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恨与恩怨     
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相似文献   

2.
阿荣 《新湘评论》2006,(6):59-59
“无风不起浪”是中国的一句成语,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的发生,总有个原因。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正是说明了这一道理。凡事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一切事物的出现,必定会有它出现的一定的原因.一定的道理,世界上不会有一种事物是毫无一点原因而凭空存在的。事实上的确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箴言     
《新湘评论》2012,(16):32-32
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71页 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27页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箴言     
《学习导报》2012,(16):32-32
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71页 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27页  相似文献   

5.
我是湖南的一名党校教师。朋友给我几份《当代贵州》杂志,是2011年的第1至10期,说是贵外I省委机关刊。我想,这样的杂志,应该没有什么可读性吧。可是,读了杂志后,我却喜欢上了它。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一本杂志“同志,请问《党建》杂志第2期到了没有?”一位老者站在办公室门口怯怯问我。“您是哪个单位的?”我以为他是基层单位派来领党刊的。“我是已退休的职工党员,特别爱看《党建》杂志,期期都不落,每月10号左右我都要去支部看,最近去了几趟,第2期还没...  相似文献   

7.
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经过公务员考试,我有幸成了宣传部理论科科员。盟直机关的《党建》杂志便由我发送。过去从事高中历史教学,我没有接触过《党建》杂志,到了宣传部才发现它办得别具特色。《党建》杂志封面设计精致,内容丰富多彩,文章言简意赅。也许是出于专业的缘...  相似文献   

8.
“无风不起浪”是中国的一句成语,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的发生,总有个原因。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正是说明了这一道理。凡事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一切事物的出现,必定会有它出现的一定的原因,一定的道理,世界上不会有一种事物是毫无一点原因而凭空存在的。事实上的确是这样。如果一件事的发生,或一种事物的存在没有一点原因的话,我们一定会对它的发生或存在而感到奇怪,进而去追究它是因为什么而出现或存在的。“无风不起浪”这句成语告诉我们这样一条辩证法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都不是与…  相似文献   

9.
谢斌 《共产党人》2012,(14):53-54
正《共产党人》杂志一直是我手头不离不弃的一本书。我是一名基层公务员,经常要起草一些文件和讲话,办公室人员少,事务多,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充电,也没有更多可以学习参考的东西,一份固原日报和《共产党人》杂志,其他的报刊杂志基本没有。那时,教育局设总支部,下辖县直学校和局机关13个支部,县委组织部用党费给各支部征订了《共产党人》。当时,这份刊物没有通过邮局发行,我每月要定期到组织部领取杂志,给各支部分发,自然每次就先睹为快,翻开杂志看看里面的彩页、看看喜欢的一些文章、了解一些政策走向和舆情动态,在上面找寻政策性的东西为我所用。要说,这本杂志帮了我不少忙。  相似文献   

10.
《军队党的生活》2013,(10):92-92
93453部队杨明辉来信: 四年前,我带着建功立业的一腔热忱来到了军校。现实中,没有想象中的金戈铁马,我感到迷茫与失落。这时,《军队党的生活》走进了我的视野,我从杂志中了解到许多默默无闻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他们甘愿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让我不再迷茫。  相似文献   

11.
我读《当代党员》已经有20多年了。1981年的一天,我在一个党员朋友家里玩,偶尔看到了一本《重庆支部生活》杂志,我一读就被吸引了。从此,我每月都要到单位找这本杂志看。就是这本只有32开本的杂志,成为我的人生伴侣,使我从一个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党员,又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党的基层干部。20多年来,我的每一个进步,都与这本杂志的指引、教育分不开。1989年,我在梁平县工作期间,一位编辑到县委宣传部约稿,我写了一篇题目为《赤诚送迎万家客》的通讯稿,刊登在1989年第3期《重庆支部生活》上,从此以后,我对这本杂志的感情就更深了。  相似文献   

12.
我第一次看到《共产党员》大约是在10岁的时候。那是到邻居家玩时,见到他家有一本《共产党员》杂志,那个时候课外书很少,于是就好奇地翻看起来,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里面刊载的红军长征的故事。回到家后,我问爸爸:“咱家怎么没有《共产党员》杂志呢?”爸爸说:“邻居家的叔叔阿姨都是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3.
某机械厂在一家杂志上刊登广告。以每台205元的价格推销豆芽机。我从中看到商机,汇款购买了两台。但是,收到的却只有两台控温仪及少量药剂,而没有机身。我打电话询问厂家,他们答复说,机身每台600元,还要另外汇款。没有机身的豆芽机无法生产,我为此遭受了经济损失。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黄秀华 《广东党史》2011,(12):48-49
接到任职通知的那一刻,我正在资料室,手里正捧着你——《红广角》杂志,内心没有太多的喜悦和兴奋,却暗暗地滋生起一阵阵无名的失落。到别的部门工作,就意味着我和你再也不是零距离;我和你再也不能象现在这样天天见面,想读你就再也不是伸手可得的事了,唉……!一声叹惜便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5.
普通的一天     
得知《党风通讯》杂志为纪检监察干部开设了一个可以相互交流和倾诉心声的栏目,我就琢磨着也要写点东西,可真正拿起笔来却犯难了,想想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纪检干部,既没有办过大案、要案,又没有立过功、受过奖,谈经验没有,写感想不行,干脆就说说我普通的一天吧。那是6月的一天下午,快到下班时间了,我们纪委的领导对我说,前些天办的一个案子快结了,但还需再到离县城0,里外的乡下找涉案人员和有关证人取证核实几个问题,大概需要两天时间,问我能不能去。听他说完,我心里就矛盾了,去吧,丈夫在乡镇工作,这几天刚好不在家,家里…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党员,原先在大连市瓦房店市图书馆资料室工作,退休也快十年啦。退休之后,我闲不住,就参加了《共产党员》评刊活动,给杂志“挑错”。我没有想太多,更不图什么报酬,只是每一期杂志到了我就从前翻到后,从后翻到前,把我认为有些不妥的地方写下  相似文献   

17.
我最爱读《党风与廉政》在众多的报刊杂志中,我最爱读的是《党风与廉政》杂志。近年来,我不惜自费订阅。《党风与廉政》杂志敢于宏扬正气,摒弃邪恶。宣传导向明确,始终围绕党风廉政建设的主旋律,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每期没有「共产党人」、案例透视」、...  相似文献   

18.
张芳 《党课》2013,(10):124-125
初次接触这本杂志,应该是在2012年的11月。那天我去物业办公室取报纸,发现他们桌上放了一本《党课》,马上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心想这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呢?  相似文献   

19.
友情评刊     
作为《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的老朋友、热心读者,我时刻关注着杂志的蜕变和成长,每期杂志一到手,我就会抽出时间认真阅读。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它是服务指导我们支部工作的一本实用手册,早已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2014年第四期刊登的《朱彦夫:一个老兵的三场战斗》这篇人物通讯,让我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完朱彦夫的故事,我强烈地感觉到,老人的背后,矗立着我们的民族之魂、兴国之魂。  相似文献   

20.
任聪 《党的建设》2012,(10):20-20
我与《党的建设》这本杂志第一次接触是在大学时,在学院党委书记的办公桌上,没有翻开,只觉得神秘严肃,想来一定很古板。第二次接触是上班后,在单位的阅读室里,翻开一看,跟想象中的党刊有点不一样。于是,就有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从陌生到熟悉,《党的建设》带给我诸多印象与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