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耿飚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驻外大使,也是著名的"将军大使"。在新中国成立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和中国之间有过一段特殊的关系。但是这种特殊的关系却建立在一种畸形的援助基础之上。耿飚出任中国驻阿大使后,这种状况才引起国内的重视并最终得以解决。毛泽东称赞"耿飚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个好大使"。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览》2006,(6):54-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政府派驻其他国家的大使馆的外交人员,也纷纷投入新中国的怀抱.1949年12月,国民党政府驻缅甸大使涂允檀宣布起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宣布起义的国民党政府驻外大使.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所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指1949年10月1日至1959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首任大使指的是向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派出的第一位大使。首任大使的选拔和派遣1949年10月1日至1959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有34个国家与新中国建交。由于王幼平在罗马尼亚当首任大使后又到挪威、柬埔寨当首任大使,陈志方在叙利亚当首任大使后又到伊拉克当首任大使,袁仲贤在印度当首任大使时兼中国驻尼泊尔首任大使;根据1919年协议,与瑞士建交即与列支敦士登公国建交,而新中国未向列支敦士登派驻大使,  相似文献   

4.
孟兰英 《党史文苑》2009,(12):28-32
新中国成立伊始。外交官队伍要“另起炉灶”。派什么人任驻外大使成了难题。周恩来说:(外交干部)首先从军队中调.军队干部经过战争的考验.是最靠得住的!毛泽东说:中国的首批驻外大使都是从军队里调来的高级干部,他们都是将军。将军当大使好!  相似文献   

5.
孟兰英 《党史天地》2009,(10):35-38
新中国成立伊始,外交官队伍要“另起炉灶”,派什么人任驻外大使成了难题。 周恩来说:(外交干部)首先从军队中调,军队干部经过战争的考验.是最靠得住的! 毛泽东说:中国的首批驻外大使都是从军队里调来的高级干部.他们都是将军。将军当大使好!  相似文献   

6.
《支部生活》2010,(8):50-50
新中国成立后,瑞典成为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国家。1950年9月19日。中国首任驻瑞典大使耿飚代表新中国政府向该国元首呈递国书。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准备了许久。  相似文献   

7.
王梦悦 《党课》2010,(11):118-119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建交国家数量的增加,向建交国派驻大使成为当时我国外交工作的一件大事。中央决定组建一支以军队干部为骨干的外交队伍,选调了一批兵团级干部出任大使,人们亲昵地称他们为“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8.
孟昭庚 《世纪风采》2014,(10):42-46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随着苏联、岁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10多个国家陆续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向建交国派驻大使便成了当时外交工作的一件大事。由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亲自点将的第一批驻外大使中有10位是军队中的兵团级干部,他们都是骁勇善战的高级将领,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9.
《党史纵览》2010,(6):53-53
新中国成立后,瑞典政府迅速接受了中方的建交原则,成为与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分管外交工作26年,直到他逝世,共有10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其中对日外交,是众多国家中的"一个典型"。"灵活性":多领域、多层次的互动发展1949年,周恩来曾说,"我们应当把外交学中国化,但是现在还做不到"。周恩来担任总理职务2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兼任外交部长,为新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一 记者:吴大使,您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查阅您的经历不由让人感叹:您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第一批常驻联合国工作人员之一,亲历了新中国外交的破冰之旅;从外交部发言人,到中国驻荷兰、瑞士、法国大使,您可谓是新中国外交成长历程的见证人。那么,能否给我们谈谈新中国60年来的外交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袁南生 《湘潮》2006,(6):38-42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派出了第一批14位大使,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军队兵团、军一级的高级将领,其中就有驻印度大使兼驻尼泊尔大使、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袁仲贤(1904-1957),他是将军大使中唯一的正兵团职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13.
正李清泉(1919—2014),江西鄱阳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2师4旅11团政治处主任、第2师兼淮南军区政治部宣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4师12团政委,第3野战军21军61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政务参赞。1959年,任中国驻瑞士大使。其间,参与了被称为"外交核爆炸"的中法建交谈  相似文献   

14.
李景贤 《党史博览》2010,(6):15-17,22
2009年10月2日,中国与俄罗斯(苏联)迎来了建交60周年。悠悠岁月,两国关系在一个甲子轮回中.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阴晴圆缺,可写的东西很多。在本文中,笔者只截取一个侧面,写一写王稼祥这位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也是第一位驻外大使,着重讲一讲他到任前后所发生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派出了第一批14位大使,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军队兵团、军一级的高级将领,其中就有驻印度大使兼驻尼泊尔大使、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袁仲贤(1904-1957),他是将军大使中唯一的正兵团职高级将领。应对新中国诞生前夕的第一桩外交事件1949年10月,将  相似文献   

16.
耿飚,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派驻外国的十位大使之一、他一人曾同时出任瑞典、丹麦、芬兰三国大使。  相似文献   

17.
1963年4月23日午夜,正在河南省邓县考察的中国前驻柬埔寨大使王幼平突然接到南阳地委打来的电话:"北京来电话,让您明天中午赶到北京,还说要带上出国的衣服." 王幼平是1931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曾长期在军队政治部门担任领导.新中国成立后,王幼平奉调进入外交部,先后出任驻罗马尼亚、挪威和柬埔寨等国大使.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17年里,还有不少在外交部以及驻外使、领馆工作而没有担任驻外大使的将军外交家。他们是:李克农、马文波、柴成文、徐介藩、丁荣昌、边章五、吉合、韩振纪、潘振武和丁甘如。  相似文献   

19.
杨洁篪是新中国第十任外交部长。在32年的外交官生涯中,杨洁篪在外交部创下了好几项纪录:1998年,年仅48岁时成为外交部副部长;2001年2月,接替李肇星出任我国第七任驻美大使,是中美建交以来最年轻的一位大使;现在,成为第一位在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外交部长。  相似文献   

20.
黄镇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驻外大使中的一员,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历经过几多惊心动魄的国际风云.特别是在中美建交前后,黄镇在巴黎和纽约所亲历的事件更是鲜为人知.本文所记述的,是黄镇在这一时期支持并亲自参与斡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英籍女作家韩素音、旅美医学界权威李振翩等三位定居欧美的著名人士实现访华夙愿的曲折经历,从中不难看到黄镇高超灵活的外交手法及其热忱感人的生活片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