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晓丹 《中国减灾》2011,(10):36-37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据专家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以上在农村。台风、暴雨、雷电、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90%以上在农村,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倒塌房屋的绝大多数也在农村。  相似文献   

2.
骆继宾 《中国减灾》1991,1(1):25-27
一、我国气象灾害的特点是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在我国的所有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种类最多,频率最高,分布最广,许多灾害造成的危害也很严重。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现象所产生的灾害。  相似文献   

3.
马燕合 《中国减灾》2013,(13):38-3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因灾造成的遇难人口超过8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400亿元,占全国GDP的2.21%。重特大灾害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仅汶川地震就使8.7万多人遇难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500多亿元。针对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现状,需要系统研发应对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关键技术,显著提高我国综合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增义 《中国减灾》1991,1(3):20-2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引起的财产密度增加,人口增长及相对集中,灾害造成的损失将逐渐增长。1989年我国因灾经济损失525亿元,1990年我国自然灾害属中等偏轻年,但局部地区受灾也相当严重,全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仍达616亿元。1.1991年我国部分省、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一些省、区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5.
民房倒塌是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危害之一,恢复重建是灾害救助的重要内容。据统计,近十五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倒塌民房约300万间,损坏房屋更是数倍于此,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  相似文献   

6.
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频次高、范围广、危害大的特点。另外,气象条件的变化还常常引发许多次生灾害。资料统计表明,在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60%以上。从1991年全国自然灾害核定的情况来看,由于暴雨洪涝、干旱以及台风、雷暴和冰雹、冷冻害等造成的损失最大。这些灾害都是因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保护人民,振兴中华,不断提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因灾造成的遇难人口超过8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400亿元,占全国GDP的2.21%.重特大灾害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仅汶川地震就使8.7万多人遇难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500多亿元.针对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现状,需要系统研发应对各类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关键技术,显著提高我国综合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8.
《楚天主人》2008,(5):21-21
建议人: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保监局局长任建国案由:我国是各种自然灾害多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GDP的3%到4%,今年的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过干亿元,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与严峻的灾害形势比,我国巨灾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利用保险手段分散巨灾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截至目前保险赔付只占雪灾损失不到2%,远低于全球36%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吕芳 《中国减灾》2010,(3):14-17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近2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灾难造成上百万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6500亿元左右,占我国GDP的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频繁发生的传统灾害外,新发灾害种类明显增多,而且极易引发次生或衍生灾害。同时,人们对灾害的忍耐  相似文献   

11.
吕芳 《中国减灾》2010,(5):14-17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近2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山地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全国除地震灾害之外,山地灾害造成的损失大概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总损失的四分之一,平均每年因山地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亿元,死亡人数1000至1500人。山地灾害成了山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面临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巨灾一般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损失,对区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事件。巨灾发生频率很低,但影响范围广、损失程度大。我国是世界上受到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巨灾发生的频率较高。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在1000亿元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人。巨灾保险,是通过保险制度分散灾害风险的制度设计,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为此,党的十八  相似文献   

14.
灾害与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一 《中国减灾》1997,7(2):18-23
1灾害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灾害与经济是一种逆向关系,后者常常受到前者的威胁和破坏。灾害越大,对经济的破坏则越大;经济越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各国因灾害造成的损失每年约200~300亿美元,1991年为440亿美元,1994年世界保险业为自然灾害赔偿的损失为188亿美元。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美国约为0.6%,日本约为0.8%,中国约为2%,90年代以来,已占到3%~6%。我国是个多灾重灾的国家,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据统计,50~60年代每年约390亿元人…  相似文献   

15.
2012年7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依法规范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减轻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便于大家了解条例内容,本文就条例作简要介绍如下:一、条例的立法背景首先,气象灾害是最常见、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6.
黎健 《今日浙江》2010,(18):33-33
近年来,超强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频频光顾,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气象在应对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应对资源短缺的基础性科技支撑作用,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科学抗灾、有效减灾避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发生频度高,分布范围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自然灾害呈现出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损失加剧、灾害连锁反应、多灾并发等特点,灾害形势日趋严峻,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日益突出。据统计,1990-2012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300多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04,(4):62-62
2004年2月,我国局部地区有一些小的自然灾害发生:青海省海西州发生雪灾;新疆伊犁地区发生雪崩并造成人员伤亡;贵州、湖北、湖南、重庆相继遭受风雹袭击;2月份各类地质灾害开始有所抬头:青海海西州发生5.0级地震,湖北巴东发生岩崩险情,均未造成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2月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情况如下:受灾人口为84.2万人,因灾死亡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为3.4万公顷,各类灾害损坏房屋共计10.4万间,因灾造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77亿元。全国灾情月报(2004年2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  相似文献   

19.
论新型救灾资金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灾害损失大。其中,干旱、洪涝和地震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灾害每年造成全国4000多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受灾人口约3.5亿,因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左右。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影响巨大。为了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救灾资金进行救助。  相似文献   

20.
许峰 《前进》2010,(2):44-4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有专家统计,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仅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20世纪50年代480亿元,60年代570亿元,70年代590亿元,80年代690亿元;进入90年代以后,年均已经超过10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