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农二师二十四团,有这样一个女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在团场,她就是一棵开不败的红玫瑰。红玫瑰的真名叫王秀荣,1993年,她和丈夫肖立成带着十几岁的女儿肖童和近80岁的母亲一家4口人,从三○团调到了二十四团呼图格片区。从此,王秀荣就与这片盐碱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正五月的二师二十四团阳光明媚,花香四溢。在团场,到处都能听到职工群众感恩的话语……是他为条件落后的团场职工带来光明;是他的努力让团场的孩子走进了双语幼儿园;是他的不辞辛劳让团场退休老人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他就是河北援疆干部张伟。"七对一"开启对口援疆新模式2014年3月底,张伟肩负着援疆责任,从河北张家口市来到二十四团。他安顿下来的第二天,就开始下  相似文献   

3.
张兰花,是二师三十三团十九连的一名普通农业女职工,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0年来,她所承包的79亩棉田为团场上缴了40多万公斤籽棉;在生活中,她相夫教子,毫无怨言,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小家庭.她热爱团场,热爱这片土地,像兰花那样给团场增添一点绿色.她连续十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五好职工";2007年度被二师授予"植棉高产状元"荣誉称号;2008年被兵团评为"植棉高产个人"荣誉称号;2009年被二师评为"和谐家庭",连续三年被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连续两年被评为二师"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光荣的称号是和她辛勤劳动、默默奉献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正>来兵团团场创业不到18年,可她却创造了家乡人都羡慕的业绩。当年,她怀揣着一份好奇到兵团"淘宝",来到团场这片热土上,用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实现自己的理想,谱写了一曲多彩的人生。她就是农一师十一团一连土家族女职工陈清香。恋上了兵团团场1992年9月,26岁的陈清香从新疆拾花回来的姐妹们那里听说拾棉花能挣钱,便和丈夫商量,到兵团的团场拾花,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8年。  相似文献   

5.
<正>农二师二十四团新职工张祖廷,从2006年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二十四团十五连后,就有既来之,则安之之心,他用勤劳的汗水为自己的事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团场这片热土上既扎了根、开了花、又结了丰硕的果实,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006年,张祖廷刚安定到团场没多久,就骑着自行车顺着马路在团场转了一圈  相似文献   

6.
张茂兰,一八七团五连的一名普通女农工,今年42岁,在团场这片神奇而又充满希望的热土上,辛勤耕耘了二十四个年头。随着团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她依靠党的富民政策,积极租赁承包土地,科学种田,勤劳致富,为国家、集体和个人创造了可喜的财富。 1998年,她种植油葵51亩,种植小麦77.2亩,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18年前,大学毕业的他没有选择灯火辉煌的家乡城市,而是选择来到了兵团这片热土;18年来,在兵团这片土地上,他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将朝气蓬勃的青春化作一份热爱,融化在兵团肥沃的土地之中,绘出了人生"三彩火花"。他就是现任二师二十四团六连党支部书记的张彪,22岁走上工作岗位,如今已近四十不惑,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把他与团场建设紧密地"焊接"在一起。第一彩:服务群众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正>1952年4月,江桂芳从山东青岛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二十四团(现石总场)六连工作,由于工作积极,踏实能干,16岁的她在1953年就荣立二等功一次。1958年4月1日,根据兵团"老场带新场、一场变二场"的屯垦戍边精神,二十四团六连整连建制开发莫索湾大军开进莫二场(现一四八团)一连,从此江桂芳和战友们一道扎根在莫二场,一干就是一辈子。  相似文献   

9.
<正>在九师一六八团的劳模中,虽然他们职业岗位各异,但他们都用自己的劳动,在团场这片土地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他们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致富路上的引路人周翠兰是一六八团北区二连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她踏踏实实,辛勤劳动,由于工作努力和成绩显著,她多次荣获师团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兵团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1981年初中毕业后,周翠兰回到团场参加了工作,与父辈们一起投入  相似文献   

10.
正"这些年,我种地、育苗、养奶牛,每年都有近20万元的收入,现在家里购买了小车,也住上了楼房,我感到生活是越来越幸福。"8月17日,笔者在二师二十五团一连采访时,职工蹇君乐呵呵地说道。1991年8月,蹇君从四川老家投靠亲戚来到二十五团打工,与当年众多来疆的打工妹一样,每天早出晚归的,一天下来挣个30元左右。只要肯吃苦,在团场就可以挣到钱,蹇君看到这种机会,便萌生了留在团场的愿望,后来在亲戚的帮忙下,1998年4月她正式成为了团场的一名职工,这  相似文献   

11.
正在二师二十四团呼都格社区总有一个身影,高挑的个头,瘦弱的身材,岁月的沧桑使她显得比同龄人老了许多,但是她依然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在默默地发挥余热,还在为社区安全工作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她就是连续六年被评为"五好"离退休职工、关工委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曾庆芝。今年52岁的曾庆芝,是军垦第二代,一生生活在兵团。1997年7月份从二十七团来到二十四团,当时儿子还小,刚上小学四年级。她回忆起了刚参加工作的艰难岁月,"我15岁就已经参加了工作,住地窝  相似文献   

12.
张兰花,二师三十三团十九连的一名普通农业女工,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工作中,肯学肯干,年年拿高产,10年来,她所承包的79亩棉田为团场上缴了40多万公斤籽棉,自己也收获了应有的回报。工作12年来她连续10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五好职工";2007年度被二师授予"植棉高产状元"荣誉称号;2008年被兵团授予"植棉高产个人"荣誉  相似文献   

13.
在农二师三○团有这样一大批女 性,她们紧紧抓住团场改革的机遇,用自 己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曲现代女性自 强不息之歌。 李瑞云--扎根边疆终不悔 就要步入不惑之年的李瑞云是1995 年参加工作的。那一年她和丈夫一起从 河南到农二师三○团八连探亲。一到这 里,她就深深地被团场人的热情、豪爽性 格所吸引,便动员丈夫和自己一道参加 了团场的土地承包。2000年,她积极响应 团场号召,两费自理承包了120亩土地。  相似文献   

14.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该做的。"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到了。仔细思量,这句话听起来平常,听起来简单,可她一做就是18年,她用行动诠释着"孝敬"二字。默默地为家庭付出着劳动,付出着爱心,付出着大爱,她的家庭也就当之无愧地荣获了二师"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她就是二师二十五团湖光社区的一名普通女职工李卫红,她的孝心在二十五团无人不知,  相似文献   

15.
执着的追求     
<正>1998年,毛红霞作为一名普通的新闻爱好者,参加了团场招考政工员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为农四师六十七团二连的政工员,那时,她的女儿只有6个月,可凭着对新闻的执着,毅然给女儿断了奶,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多次被团场评为"优秀通讯员"。  相似文献   

16.
正1月8日,十师一八四团二连职工赵小兰在该团辣椒丝厂生产车间,忙着将生产好的"天山雪椒酱"装箱。据了解,近几年,一八四团营造"亲商、富商、扶商"的招商引资环境,吸引18家生产企业落户团场,企业落户团场优化了团场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职工在冬季不出团就业创收的渠道.据悉,这个冬季100多名职工变冬闲为冬忙进企业"捞"金。  相似文献   

17.
正在五师九十一团园艺连,秦碧英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之为葡萄园里飞出的"金凤凰"。身体健壮但性格腼腆的她说:"是团场的富民政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我走上了致富之路。"秦碧英今年43岁,1998年和丈夫一起从四川来到九十一团以打工为生,能成为团场职工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2003年团场成立了园艺连,开始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红提葡萄,通过招工考试,秦碧英终于成为了园艺连的一名职工。  相似文献   

18.
<正>连队干部说,她是一个好职工;连队职工说,她是一个好党员。她,就是农十师一八三团八连职工张丽华。张丽华是团场成长起来的军垦第二代,不仅是团场家喻户晓的致富能手,而且被公认为团场妇女的学习标兵。她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收获,用真诚和奉献赢得了赞誉。2006年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和兵团、师"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敢吃"螃蟹"不畏难在一八三团,张丽华是运用新技术种植甜菜的第一人。张丽华最初承包的土地位于连队南干灌渠下游,是团场周边典型的"戈壁地",没有人愿意承包。2001年,张丽华率先承包了  相似文献   

19.
正她的家乡在哈密,那里的瓜果香甜,生活安逸;她上大学在石河子,那里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怀揣着理想和信念,她最终选择了去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条件相对艰苦的二师三十三团工作。从技术员干起,在机关帮过工,负责过科技工作,现在已经是三十三团人口计生办主任、妇联副主席的她,用16年时间,实现了三次人生的自我超越。她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团场,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她叫高艳荣,一朵美丽的瀚海"女人花"。1996年,刚刚走出校门的高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团场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昔日荒漠绝飞鸟"的二师二二三团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和谐、生态的幸福家园。七年前,听说团场职工生活富裕了,怀着对第二故乡的思念,邱锦高和老伴从苏州回到了团场,这一回来,他们就不走了,因为二二三团——天蓝、镇美、人幸福。"二二三团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地方。亲眼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