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今年十月将在武汉大学召开兰波国际讨论会。在此之前,简述一下兰波研究现状,也许是有意义的。自兰波作品问世以来,评论文章与专著逐年增多,到目前为止,假设把它们编成目录索引,也有好几百页。从这么多的评论文章和专著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几种基本的倾向。第一种倾向就是从生平出发,把诗作的分析与生平联系起来,在通读诗人的作品时,随即追求诗作中有关现实世界的标志。由于兰波特别富于想象,其作品中表现出很少的参照  相似文献   

2.
一兰波关于“通灵人”的两封信分别写于1871年5月13日和15日:头一封是写给他先前的老师伊藏巴尔的,第二封的收信人是当时的诗人德奠尼。1928年,伊藏巴尔在《欧罗巴》杂志上刊布了第一封信;第二封信辗转落入兰波研究者贝利松之手并由他于1921年  相似文献   

3.
与其他诗作相比,我们更热中于从兰波的作品中去发现那个跟我们讲话的人。人们对我们说兰波健在、活着;在他的注释家和评论家的长长行列中,很多人说曾见到过他。他们有的在这部作品中看见了一些圣物,它们可与珍藏在夏尔城博物馆的哈拉尔匙勺和餐叉相比:如果从这些能引起回忆的迹象出发,那么只会重建阿尔蒂尔·兰波的生平,或者钻牛角尖地重建他过去的经历。作品等于忠实的模仿的那种神话根深蒂固——假设认为作品太晦涩,人  相似文献   

4.
刘娟 《法国研究》2006,(3):46-48
1872年5月,兰波写下了他那一时期最忧郁黯淡的诗《五月的旗帜》(Bannières de mai)。明亮的表面基调,难失的植物情结,还有忧伤绝望的心情,我想,这是《五月的旗帜》的表达主旨。“明亮”,“欢笑”,“飞舞”,“天空美得像天使”,其实,这都不难解释。当时,兰波刚满18岁,尽管遭受挫折,遭遇痛苦,受到生活的诅咒,但他毕竟只是一少年,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未来仍在,前途仍在,改变命运的可能仍在;而且,兰波仅仅把痛苦归结在一个季节--夏季里,过了这个季节,也许,柳暗花明,一切都会有转折。生活就是这诅咒与希望的混合体,而兰波永远都保留着他对生…  相似文献   

5.
兰波──为改变生活而奔波的人周家树纵观兰波纷繁的作品,悲剧般的一生,从他写的第一封信到临终前的最后一封信,从他十六岁到三十七岁这整整二十一年中,我们可发现他奔波的身影。1880年8月17日兰波在亚丁写的一封信中说:“与老板和工程师发生争执后,我带着四...  相似文献   

6.
<正>由陈燊主编、刘文飞和白春仁任副主编的《费.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近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全集》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也是国内第一部名副其实的陀氏作品的全集。  相似文献   

7.
<正>“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赵志文的作品,于2023年12月9日至2024年1月9日在安麓,似乎是一种梦的印记于现实呈现……步入朱家角安麓酒店,正是2023年12月27日午后。冷空气过后,阳光温煦。这一天,正是电视剧《繁花》首映日。到安麓酒店,我则看到另一种花。只一忽儿工夫,就能体会花开花落,或者说,有花繁之盛,亦有花凋之冷。  相似文献   

8.
1871年,两封《通灵者书信》的完成,标志着兰波的诗歌创作走向全新的阶段。兰波一方面致力于诗歌创作,一方面不断探求新的诗歌理论,从发明新的语言,到创造新的智慧、新的生命。通过对各种色彩意象的描绘,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有对文字的选择、锤炼来完成自己的诗歌使命,探寻未知,获得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阙政 《新民周刊》2012,(28):58-60
除魅陈凯歌,暂时和《别姬》相忘于江湖,你会发现,每部他的作品里都能"搜索"到陈凯歌其人,好中是他,差中也是他。这些年,陈凯歌每逢有新片问世,话题兜兜转转几圈后,几乎都要和《霸王别姬》扯上些干系。以至于采访陈导也成了件尴尬的事,《别姬》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前,既翻不过,也绕不开。这些年,我们习惯了以《别姬》作为立足点去理...  相似文献   

10.
俾斯麦与曾国藩之试比较叶隽俾斯麦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实际创始人,史称“铁血宰相”(EisenundBlut),他在欧洲革命浪潮峰起,普鲁士王国统治摇摇欲坠时,挺身而出,受命于危难之际,就职于败亡之刻,挽狂澜于既倒,建殊勋于瞬间,成为非但德国历史,而且在...  相似文献   

11.
2015十大好书     
回头再看,2015年一定是中国出版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今年出版的好书之多真是让人目不暇接。2015如水而逝。这逝水年华的岁月却成就了太多了好书。回头再看,2015年一定是中国出版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今年出版的好书之多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期盼已久的上海译文版《博尔赫斯全集》千呼万唤始出来,亚历山大·潘佐夫的《毛...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此文中综述了关于兰波《彩图集》中“野蛮”一诗现有的各种诠释,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此诗中两个含义费解的段落(第二段和第六段),试图说明隐喻如何成为变形,隐喻如何使诗歌转向神话,以及“野蛮”一诗如何引导读者超越现实,发现本质。  相似文献   

13.
仁慈的事业     
一兰波迷恋上魏尔伦,主要发生在他呆在巴黎的最后几个月里。那时幻像的冒险已经显出虚假骗人,支离破碎的一面。自从他们第一次相会以来,他从没有逃避过他那友谊的欲望。兰波突如奇来站在面  相似文献   

14.
诗人兰波     
兰波不是诗人。兰波是超诗人。不能用一般诗人的尺度衡量兰波。本文的任务却只能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对诗人兰波谈一点肤浅的体会。在法国和国际间,早已有千千万万评论家谈论过兰波。关于兰波,人们已经发表过数不清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卢梭在其处女作《论科学与艺术》里,就提出他的"回归自然"的观念,主张以自然的美好来代替"文明"的罪恶。他的"回归自然"就是人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近二十年,欧美掀起生态文学批评的新潮流,本文举证不同时期的三部法国生态文学的作品:乔治·桑在《魔沼》中描绘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米歇尔·图尼埃在《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中告诫人要与自然融为一体;勒克莱齐奥在其小说《沙漠》里揭示了大自然才是人的幸福之源。由此看来,卢梭的自然观开拓了法国生态文学,他无疑是法国生态文学的先驱和奠基者。  相似文献   

16.
陳可之作品     
陈可之思想广博,技艺精湛、中西融汇,作品以历史人物和人文绘画著称于世。1979年,年仅18岁的陈可之所作油画《历史》,成为文革后闻名的“伤痕画派”代表作之一;1985年所作《又一春》,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希望和活力的真实写照;1987年所作《冬日晨曦》获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奖”(名列第一);1992年所作《东方之子》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选人瑞士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收藏;1997年其作品《三峡晨曲》成为人民大会堂悬挂的第一幅油画;1999年《长江魂•三峡纤夫》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巨幅油画作品《重庆大轰炸1938—1943》,2004年获日本广岛颁发“和平贡献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对兰波诗论与《沧浪诗话》作平行比较。乍看起来,对两者作平行比较似乎显得很荒唐,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时空差距,况且属于不同的文化圈,但只要我们进行一番思考研究,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某些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8.
一百年来的俾斯麦传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健 《德国研究》2000,15(3):38-41
1998年4月1日,俾斯麦逝世一百周年。为此,德国于当年的7月和10月分别在基辛根温泉和弗里德里希斯鲁,召开了题为“俾斯麦与德国政治文化”和“俾斯麦与东欧”的学术讨论会。这位德国历史上的神奇人物曾引发了一代代历史学家的研究兴趣,并且还将在今后继续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俾斯麦的魅力或许是他所表现出来的令人难以琢磨的矛盾。他制定了宪法但又把宪法当作可以摆弄的玩具;他出身容克但有时却毫不犹豫地反对本阶级的利益;他向社会主义者宣战却又尝试着解决社会问题;他声言自己是君主制的信徒,但当君主制起妨碍作用时他…  相似文献   

19.
学术动态20 0 4年 7月 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与意大利驻华使馆在京联合召开了《欧洲统一 ,贤哲之梦 :欧洲统一思想史》(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 0 0 4年 5月版 )首发式暨欧洲统一思想史研讨会。在京的国际问题和欧洲问题专家、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新闻记者等 80余人参加了会议。意大利驻华大使孟凯帝阁下、意大利总统顾问路易斯·高达特 (LouisGODART)教授、《欧洲统一 ,贤哲之梦》一书的作者玛丽娅·格拉齐娅·梅吉奥妮 (MariaGraziaMELCHIONNI)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研究员、译者代表陈宝顺先生、《欧…  相似文献   

20.
孟渐新 《新民周刊》2022,(32):80-80
如果用粗略的方式划分科幻片,主要有三种:形式科幻、内容科幻、形式内容兼而有之。上世纪影坛名作《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黑客帝国》可谓三者皆有。21世纪涌现的如《人类之子》《阿凡达》《星际穿越》等,我认为是“内容科幻”的标杆——恢弘的气象里,导演们想探讨的,往往是人类深层的困境。而在厮杀如红海的“形式科幻”领域:动物怪兽、机器异形、天外来客……或人与之厮打、或另一波巨兽与之厮打、或者就是人穿上机甲与之缠斗——这类作品因为特效奇观,往往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这块蛋糕往往被欧美片方直接划走,徒留我辈叹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