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渝中区是历史形成的重庆商业中心。区内商贸设施完善,交通通讯发达,产业基础雄厚,产业结构优良,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财力优势,在重庆发展的历史上发挥了不可取代的商业中心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周边城区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商贸设施的逐步完善,渝中区的商业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商业中心地位正面临着挑战。面对竞争加剧的压力,渝中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克服惯性思维,勇于开拓创新,对渝中区的发展思路适时作调整。本文拟就调整渝中发展思路、构建重庆中央商务区间题,谈谈个人的粗浅思考。一、确立渝中区的战略定位,构建重庆中央商务区。构建重庆  相似文献   

2.
目前,重庆渝中区举办“让经典浸润所有的人生”渝中区残疾人“唱读讲传”专场文艺演出。重庆市残联副理事长周鸣等领导和近500名残疾人朋友及残疾人工作者观看了演出。  相似文献   

3.
渝中区作为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历来是重庆开放的窗口和发展的核心。渝中区一直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改善城区环境,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工程、环境工程、民生工程来抓,各项工作推进顺利。2010年底,渝中区通过了市级环保模范区验收。截至目前,辖区149个创模工程项目已全面完成,对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自查,26项考核指标全部达标。通过创模,渝中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大发展,环境质量大改善,环保水平大提升,城市面貌大改观,阻碍城市建设发展的环保难题  相似文献   

4.
长江水呼啸奔腾,嘉陵江秀美娴静,两江汇聚造就出俊美秀丽的渝中半岛。千年来渝中半岛人文葵萃,打造出历史名城重庆的中心地带。重庆的行政、商贸、金融、信息文化中心——渝中区,即座落于此。改革开放以来,渝中区经济阔步发展,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4.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13亿元,接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2000年,渝中区城市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只占消费总支出的40%,2001年降到38.7%。渝中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已在总体上稳步跨越小康。重庆直辖为渝中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5年来,渝中区以构建现代都市中央商务区为目标,对区内商贸经济综合环境,特别是基础设施进行跨越式改造升级。一座座设计新颖、色彩靓丽的高层建筑在渝中半岛上拔地而起。人民广场、朝天门广场、解放碑购物广场、菜元坝广场、珊瑚公园、八一路的“重庆好吃街”等标志性建筑,形成了众多的城市新景观。渝中区在谋划未来发展时,立足全国,放眼世界,以构建重庆中央商务区为目标,立志建成中国西部的经济强区、文化名区和现代都市风貌区。  相似文献   

5.
肖敏 《公民导刊》2007,(5):51-52
今年是我生命的一个花甲,又喜逢重庆直辖十年,3月5日,作为一名新选人大代表,我荣幸地参加了重庆市渝中区十六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6.
王勇 《重庆行政》2010,12(4):74-76
渝中区作为重庆城市的形象、开放的窗口、发展的核心,目前正紧紧围绕“一区一基地”和“内陆香港”城市理想目标,以“畅通重庆”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10分钟渝中”。  相似文献   

7.
《公民导刊》2012,(1):154-155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渝中区作为重庆的母城,是"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不仅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是重庆的首善之区、中心城区。渝中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辖区居民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把法律与居民生活紧紧连在一起,才是全民共建"平安渝中"、"法治渝中"、"和谐渝中"、"幸福渝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渝中区是重庆"母城",重庆政治、金融、商贸、信息和文化中心。区委、区政府坚持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和总部经济基地"两大战略地位,全区3.14万残疾人享受着党和政府的关爱阳光。2011年,渝中区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称号。区残联理事长王力军对记者说,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创新机构运  相似文献   

9.
渝中区朝天门街道地处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核缘地带,辖区内有西部最大的综合交易市场,是渝中区乃至重庆市的百货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水陆交通枢纽和旅游观光地区,也是最大流动人口聚集地之一。在这里活跃着一支依法履职,关注民生先进人大代表组。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10年5月渝中区第一个"社区工作日"至今,已有足足四个年头。"渝中区作为重庆的首善之区,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环境,不仅对全区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对重庆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渝中区人大秉承‘为民需亲民,务实敢担当'的工作理念,借助‘社区工作日'平台,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在听民声、纳民意、解民忧、化民怨中增进了  相似文献   

11.
市人大常委会刚出台上下联动、分级实施的"畅通重庆"建设专项工作评议实施方案,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就提早谋划,行动迅速,于今年5月在全市率先进行了"畅通工程"建设专项工作评议。这也是渝中区人大继去年率先在全市区县人大中进行危旧房改造专项工作评议后,再一次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进行"畅通重庆"建设专项工作评议,走在了全市人大专项评议的前面。  相似文献   

12.
连续当了30年重庆市和渝中区人大代表的渝中区环卫局三所党支书、所长杨朝虹,是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用镜头记录新重庆“畅通工程“的情况。据了解,1994年,我市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我市高速公路零的跨越。15年来,  相似文献   

13.
渝中区三届人大连续九年的关注、呼吁、跟踪监督,终于使重庆金融街成功奠基。“若没有人大的倾力监督,重庆金融街的今天也许还要等段时间。“一位人大工作者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4.
杨波 《公民导刊》2007,(5):60-61
在今春举行的2006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颁奖仪式上。市人大代表、重庆市渝中区环卫三所党支书、所长杨朝虹自豪地走上领奖台。  相似文献   

15.
重庆渝中区上清寺,危旧房大拆迁已拉开序幕。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高公馆也在此次拆迁区域里。按既定规划,这座历经近百年沧桑、渗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建筑将在2008年8月“灰飞烟灭”。 2008年6月25日,渝中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全票通过第25次主任会议提请审议的《关于在危旧房改造中加强文物保护的决议》,对已启动和未启动的危旧寓改造区域内的文物拆迁叫停!  相似文献   

16.
4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率宜居重庆建设调研组走进渝中区,对该区宜居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的主要建设成就进行了实地调研,涉及主干道环境综合改造,公园、广场和载体建设等。陈光国主任在听取李子坝公园文物修复、危旧房改造、消落带整治等工作情况介绍后,对渝中区宜居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正"晒伤晒黑都算不得什么,能挖到‘煤',解决群众的难题,才对得起人大代表的身份。"重庆市渝中区人大代表轩若亮一直这样认为。作为已经履职8年的老代表,这位扎根重庆30多年的河南汉子,用努力见证着渝中区的发展变迁,也用自己的言行表达着群众的心声。走进重庆市渝中区人大代表、中山医院副院长、急诊医学主任医师轩若亮的办公室,迎面的桌上放着一本泛黄的记事本,一堆厚厚的病历档案,  相似文献   

18.
石世珍,重庆市渝中区人大代表,现任重庆天怡集团总裁兼重庆雾都宾馆总经理,旅游管理硕士。三年来,她努力做好代表工作,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她为企业创下骄人的业绩。  相似文献   

19.
正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片区作为渝中西部都市新核之一,正处于加快打造重庆国际商务区、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和国家会计服务业示范区的关键时期。该地区社会的发展和社区建设如何与经济发展同步、同向,特别是社区建设如何适应高端人群、外籍人士和现代服务型企业日益增加的趋势,如何满足其对优质便捷服务的需求,这是渝中区政府及化龙桥街道"十三五"期间要着重进行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一、红岩村社区基本概况红岩村社区成立于2012年6月,东临重庆小镇,西与沙坪坝区(滴水岩)交界,南靠石油路街道,北与江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时,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方向。渝中区是全国文化先进区(1998年由国家文化部命名授牌),也是重庆经济文化中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示范窗口,数十年来始终致力于改善群众文化环境,把文化发展战略作为争创发展新优势的基础性战略,创造了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今年夏天,在渝中区这块热土上走过20年的山城文学社,在重庆倡导人文精神、构建社区文化、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开展了“文学进社区”系列活动,赢得了诸多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