体制,呈现出一定的竞争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与同样处于转型期的中东欧国家稳定的政党体系相比,俄政党体制显然没有中东欧后共产主义国家稳定和有效。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在政体选择、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制度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双方政党制度绩效截然不同的主要因素。长远看,俄政党制度将趋于正规化,其作用也有望增强。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以来,国大党渐趋陷入衰落、印人党由边缘走到中央,邦级政党异军突起并与超大型政党共享政治权力,印度政党格局由"三足鼎立"过渡到"两雄争锋"。同时,"悬浮议会"下联合政府成为政治常态;第三支政党力量式微并淡出政治舞台,以国大党和印人党为核心的两大政党联盟交替执政;国大党和印人党在推动经济改革和包容性增长方面已形成共识。未来,国大党短期内难以复起,印人党在政党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将持续存在,但其不会轻易改变联合政治的传统;国大党和印人党在国家建设、世俗主义等重大议题上的分歧将更为严重;邦级政党仍将与全国性大党在中央与地方层面共享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印度政党格局呈现印人党强势反弹、地方政党借机崛起、国大党加速式微的新变化。新的政党格局由日益盛行的右翼思潮、有利于特定政党的疫情选举规则以及国大党糟糕的政治表现等原因共同导致,其中疫情是关键影响因素。在疫情影响逐渐消散的情况下,印人党或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影响,而国大党的反对派领导者地位将遭遇崛起政党的强力冲击。与此同时,印人党引领的右翼思潮将继续作为主导性意识形态,对印度政局产生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政党政治价值是关于政党的组织原则和社会政治现实建设的基本概念,政党以其政治价值标准指导其政治活动。本文以1999年、2003年和2007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过程中"统一俄罗斯"党的竞选纲领为基础,对这一时间段该党的政党政治价值的演化进行初步探讨。2003年前,"统一俄罗斯"党的政治价值还不存在制度化的政治价值,而2007年该党的"普京计划"则标志着其政党制度化政治价值的形成。"普京计划"在2020年之前作为"统一俄罗斯"党的政党政治价值导向不会有原则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拉美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基本特征与主要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思想在拉美地区源远流长,是拉美的基本政治思潮之一.拉美地区的社会主义思潮多种多样,但从总体上说,主张非资本主义和非共产主义的"中间立场"或"中间道路"的民族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一直占据主流地位.最近几年,拉美的社会主义思想又有新发展,出现了所谓"21世纪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一些拉美国家的执政者提出社会主义口号,号召在本国进行所谓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拉美社会主义的发展又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斯里兰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两党为主"的多党制国家。自由党和统一国民党是该国两大传统政党。主要政党家族化和族群化是该国政党政治中的重要特征。随着"斯里兰卡人民阵线"在2018年地方政府选举中崛起,"三大政党鼎立"的新局面基本成形,斯里兰卡未来政局走向将存有更大不确定性。"一带一路"项目在斯里兰卡战后重建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曾因该国异常复杂的政党生态而被迫暂停或延期。伴随西方势力炮制的"债务陷阱"问题、2018年地方政府选举、2018年"宪政危机"和即将到来的2020年前后的总统大选和议会选举,"一带一路"项目现已成为斯里兰卡常态化的政治论战道具。  相似文献   

13.
高科 《东北亚论坛》2013,(1):79-90,129
"战略是一个国家或政府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1]而政策则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2]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后,面对东北亚地区不断变化的新的地区安全环境,对于一个没有执政经验的新政党来说,其采取的各项政策在战略层面上只能是原自民党政府的继承和延续,不会因新政党上台执政而发生战略性"急变"。2011年以后,东北亚地区形势因朝鲜半岛局势、中日关系摩擦加深以及日俄在解决领土问题上的新纠纷等等,而增加了不确定性,使民主党政府的东北亚安全政策面临着新难题和新挑战,也逼迫其在安全政策上作出新调整。但这些调整仅仅是根据新形势变化作出的政策对应,多属于"策略"层面。野田首相其人、性格及处事方式的圆滑,为日本走出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局"多少会增加一些新变量。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28日,俄罗斯生活党、退休者党和祖国党三个中左翼党分别举行非例行代表会议,一致决定合并组建新党,并将新党的名称确定为“公正俄罗斯:祖国/退休者/生活”(简称“公正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当天举行了成立大会,原俄罗斯生活党领导人米罗诺夫以160票赞成,6票反对的结果当选为该党领导人。①现将该政党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一介绍:一、组建原因:俄罗斯的当前实际俄罗斯自确立了多党制的原则以后,其政治舞台上曾活跃着数以百计的政党、政治团体和各种社会组织,政党秩序较为混乱。普京执政后,将政党活动纳入法制和国家管理轨道,加…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4日俄罗斯第六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换届选举如期举行。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本届选举投票率达60.2%,因此选举公正有效。此次选举系俄国家杜马修改《选举法》后实行代表五年任期制的首届选举,其选举最终结果是参选的七个政党中"统一俄罗斯"党(简称统俄党)、俄罗斯共产党(简称俄共)、公正俄罗斯党(简称公俄党)和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四个政党再次超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以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相继提出第三条道路理论并加以探索实践,以期改变西方奉行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险象。随后欧美国家的许多执政党(社会党、社民党或工党)也开始效尤,一时间新第三条道路的理论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一、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内涵及其倡导者 (一)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含义。第三条道路理论从出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早期,纳粹曾利用这个词,作为他们替代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法西斯主义招牌。后来又有人寻求“中间路线”。但这里所说的“第三条道路”与它们都不同,指的是以英国首相布莱尔为代表的“超越左右”的新第  相似文献   

17.
拉美是目前左派力量最活跃的地区2 0世纪 80年代 ,随着军人政权纷纷倒台 ,拉美地区进入民主化的发展时期。各国开放党禁 ,普遍实行民选制度。政党合法化为拉美左派政党开展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也为左派政党壮大队伍提供了良机。其中不少左派政党通过选举在议会中拥有自己的席位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对拉美左派力量产生了强烈冲击 ,带来灾难性后果。在 2 0世纪 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内 ,拉美左派力量明显削弱 ,处境十分艰难。古巴因苏联中断援助 ,陷入极度困难时期。执政约 l0年…  相似文献   

18.
圭亚那主要左翼政党人民进步党(人进党),在拉美左翼政治力量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人进党自成立以来已经历波折期、低谷期、崛起期和转折期。苏东剧变后圭亚那人进党根据国内国际新形势调整自己的理论战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国际形势等层面提出了系列新看法:主张建立民族民主的包容性国家,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战略,发展进步的多元文化,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建立全球人类新秩序等。在政治实践领域,人进党坚持民主选举和议会斗争道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构建"善治、联盟、民主"的政治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奉行和平友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寻求国外援助、减少国家债务负担等。积极有效的政治实践也是人进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2015年大选中人进党以微弱差距失去执政地位,但未来该党仍有重新上台执政的实力和可能性,同时也面临几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外交实践和世界形势重大变化是影响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带一路"实践不仅体现了国际合作的一般规律,也体现出一些新的合作理念、合作模式和合作路径,很多是西方传统的国际关系合作理论所忽视或不能解释的。"一带一路"实践强调合作的平等性、开放性、包容性、过程性、长期性,坚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超越了西方理论视域下简单的制度合作、同质性合作和利益合作,这些为国际合作理论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元素。对"一带一路"实践进行理论凝炼不仅可以更好地彰显中国外交实践,还可以把中国外交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这也是将中国实践转化为世界普遍知识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欧亚主义思潮经历了古典欧亚主义、古米廖夫欧亚主义和新欧亚主义三个阶段。以杜金为代表的新欧亚主义宣称用现代地缘政治学思想、传统主义、“保守的革命”新方法论和“第三条道路”经济模式丰富了欧亚主义。“欧亚党”把新欧亚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属于中派政党,在政治上支持普京总统。但是普京的观点与新欧亚主义并不一致。新欧亚主义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内容。新欧亚主义和欧亚党在俄国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