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启光  曹艳彬 《探索》2016,(4):139-144
在全球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力量作用下,不同国家或地区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经历重大变迁,家庭功能日渐式微。以早期干预与预防为理念,通过增强与改善家庭成员家庭经验的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实践,将有效恢复家庭功能与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近年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大陆地区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发展明显滞后。台湾地区通过实施《家庭教育法》,完善家庭生活教育的制度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台湾地区家庭生活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学习台湾地区加强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大陆地区家庭生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尤其是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美德的作用更显得重要。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是对社会主义的新型家庭关系、新型家庭生活的伦理上的概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人们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这两方面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家庭保障能力的估算和分析,论述了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儿子入赘到独生子女家庭造成的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等家庭保障能力优于夫妻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第二孩的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的家庭保障能力,即实现了帕累托优化。  相似文献   

4.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富裕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我国在进入人均GDP2000美元的今天,人们更渴望追求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殷实富裕的物质生活,情致高雅的生活品位。创建"和谐小康家庭"活动,组织的是职工群众,影响的是每个家庭,带动的是整个社会,妇女在"创建活动"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探索。一、创建"和谐小康家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深化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倡导家庭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自今年5月起,农九师一六四团妇联在全团深入开展了"低碳家庭时尚生活"系列实践活动。一是开展家庭低碳达标示范活动。该团在社区以及各基层单位选出若干低碳生活创新明星家庭或个人为示范对象,依据给出的家庭月及年减少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6.
任娜  陈岱云 《理论学刊》2007,(11):52-55
本文结合在山东省招远市所做实地调查的结果,描述了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基本情况,指出在当前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表面和谐"之下,老年人物质生活水平低、生活照料不足、精神慰藉严重不足的现状,并对农村家庭如何构建和谐代际关系和处理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方可  李学林 《探索》2012,(5):14-17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推动我国社会生活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表现在:重视大众休闲活动,恢复社会闲暇生活的合法性;褪掉社会交往中浓烈的政治化色彩,深化社会交往内涵;注重家庭生活,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社会家庭生活质量;推动解放社会生产力,为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电视和网络作为当代电子媒介最典型的代表,对人的生活意义重大。一方面,丰富了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另一方面,在空间上让家庭远离社会,让个人远离家庭,让人的心灵和精神越来越孤独。网络相之于电视,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9.
“家庭内外”是本刊创办于上世纪的老栏目。今年再度恢复,旨在宣传先进的生活方式,弘扬家庭美德,就如何处理家庭关系、教育子女等各方面家庭生活主题组织报道,开展交流。欢迎投稿,提供线索,让我们共同将这一栏目经营成共产党员的温馨家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家庭虐待事件在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家庭虐待现象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家庭受虐者提供的保护并不完善。要充分保护家庭受虐者的合法权益,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应的法律规定,让法律为家庭受虐者提供最强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试论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作为社会的组织细胞,在青少年儿童的社会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是全社会一切部门和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每个父母都有责任对自己的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高梓梅 《理论学刊》2006,3(8):118-120
民间叙事文学来自民众生活,民众的家庭伦理观念在民间叙事文学中有着真实的反映。下层民众的家庭伦理不像上层社会那样规范严整,小农经济支配下的家庭生活决定着父与子的孝亲观以行为和互惠为目的;向往以爱情为基础的自由婚姻和不遗不弃的夫妻伦理;兄弟姊妹讲究患难与共、亲情至上。所有这些既是农耕社会下层民众家庭伦理观的体现,但又不乏理想化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正她,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在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多种并发症的情况下,依然乐观面对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新的幸福生活;她,是一名合格的母亲,在丈夫外出、家庭生活多变的情况下,勇敢挺起脊梁,承担起了工作和生活的双重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生活的多彩。她,就是新赛精纺公司职工刘远。生活的磨难没有影响她对家庭的责任"面对家庭种种困难,我庆幸自己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泰然面对,我相信只要肯付出,终会有回报,生活就是一把双刃剑,你弱它就强,你强它  相似文献   

14.
<正>蒋宏平是农九师一六八团北区八连一位普通的农业工人,他乐于助人、孝敬老人,夫妻恩爱,连续多年被评为师、团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和谐小康家庭。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蒋宏平与爱人都在一六八团长大,有过共同的生活经历,为改变生活  相似文献   

15.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家庭美德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一起成为我国公民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纲要》指出: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类的…  相似文献   

16.
赵碧莹 《党课》2010,(20):96-98
为提高生活质量,需要做好理财规划。父亲作为家庭的支柱,承担着各种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处于不同年龄层的父亲们该如何理财,为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做更好的规划呢?  相似文献   

17.
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是家庭关系美满幸福的精神支柱 ,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文明基础。搞好家庭美德建设 ,对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社会繁荣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在当前的家庭美德建设中 ,在尊老、养老、男女平等、夫妻关系、独生子女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 ,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大力加强家庭美德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并且要积极开展家庭美德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一 1957年4月20日与21日的《人民日报》连载了一篇题为《一个工人家庭生活的变化》的文章。作者叶剑韵为了具体了解工人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工人的家庭生活起了什么样的变化.进行了采济。在普遍了解的基础上.从工人的工资收入和供养的人口.以及日常的衣、食、住等开支方面加以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把工人分成富裕户、中上等户、中等户、中下等户、经济困难户五种类型。作者选取一家典型户即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机工修理车间五级车工冯广智的家庭进行了考察.详细按时间顺序记述了这个工人家庭在新中国头七年的生活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个日记本、一幅幅老照片、一张张工资条……这些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东西,被刘兴德几十年如一日地积攒下来……现在,刘兴德的"家庭档案馆"已成为不少当地人游览的首选。今年72岁的刘兴德是临邑县卫生局退休干部,50余年来,他细心保存下了家庭生活中的琐碎物件,建起的"家庭档案馆"形象地记述了一个普通居民家庭生活的变迁,成就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家庭微观样本史料。从1956年开始,刘兴德对家庭生活情况进行登记,粮票、照片、日记、书信、发票、台历、物品说  相似文献   

20.
论生活方式的蕴涵与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活方式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中 ,为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而选择、确立的日常生活诸方面构成和实现方式 ,它是由家庭生活方式、个人及家庭生活资料谋得与消费方式、个人精神需求的满足方式和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交往方式、社群 (村社 )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构成的。可以把生活方式的基本结构表达为 :以物质生活要素的满足及谋得方式为基础 (经济 ) ,一定价值观为核心与指向 (体现一种追求 ,一种态度 ,一种精神 ) ,形成的包括家庭伦理、社会交往与社区生活、消费与财产处理、文化教育、精神生活与信仰等诸因素构成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