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事件:《环球时报》转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10名中国官员乘飞机从上海抵达赫尔辛基,但这些官员第二天就被送回了中国,因为这些官员向芬兰海关递交的一份“来自芬兰司法部的官方邀请函”是假冒的。赫尔辛基边防局负责人说:“我不知道中国怎样看待这些事情,但如果有人在芬兰玩这个游戏,那么这就会是他们的最后一次旅行。”  相似文献   

2.
开心乐园     
我会说话小明教他的鹦鹉说话:“我会走路。”“我会走路。”鹦鹉跟着说。“我会说话。”“我会说话。”鹦鹉说得惟妙惟肖。“我会飞。”“你吹牛。”鹦鹉毫不迟疑地说。一个农民在邻国买了一只好看的山羊,他为了逃避关税,就把羊藏在汽车的后备箱里。边境上的官员说:“请您打开汽车后备箱。”农民掀开后备箱,山羊抬起头看着他们。官员问:“这是什么东西?”“这是我的狗。”“是吗?有角的狗?”“我不管他的私生活。”一位顾客走进一家餐馆,把大衣挂进衣帽间,然后坐到桌子旁,要了一份牛排。侍者从厨房出来说:“对不起,牛排没有了。”顾客又要了…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12,(14):60-60
“送女儿上学是我正常工作之外的私事,别人怎么去评价,和我没有关系..这件事情不是我感兴趣的事情,也不是组织上的工作安排,网民自由弄的,还是让网民自由去说吧、”安徽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在网上广为传播后,有人叫好有人讥讽,赞之者认为“亲民”,贬之者视为“作秀”。  相似文献   

4.
4月6日,我在新浪网新闻要目上看到“教育部官员接受采访谈高考能否全国统一分数线”的标题时,情不自禁就笑了,心说,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跟我打赌,赌点击开来看到的是“能”还是“否”,我敢下倾家的财产,把“宝”押在“否”上头。果不其然,点开来看看,我彻底“赢”了一把。教育部官员说,现在全国的统一招生考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的“怪论”很多,让人听了,不知是想笑还是想哭。   “怪论”之一:“救灾先救官”。“救灾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谁去救民 ?”当有人揭发一些官员侵吞救灾粮款时,和就这样理直气壮地告诉纪晓岚:“你说荒唐 ?但这是事实 !万千灾民,谁去发钱 ?你吗 ?我吗 ?是大大小小的官员,我得先喂饱这些人,人家才肯卖命 !”   “怪论”之二:“清官讨人嫌”。和说:“贪官才会听话,才忠实推行朝廷政令,政才通,令才行,民方安,国方泰 !”而“那些清官,食古不化,上级有令必百般求疵,下层有错必毫不留情…  相似文献   

6.
香港《大公报》3月5日刊文《莫让政协背“黑锅”》说,近些年有多位政协官员锒铛落马。有人慨叹,政协官员看似已成“高危职业”。果真如此吗?恐怕不然。  相似文献   

7.
说附和     
康熙有一次在北巡途中,同随行大臣谈到了一个叫穆尔赛的官员。他说:“我听说穆尔赛居官不善。你们知道吗?”在这之前看来是没有一个左右大臣向他报告过穆尔赛的问题。但皇上一说,左右的话匣子一下全打开了。有人说:“就像皇上您英明指出的那样,穆尔赛为人昏聩,不能办事。”有人说:“穆尔赛的贪,大家都知道。”还有人言之凿凿“我往西岳祭祀时,那一带州县官员提到穆尔赛都叫苦连天。穆尔赛的名声实在不好。”有人说:“这样的人,天理也断断不能容他!”从左右的应答来看,他们似乎对穆尔赛的问题早就知情,但谁也不开口。待到皇上一点,便如河之决…  相似文献   

8.
车轮下的悲歌——当代中国车祸忧思录○蔡建文一“超级杀手”在当今的世界,威胁我们生存的最大杀手是什么?有人会说是癌症,有人会说是自然灾害,有人会说是核战争。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正直接威胁我们生存的却是我们经常忽视的车祸!自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相似文献   

9.
做人与做官 ,历来是“官场”上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不 ,应当说 ,历来是“朝野”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做人都做不好 ,焉能做官 ,焉能做个好官?我想 ,这是一个常识问题。但是 ,说实在话 ,在有些官员那里 ,这个ABC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忘诸爪哇国外。其结果呢 ,必然会导致懒、馋、贪、占、变 ,出现像成克杰、胡长清、张二江一样的“五毒官员”。古人早就看到了这一点 ,因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 ,有“治大国若烹小鲜”之论。个人修养到家 ,德行到位 ,道德自我完善得好 ,便会有人格魅力 ,便会“服众”、“得众” ,于是…  相似文献   

10.
陈思 《时事报告》2006,(6):50-51
“人要脸,树要皮”,我觉得这句俗话说得十分形象。树木被剥去皮就无法正常地生长,同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脸面都不顾,那么他也无法正常地做人。在回学校的公共汽车上,经常会看到当有老年人上车时,有很多大学生站起来主动让座。每当这时,我总会有点感动。也许,有人会不屑地说:“这点小事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细微之处见精神。  相似文献   

11.
《大连干部学刊》2013,(4):62-63
网络发展到今天,已经把社会变成了一张真正的“网”。在这张无形的、海量的“网”下面,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网民的眼睛。从“替谁说话”到“艳照门”、“日记门”.从“天价烟”到“手表哥”……五花八门的网络事件频发迭出,官员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各种各样的“网络门”,甚至会因此而落马。  相似文献   

12.
如果有一天,忽然有人指着一直佩戴在你身上的一块祖传宝玉。言之凿凿地说“这不是宝玉,是一块石头”。你会作出何种反应?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因对方语出荒唐而付之一笑,抑或感到迷茫、气愤、怅然若失?时下,有不少中国人正处于这样的心境之中,我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喜欢把官员称作“父母官”,但是新中国强调人民翻身作主,于是将“父母官”的称谓改为“公仆”,把官员定义为人民的“仆人”。这种变化一直被视为社会的巨大进步。不过,联系现实,有人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4.
时常听到有人说:“公司经营得好不好那是领导的事,与我没什么关系,如果企业经营不下去,大不了自己换个公司。”这样说的员工一定是没有责任感的,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敬业精神。我们如果把工作的本质仅仅限定在薪水上,那么就会失去对工作的热情,也难以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更谈不上会有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5.
7月12日出版的《瞭望》周刊报道,已开始进入制度化操作层面的“官员问责”,正在冲击太平“官念”。报道说,“官员问责”制给中国4000多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一种高风险职业。这也就要求各级政府官员必须从以往的“我当多大官就有多大权”转到“我当多大官就有多大责  相似文献   

16.
清代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做梦到了阎王殿,看到一个官员在阎王爷面前表白自己,说自己怎样当官不贪污,不要老百姓的钱财。阎王说:‘下贪不沾、不吃喝百姓的就是好官,那好,我在公堂上设一木偶,岂不是什么都不要,比你更好吗?”这个官员又说:“就算我没有功,但也没有过呀!”阎王说:“你只顾保全你自己,为避免嫌疑,怕把自己牵涉过去,对一些谋杀案件竟默不作声。该做的事,怕麻烦,就不去做,这岂不是负国负民吗?当官的没有功就是过。”这个官员哑口无言,挨了五十大板。这篇寓言虽然讥讽的是封建官吏,但在我们今天看来,仍…  相似文献   

17.
速读     
《人民公安》2008,(8):7-7
“轮到我进行火炬传递时.如果有人试图从我手中夺取火炬……示威者最好不要靠近我!” ——香港影星成龙在北京举行的《功夫之王》全球首映盛典上说,如果有人阻挠他完成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他一定要给他们尝尝中国功夫的厉害。  相似文献   

18.
杨远 《台声》2011,(11):49-49
常有人问我,你家乡是台湾的啊?当我笑笑点头时,他们会“哦”一声,说:“还有亲人在吗?”我会用力地点点头。是啊,“血浓于水”的亲情怎么能割舍得开呢?  相似文献   

19.
时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企业在中国可以成功?是外资企业吗?是国营企业吗?是乡镇企业吗?是私营企业吗?”我说:“这跟哪一种股权的形式——不管是哪里来的企业,事实上是没有关系的。”有很成功的乡镇企业,如小天鹅;也有成功的外资企业,如宝洁。但这咀面不管何种形态的企业,在中国乃至世界上要能够真正成功,我相信离不开三个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张雄 《现代领导》2014,(4):38-38
福建省建瓯市自2013年下半年起深入开展“我和群众零距离”活动.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较好地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