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编剧、制片人希德·菲尔德说,一个电影导演可能用一部很好的剧本拍出一部很糟糕的影片,但他绝对不可能用一部糟糕的剧本拍出一部很好的影片。如同剧本在电影中起的“基础”作用一样,小品剧本创作也是小品作品的基础。没有好的小品创作,观众也不可能看到好的小品。  相似文献   

2.
信息传真     
国家安全题材电影电视剧有新作 ──首届国家安全题材电影电视剧剧本征集作品评选会侧记 (本刊讯记者宗洋) 2000年 12月 8日,由国家安全部政治部国安影视中心主办的首届国家安全题材电影电视剧剧本征集作品评选会在京召开。历时一年的国家安全题材电影电视剧剧本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21部。由影视界的专家、学者和国家安全部有关人员共同组成的评委会,经过认真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部,二等奖2部,三等奖3部。 评选会上,影视界的专家、学者对国家安充分肯定。他们在发言中讲到,征集活动对繁荣国家安全题材影视创作具有战略性意义。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安全题材的影视作品数量相对较少,但从《海外遗恨》到《潘汉年》、《李克农》、《水面无波》等,都很受观众欢迎。国家安全题材的影视作品反映的是一个特殊的生活世界,题材新颖,政治性、敏感性很强,创作难度大,这批作品的涌现,特别是其中不乏好的作品,能够将独特性与艺术性很好地结合,既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时代感;又扣人。C弦,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十分令人高兴。 与会专家同时指出,隐蔽战线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要使这一题材能够得到更好地挖掘,就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作队伍,特别是要拍出...  相似文献   

3.
<正>魏明伦魏明伦,男,1941年生于四川内江,现居成都。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客座教授。童年失学,九岁唱戏,曾被《半月谈》评选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人称"巴蜀鬼才"。其作品《易胆大》与《潘金莲》破例双双荣获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巴山秀才》获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英译本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学报发表,后收入《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  相似文献   

4.
《王小波中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收集的是小波生前已发表过的或小波生前已完成、但没有找到发表机会的作品,也就是说是在小波看来已经完成的作品。辑一是王小波在美国留学时期完成的《唐人故事》;辑二是中短篇小说,其中(心久天长)是王小波最早发表的一个小说作品《丑小鸭),1982年第7期),其它的则是他写于90年代的近作;辑三是三个剧本,其中前两个剧本的故事和人物与(似水柔情)相关,三个作品可以看作同一题材的变奏,用了不同的文体。这二辑作品时间跨度从80年代初到他去世之前。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在创作道路上的求索、他的叙事…  相似文献   

5.
图说宝岛     
《台声》2017,(19)
<正>意大利玻璃艺术大师作品与台北观众见面9月7日,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玻璃吹制艺术大师利诺·塔亚彼耶得拉的作品展《再也不会有的Lino Tagliapietra》在台北亮相。展览共带来41件、30组大型作品。利诺今年84岁,他从10岁开始吹制玻璃的训练,作品获数十家世界著名博物馆永久收藏。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28)
正当话剧演员在台上忘我的"当众孤独"、完全沉醉在规定情景中时,对观众的魔力和魅力就施展出来了。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只需要他们会表演、真卖力。那年,进书店闲逛,看到牛皮纸封面的先锋话剧剧本《恋爱的犀牛》,读着对白,直接代入自己的爱情,顿时有种锦上添花的双重美好感受。你想,爱着一个人,盯着眼睛告诉他,"你如同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壮丽的中国馆旁,一座透明的圆锥形玻璃帷幕中,展示着一组大型的山水雕塑作品"座千峰"。绿色草地、银色山丘,梦幻般的造型瞬间把观众带入辽阔的原野,展开与大自然无声的对话。这件秀丽的作品出自台湾当代艺术家黄致阳。  相似文献   

8.
吴孟樵 《台声》2014,(3):50-50
《迟来的守护者》剧本、演员、音乐、议题……出色引人,一秒一分都不能离开视线。甚至是,不能离开灵魂的视线。不只是剧中人与爱、与信仰的提问,同时敲打观众的心:如果是你、是我,怎承受?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1)
<正>一道开开关关的手术室门,成了一面镜子,门里门外见证着人间百态、冷暖心酸。这些,不光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每天真实发生的事,更是每个人生活的缩影"我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离开,但应该知道从何而来。"一部关于生命从何而来的纪实电影,带领观众直面产房内外遇到的极端情境,展现了母爱、家庭、二胎、医疗保障、人性伦理等社会问题。没有明星、没有剧本,却像一股清流,真实地触动人心。  相似文献   

10.
现实题材当代大剧《人世间》在央视播出,引起了广泛关注,说明这部作品与观众的审美需求达成了某种共振. 什么共振?在我看来,就是作品所展示的生活情境与观众所经历的生活实际达成了一种呼应,如影随形地映照着现实生活,作品里的人物就好像是你身边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就得跟着走,不知不觉就被带到"人世间"了.  相似文献   

11.
电影文学剧本《跟我回家》是一部写得较为成功的公安题材剧作。该剧选材好,角度新,视野宽;剧本主题鲜明,思想健康向上,主人公形象生动感人,故事情节曲折,作品风格朴实,语言流畅,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 剧本的主人公万山是某派出所的一位普通民警。然而,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表现了非凡的胆略和才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仅仅6年时间,他亲自参与解救了被拐卖的妇女儿童50余人。作者把主人公置于改革开放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及头绪繁杂的人际关系、商品大潮中来展示并开掘。通过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打拐斗争,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典型形象:他信念坚定,忠于人民、忠于职守,爱憎分明、除暴安良、朴实  相似文献   

12.
吴孟樵 《台声》2014,(11):51-52
<正>法国导演克劳德雷路许的作品经常能吸引观众选看,最为台湾影迷熟知的是《偶然与巧合》,画作与舞蹈呈现艺术与哲学的思辨。去年上映《情海浮生录》的主体是音乐。片中无论是乐器的表现、潇洒昂然的指挥神态、贯穿的乐曲,让观众感受音符如吻,带着灵魂里需要的爱继续弹奏爱情。克劳德雷路许一再以他导演的作品传达:爱情里没有偶然与巧合,是命运燃起爱情。爱与和平,是不论人种、肤色与职业的。从他的影片体验爱情充满惊喜、浪漫与苦痛,甚至是死亡。  相似文献   

13.
高平 《北京观察》2013,(7):60-61
文艺的功能是多元的,人民的需要也是多元的。面对京剧的观众和其他一切文艺受众,要放弃灌输,允许选择,尊重少数,提倡宽容。我自小就是京剧迷,一辈子对它的爱好有增无减,我不但爱听爱看,而且会拉会唱,还会写评论、写剧本。我是怎样看待京剧的呢?京剧对  相似文献   

14.
“海难是上帝写了一半的剧本,句号得由那些沉船打捞者来完成。”这是美国畅销书作者盖瑞·金德在描述1980年代打捞名为“中美洲”沉船的作品《寻找黄金船》里的语句。  相似文献   

15.
<正>二十多年前,看宋振国先生写的电影,会心一笑,想想社会现象,顿觉意味深长,很为他对社会脉搏的敏锐把握所折服。二十多年后看宋先生写的字,惊讶得掉了下巴,仔细一琢磨,同样意深味长。一个写剧本的,不言不语地写出了绝色的书法,不师法任何流派,自成一体,风格变幻莫测——或桀骜不驯,或风流倜傥,或周正敦厚,或细腻传情,有的作品如李尔王暴风雨中台词般激越而狂撒,有的作品隐现着鲁迅那如炬的眼神和钢针般的头发,也有的淳厚得像华国  相似文献   

16.
文学 《小康》2024,(3):64-66
<正>《南孔》的选题在音乐剧作品中堪称大胆,剧本从“孔洙让爵”破题,将儒家“求仁得仁”的理想追求贯穿其中,辅以两条情感叙事,架构起了一部简明、紧凑且颇有哲思的音乐剧作品。2013年,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孔子》首演。十年后的金秋,浙江演艺集团今岁原创音乐剧《南孔》北上晋京。“大宗南渡”“孔洙让爵”“东南阙里”……一段段熏染着烽火狼烟的旧事,乘着衢州水乡的“南风”,借朗朗《诗经》、巍巍吟唱、  相似文献   

17.
在关汉卿现存的十多个剧本中,《陈母教子》是最使研究者感到头痛的了。因为这部以宣扬功名利禄、展开封建道德说教为基本内容的剧本,与这个古代“人民戏剧家”总显得不那么合谐。于是研究者们或者从史料上否定关汉卿的著作权,或者从剧本风格上寻找根据,以“断定不是关汉卿的作品”。也有人在承认关的著作权的前提下,认为《陈》剧乃是“别具一格的讽刺喜剧”,而“杂剧中的陈母完全是一个饱于世故、虚情假义,从里到外渗透着官禄臭气的反面人物”。这种解释固然提高了《陈》剧的思想性,但它并不合符原作的思想。下面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将近十二年的时间没有上演过外国戏剧家的作品的中国戏剧舞台,一年多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剧院先后恢复上演了外国戏剧家的优秀作品。北京舞台上第一个重新上演外国剧本的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去年四月间演出德国戏剧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赵本山要表演群众创作的小品。笑星赵本山日前正式发起2010年春晚小品剧本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对投稿者不限地域、年龄、男女、学历,只要有搞笑的作品,都可以参与此次应征。  相似文献   

20.
影视剧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外国观众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艺术体验。影视工作者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注重文化滋养,提升作品底蕴;汲取先进经验,拓宽传播渠道;尊重文化差异,兼容文化多样性,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努力把影视剧打造成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