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对于吸毒人员而言,能够逃离"吸毒——强戒——再吸毒——再强戒"的可怕怪圈,无疑是人生不幸中之万幸。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巩固3年以上未复吸的吸毒人员达6.7万人,正在戒毒场所戒毒的23.9万人,在社会面戒毒康复的11.2万人,参加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11.5万人。  相似文献   

2.
<正> 20世纪70年代,“毒品”这个旧时代的恶魔叩开中国大门,使我国由毒品过境国迅速转向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国家。同时也向台州“多头侵入,全线渗透”。2000年台州市抓获吸毒人员1093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则达2588人,  相似文献   

3.
对吸毒人员的社会评价和相应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毒人员既是吸毒的受害者,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危害者。从医学上看,吸毒人员是一种病人。但吸毒人员不是普通的病人,而是一种对社会有着潜在威胁的病人。将吸毒人员作为罪犯处罚既不符合人权保护和人道主义的精神,也无助于阻止吸毒现象的扩散。吸毒人员更需要的是救助,而不是刑罚。但对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也是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吸毒人员的戒毒到位率,保证吸毒人员发现一个戒毒一个,从而有效地抑制毒品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新生吸毒人员的滋生,这是当前事关禁毒斗争全局且急需解决的课题。最近笔者选择了温岭市毒情较严重的太平、温峤、泽国、松门等地作了专门调查。现谈一些肤浅的看法,供探讨。一、温岭市吸毒人员的戒毒情况及吸毒人员戒毒到位率偏低的原因。(一)吸毒人员的戒毒情况。1997年4月份以来,温岭市共排摸登记吸毒人员345名,其中外省、县(市、区)的有48人,占吸毒人员总数的13.8%,345名吸毒人员中因贩毒(即既贩又吸或以贩养吸)被逮捕、刑拘、劳动教养的有75人,送戒毒所强制戒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安》2013,(12):34-35
经济发达地区,流传着一句话:没钱的不会吸毒,吸毒了肯定没钱。我们穿过密集的房屋,绕过房屋背后的小路,来到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金清是唯一的省级中心镇,不过毒情严峻。全区来看,在册吸毒人员1485人,本地的有786人,其余为外地来这里打工人员。近些年,外地人员吸毒数量呈上升趋势,且多为新型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人”与日俱增.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待业及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日渐突出.街道社区内出现了“五多”现象:下岗失业人员多、外来人员多、零就业家庭多、未参保人员增多、困难家庭增多.劳动保障工作建设和谐社区任务也越来越重。民惠街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站.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服务力度,开拓服务范围.成为民惠街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08,(23):62-62
法博士:甲乙丙丁均为吸毒人员.某日.甲乙丙丁四人在甲的住处一起吸食毒品.这种情况下甲是否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有一种观点认为毒友之间在某一吸毒人员家里一起吸毒是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国营西达农场是我省毒品危害的重灾区,全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622人,实有吸毒人员428人.2012年,西达农场被我省禁毒委确定为全省毒品危害重点地区挂牌整治单位之一.两年多来,农场党委高度重视禁毒工作,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强化措施落实,有效遏制了毒品的蔓延趋势,一举扭转了毒情的严峻形势和禁毒工作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毒品危害的严重,从公安部门最近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72.2%以上.有的学校已经提出:"严禁毒品进校园、严禁学生染毒品."近些年来,全国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人数累计达2.5万.因吸毒而造成的各类案件层出不穷,同时,吸毒也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10.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05年以来开展的禁吸戒毒人民战争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一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禁吸戒毒人民战争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为进一步打好这场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根本扭转了吸毒人员只增不减的局势;三是新增吸毒人员增势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复吸率有所下降;五是95%以上的吸毒人员得到有效控制,扭转了以往吸毒人员失控的局面;六是探索、创新、增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七是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基本设施得到加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禁吸戒毒工作还面临着严峻形势的挑战。在对…  相似文献   

11.
吸毒搅乱治安的魔杖文/杨国春图/蔡正利受国际毒潮的影响,吸毒这一丑恶现象正在广西死灰复燃,并且发展蔓延很快。为了进一步摸清掌握吸毒人员参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以及对社会治安造成的影响,最近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吸毒人员参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曾绝迹30多年的吸毒现象又在广东省一些地区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吸毒人数成倍增长.据公安部门统计,1989年比1988年上升5.7倍,1990年比1989年上升3.1倍,1991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上升3倍.在查获的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80%以上,最小的只有13岁.青少年吸毒蔓延,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后果,它不仅毁掉了许多青少年,造成了许多家庭悲剧,而且诱发了更多的社会丑恶现象和严重的犯罪活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  相似文献   

13.
李迎生 《中国民政》2007,(11):32-3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社会流动限制的削弱,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日渐增加,近年变得更加突出,对居民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中缅边境地区近年来多发性侵财案件频发,破案率持续走低,成为中缅边境地区最具代表性犯罪类型之一。其犯罪有着显著特征:盗窃案件基数大,盗窃机动车突出;犯罪主体以吸毒人员为主,男性化、低文化、年轻化、本地化特征明显;犯罪侵害对象以牲畜、电动车、摩托车、烟酒等物品为主。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水平欠发达、地域性犯罪亚文化引导、畅通的销赃渠道、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毒品犯罪催生等因素;具有追赃难、人口流动性大、边民法制观念淡薄、中缅警务合作不畅等侦查难点。对此类犯罪可以从社会治安管控、群众工作、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三方面预防,从赃物的阵地控制、吸毒人员有效管控以及侦查跨区域协作机制三方面侦控。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我国的吸毒人员持续增多,吸毒引发的犯罪和疾病传染问题日渐严重,与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凸显重要。文章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了美沙酮在戒毒中的维持治疗作用,以及社区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影响情况,以期寻找有效的利用美沙酮戒毒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吸毒是一种社会病,吸毒人员是一种客观存在,如何管控吸毒人员,是当下各国政府和社会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总体而言,吸毒人员持续增多,戒断效果不佳,而当下的管控模式呈现"以高危人群为标签的管控逻辑前提、以控制防范为目标的动态管控机制、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的多元管控主体、以行政强制为主要的毒瘾戒断措施"的特点,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立足于吸毒人员是病人的身份定位以及吸毒人员回归社会之目标,应采取多种举措形成吸毒人员的社区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毒品违法犯罪形势日趋严峻,吸毒违法人员逐年增多。据国家禁毒委统计,截止2002年底,全国公安机关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0万,涉毒县(市、区)已经发展到2148年,吸毒人数超过千人的县(市、区)有214个。百万之众的吸毒人员分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这还仅仅是“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还有尚未发现的吸毒者难以统计,实际吸毒人员数量远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8月,为促进全省城区经济加快发展,省政府成立了由陈政高省长任组长的辽宁省城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于领导小组部分组成人员工作发生变动,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全省城区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决定调整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调整后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同性恋吸毒人数增长迅速,并且大多数为青壮年。其中,"男同"吸毒现象凸显,高校同性恋吸毒问题严重。此外,感染艾滋病比例极高,网络共吸现象逐渐兴起。其原因主要为:缓解心理压力的需要、国外同性恋吸毒文化的传播、"伙伴效应"的影响、好奇心理的诱导以及增加性刺激的需要。因此,禁毒部门要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整个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包容氛围。  相似文献   

20.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对毒品犯罪嫌疑人大多需要推定其主观上具有明知的故意,此时需注意其能否作出合理解释;对有吸毒情节的贩毒人员贩毒数量的认定以购买数量为基本原则,在量刑时应酌情考虑其吸食毒品情节,当有证据证明其购买的部分毒品并非用于贩卖应不计入其贩卖毒品数量中;代购毒品者只要从中牟利,获取利益,可认定其构成贩卖毒品罪;居间介绍买卖毒品者与交易一方构成共同犯罪,一般认定其为从犯;对吸毒人员相约吸毒、容留未成年人吸毒、国家工作人员容留吸毒等容留吸毒的特殊情形的法律适用应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