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汉达斯·卡拉姆钱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1948),世界东方一大名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素有"圣雄"之美称。甘地的思想和学说,人们通称为甘地主义。甘地主义不仅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而且也是印度独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指导原则。甘地主义不仅在印度而且在世界特别在亚洲东方一些国家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遗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甘地及  相似文献   

2.
河西 《南风窗》2010,(24):88-89
托尔斯泰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在俄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颇有市场,"不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学说传到印度则成就了甘地。而在沙皇俄国的末期,这种接近佛教的托尔斯泰的学说显然是暴力革命最大的思想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3.
印度国旗的诞生,是印度人民在甘地、尼赫鲁等人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所进行的不屈不挠斗争的胜利标志,并鼓午着亿万印度人民为实现彻底独立、建设美好的国家继续奋斗。另一方面,围绕着国旗的争论,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甘地与尼赫鲁在政治思想方面的某些差别,对印度文化传统的不同理解,以及对独立运动的不同看法,等等。这些,虽然早已  相似文献   

4.
5月13日,印度大选揭晓,国大党出人意料地击改了执政的印度人民党.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竟然宣布不出任新政府总理.这在印度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究竟谁是新总理人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5月19日,72岁的曼莫汉·辛格被总统卡拉姆任命为印度总理,也是印度独立以来的首位锡克族总理.辛格的任命宣布后,即将执政的联合进步联盟以及支持联盟的左派政党纷纷表态支持.印度工商界和投资者也普遍看好这位有"印度经济改革之父"称号的国大党高级领导人.辛格以印度经济的"解放者"而闻名,他先后辅佐过英·甘地、拉·甘地和拉奥三届国大党政府,是国大党三朝元老,也是印度政坛最不带政治色彩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苏加诺是印度尼西亚伟大的民族主义者、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主要奠基人。他在领导民族解放运动和从事共和国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以他思辩的头脑、犀利的笔锋以及雄辩的口才为印尼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和精神财富。"有领导的民主"就是苏加诺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以后关于政权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本文拟就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3日至23日,日本成蹊大学法学部加藤节教授应邀到我系讲学。加藤教授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学和欧洲政治思想史专家,现任日本成蹊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日本政治思想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欧洲政治思想的教学与研究,其代表著作有《近代政治哲学与宗教》、《约翰·洛克的思想世界》和《政治与人类》等。现将其在我系讲课内容分两次在本刊登载。  相似文献   

7.
尽管印共(马)有成绩,它的政治前途还是不清楚的。甘地夫人的阴影沉重地笼罩着印度政治,现在的政治联盟显现出极度的紧张和裂痕,而且,印度邦一级政治是众所周知地不稳定。此外,印共(马)可能被它自己内部的问题所折磨。尤其是印共(马)试图表明"我们能够治理得更好"那种形象,可能挫伤党内激进分子的情绪;它决不会使受"革命主义"狂热影响的城市青年感到鼓舞。党内核心争论的要点之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的问题:是否议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英迪拉·甘地(1917—1984),1917年11月19日出生在印度重要的文化和政治中心阿拉哈巴德,其父为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由于家庭环境的关系,英·甘地从小就开始接触政治斗争,感受到“生活变得十分紧张”。1929年她12岁时便参加了为国大党张帖传单等活动,21岁时加入国大党。她承认“与  相似文献   

9.
古代伊斯兰文明中的世界主义有悠久的历史和多维的展现,主要体现在古代伊斯兰的社会文化生活、宗教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及历史地理研究等诸多领域,并长期以来在上述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从社会文化生活来看,世界主义主要体现在伊斯兰社会的民族构成、宗教状况、语言状况、学术状况及其与世界各地的互动状况等方面。从宗教政治思想领域来看,世界主义主要体现在对宗教多元、宗教大同、民族平等以及世界和平等主张的阐述。从哲学思想领域来看,世界主义主要体现在对中道理念和人本理念的宣扬。从历史地理研究层面来看,世界主义主要体现在对于"伊斯兰中心"的历史地理观的突破,进而在"世界/人类中心"的历史地理观的指导下所开展的诸种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0.
前美国国务院官员戴维·纽瑟姆最近指出:"外交事务与外交在美国往往是具有党派色彩的国内政治问题","在美国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外交作为国务活动的一部分,从来就没有被认为是超政治的"。纽瑟姆大使的评论就其适用于美国的情况来说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对越政策的政治分歧、吉米·卡特由于把"人权"和"道义"主张作为他处理世界事务的主要政策而得以入主白宫,罗纳德·里根在伊朗人质危机和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的  相似文献   

11.
李成教授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部主任,他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同时,李成教授还担任美中关系委员会常务理事、对外关系理事会成员、美国国会美中工作组学术咨询小组委员以及"百人会"理事等职。李成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政治研究,尤其是他对中国政治精英的代际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及现实影响,被海内外学术界公认为该领域的权威。他撰写和主编的主要作品包括:《重新认知中国:改革的动力与困境》(1997)、《中国新一代领导人》(2001)、《架起横跨太平洋的思想桥梁:中美的教育交流1978—2003》(2005)、《中国变迁中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世界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达到一个新高度。但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看,世界多种不同声音同时出现,再次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推到前台。"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选择。以"软实力"为和谐世界理念的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世界最根本、最直接的动力;"和合意识"是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基础及理论资源;"和谐共处"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本质,建设和平、和睦、和谐的政治秩序范式是一种理性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当前,有个别企业、个别领导忽视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和改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从关心职工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入手,努力与职工群众同甘共苦,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有人说,“关心、交心、知心”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功,它应该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这话说的有道理,思想政治工作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职  相似文献   

14.
罗伯特·基欧汉是新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继承传统自由主义以及威尔逊理想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借鉴了现实主义的思想。基欧汉反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但也不打算完全接受理想主义国际政治观,应该说他是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的一座桥梁,他旨在建构一种介于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理论体系。他从现实主义的前提得出理想主义的结论,比如他强调合作的前提是自我主义自身利益的冲突。基欧汉反对悲观的现实主义,但却试图向世界展示现  相似文献   

15.
政治解放是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精神领域,通过一系列思想革命,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发现了"人的世界";在政治领域,通过政治斗争,驱除了神权对政治的长期控制,促进了现代国家诞生;在社会领域,改变了封建制度下社会政治化的局面,推进了市民社会的崛起。然而,马克思在赞扬政治解放历史意义的同时,深刻地洞察到政治解放自身的限度,指出人类解放是消除政治解放局限的超越性向度。  相似文献   

16.
王佳玲 《法制博览》2015,(6):290+289
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种让人为之神往、为之期待的境界。而政治自由更是关乎每一个公民同国家的关系,它涉及到平等、权利及权力。马克思理论中包含有大量的政治自由思想,马克思对其有着丰富详实的诠释,他终其一生,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之政治自由目标而奋斗不懈。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有别于其他流派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主张针对弱者的自由,从本质上散发着大众化、平民化的特征。同时,马克思尤为强调个体的自由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他的政治自由思想包括作为权利的政治自由之内容和作为结果的政治自由之实现。马克思认为政治自由是可求的,是实质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政治自由。其理论拥有的实践特征是同其他政治自由思想最本质区别。马克思惯以于批判中创新和创建,他在批判卢梭、康德、洛克、黑格尔等人的政治自由思想的基础上,创建了其迥然不同的政治自由思想。其思想本体看似不如康德等人的哲学思想系统性、体系性强,但纵观其著作,不难发现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在其著作中是一以贯之的。马克思的政治自由重视人本身,把政治自由的实现定位在从生产力的变革到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用其他自由的实现来推动政治自由,又用政治自由来保障其他自由。马克思政治自由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这也正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归宿,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因其呈现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征,内容具有现实性、广泛性的特征,对于指导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此,值得我们不断的深入发展和挖掘。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24)
正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看,他总是很擅长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致力于"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一点也许正是对我们今天最宝贵的启发。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其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发展过程,是与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紧密相连的,包含着中西文化的深厚积淀。三民主义思想的萌生是与晚清革命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列强的侵略,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亡时刻,清政府"政治不修,纲维败坏",危亡时局追逼,使改良与革命几乎同时兴起。维新改良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因人而发展,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能解决好企业发展的一切问题.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营造合力方面的作用.企业必须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关注人的需要,适应人的心理,尊重人的差异,注重人的发展,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加麦尔·阿卜杜尔·纳赛尔(Gamel Abdul Nasser 1918-1970)是现代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人,埃及共和国的缔造者,阿拉伯世界公认的领袖和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一位具有献身精神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阅历丰富、建树颇多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人们习惯地把他的政治思想称为"纳赛尔主义",其内容包括反对英国殖民主义和埃及的封建专制统治、维护民族独立,恢复民族尊严的民族、民主主义思想,夺取政权后进行全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列宁虽然也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没有明确地提出和使用过"全球化"的概念,但是却不仅有世界历史理论,也有全球化思想,而且还极其丰富。列宁全球化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作为其理论基石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即世界历史理论,离不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时代第二轮全球化发展的总体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离不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活动的尝试和探索。这些构成了列宁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全球化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