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鲜血,洒遍了祖国的江河大地,也洒在了香港这块中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蔡和森、蔡林蒸兄弟俩。在香港回归祖国的今天,先烈们英灵有知,定当欢庆于九泉。蔡林蒸原名麓仙,是蔡和森和蔡畅的哥哥。蔡和森和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蔡和森自取双姓单名为蔡林彬,麓仙仿效弟弟,改名为蔡林蒸。1919年冬,蔡和森偕母葛健豪和妹妹蔡畅赴法勤工俭学,探求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真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蔡林蒸多次表示很想同行。第二年春,蔡和森在寄回的家信中写道:“麓兄如来,苦工…  相似文献   

2.
简讯     
《湘潮》1995,(5)
简讯3月30日,双峰县隆重纪念革和森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包括蔡和森生平事迹报告会,向蔡和森塑像敬献花篮,蔡和森、向警予、蔡畅以及母亲葛健豪的群体雕塑破土动工的奠基仪式,参观"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和"蔡畅事迹陈列室"。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委、...  相似文献   

3.
徐特立作为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和培养了几代青年人。中国共产党的著名领导人毛泽东、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维汉等,在青年时代都曾受教于他。徐特立嘉言懿行、为人师表,深受青年们的敬重和爱戴。在徐特立六十寿辰之际,毛  相似文献   

4.
茅文婷 《党建》2023,(3):67-68
<正>从妙高峰下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往西,过湘江,再步行一段,就到了岳麓山脚下一个叫刘家台子的地方。这条路青年毛泽东常走,因为租住在刘家台子的是他在湖南一师的同窗蔡和森一家。在这里,毛泽东、蔡和森等一群追求进步的青年成立了新民学会,并在新民学会的先进分子中秘密组建了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如中国妇女运动的领导者蔡畅所言:“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毛蔡寄庐流芳千载。”  相似文献   

5.
江艳  吴曰友 《党史文苑》2008,(12):55-56
徐特立作为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育和培养了几代青年人。中国共产党的著名领导人毛泽东、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维汉等,在青年时代都曾受教于他。徐特立嘉言懿行、为人师表,深受青年们的敬重和爱戴。在徐特立六十寿辰之际,毛泽东亲笔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6.
夏远生 《湘潮》2016,(4):31-38
众所周知,毛泽东诗词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华民族解放的英雄赞歌,是中国人民革命的奋斗乐章。特别是对中华女英雄形象和人格的塑造和意象,在世界诗人中间都是独树一帜、卓越超群的。借用毛泽东为著名革命母亲葛健豪去世所送挽联的颂辞:"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儿英烈,指蔡母之子蔡和森、蔡林蒸烈士,女英雄则指蔡畅。"女英雄",实际上是毛泽东对中国妇女解放领袖人物和代表人物的理想塑造和精神揭示。毛泽东诗词抒写的中  相似文献   

7.
蔡畅是新中国的妇女领 袖,第一任全国妇联主席,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 蔡畅和周恩来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相识了。当时她的哥哥蔡和森、嫂子向警予、丈夫李富春以及蔡畅本人,都同周恩来并肩战斗过。周恩来对蔡家母子一同留法的事迹早有所闻,也十分钦佩这个革命家庭。那时周恩来同志是中共旅欧支部书记。他对同志一片热情,待人诚恳、亲切,受到在法同志们的敬爱。蔡畅  相似文献   

8.
乐英贤 《湘潮》2021,(1):30-31
蔡和森与周方两家,已整整交往了四代。2020年5月14日,蔡畅的外孙李勇与周方的长孙周乐国,参加在湖南省双峰县召开的"蔡畅同志生平思想研讨会"。两人相见,格外亲切,翻阅珍藏的史料,回顾先辈的革命友谊和感人的过往轶事,无不令人感怀。1915年5月,周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同年秋,蔡和森由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跳级升入该校,与周方、邓中夏同编在乙班。  相似文献   

9.
蔡和森同志纪念馆,位于蔡和森故乡双峰县永丰镇。它于198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日开馆。馆名为聂荣臻题写。邓小平题词:“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馆前建有蔡和森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高9米的蔡和森全身塑像,纪念馆进厅正面立着蔡和森铜塑头像。1991年,馆内增设了蔡畅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  相似文献   

10.
《湘潮》1993,(7)
蔡畅作为我国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和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而享誉世界。然而,她那位平凡而又了不起的母亲——葛健豪却鲜为人知。葛健豪养育了蔡和森、蔡畅这样伟大的儿女,自己在儿女们影响下,也有过令世人瞩目的壮举。蔡畅身上流淌着母亲的血,而又不仅仅是母亲的血……介绍的便是这对母女浓郁的亲情和高尚的情怀。  相似文献   

11.
<正>为推动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葛健豪、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畅生平思想研究,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南开大学蔡和森、李富春研究中心与《党的文献》杂志社拟于2015年5月在天津联合举办"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在长沙的挚友便是蔡和森。从中共“二大”至“六大,蔡和森都是中央委员,他的家庭也成为党内突出的革命之家。他同妻子向警予、妹妹蔡畅、妹夫李富春等人都作为党的第一代开拓者,用热血和青春在史册上写下了姓名。 蔡和森,字润寰,曾用名蔡林彬,1895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一个破落的小官吏家庭。幼时读私塾,13岁时因家中困难到堂兄开的店中当学徒,未受照顾而长期遭欺压,从而葫发了反抗意识。16岁时他才入初等小学读书,因年龄大被周围嘲笑称为“太学生”。经他刻苦攻读,一个学期后便跳级…  相似文献   

13.
蔡畅小传     
蔡畅,著名的新民学会会员,先后担任全国妇联主席30年,是中国妇女运动最杰出的领袖之一。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了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蔡畅,原名成熙,1900年5月14日生于湖南湘乡永丰镇(今双峰县城)。其二哥蔡麓仙、三哥蔡和森、三嫂向警予都是早期共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施拉姆著的《毛泽东》(中译本1987年12月红旗出版社出版)一书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活动和政治思想,是很值得一读的。但是,书中也有不少史实错误,现将其中部分例举如下: 1.“蔡和森……是六个孩子中最年长的一个”(第17页)。蔡和森的父母共有6个孩子,他是第五个,蔡畅是他的妹妹。2.新民学会“其成员最后都参加了共产党”(第24页)。新民学会的大部分成员参加了共产党,但不是全部参加。如新民学会的发起人之一肖子升就加入了国民党。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法国租界一所正在放假的女子学校举行”(第43页)。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这里  相似文献   

15.
1915年秋,邓中夏由郴县中学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毛泽东的挚友蔡和森也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考入湖南高师,与中夏同分在文科乙班。杨昌济先生其时正在湖南高师和省立一师兼教。中夏十分崇敬杨先生的学识、理想和为人,他和蔡和森常在星期天到杨先生家拜访、求教。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三人在杨昌济先生家相遇了。蔡和森指着毛泽东向邓中夏介绍说:“这位就是我的朋友,一师的毛润之君”,就这样,邓中夏与毛泽东相识了。其时毛泽东求友之心甚炽,曾作过一署名“二十八画生”的征友启事。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08,(8)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母亲,出现了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家庭,这个家庭出现了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4位了不起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这4位革命家所从事的早期革命活动,都联系着一个伟大女性的名字——葛健豪。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6,(4)
正1889年4月9日,蔡麓仙生于湘乡县永丰镇(今属双峰县),在兄弟姐妹6人中,他排行第三,系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蔡和森胞兄。年轻的时候,他因家境贫寒,刚成年就进蔡广益杂货店当店员。后来,他与永丰镇附近井湾里一袁姓姑娘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儿。到长沙后,为解决家庭的生活困难,让弟弟蔡和森专心从事革命活动,他一面帮助家里种菜,一面做些小生意。1919年冬,蔡和森、蔡畅偕同母亲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他非常向往,但这时家里还有  相似文献   

18.
她的父亲李富春曾是国务院副总理;母亲蔡畅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舅舅是著名的中共早期革命领导人蔡和森;舅母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共最早的女共产党员——向警予。从小成长在这样一个革命者之家,李特特的人生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9.
《党的文献》杂志社与南开大学和富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学术研讨会"近期在南开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革命家庭的视角出发,对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畅、葛健豪等革命先哲的研究更加深化,视野更加开阔,内容更加具体,深化和拓展了中共党史人物研究。这表明,革命家庭研究无论在时间维度上还是在空间维度上,都是深化中共党史和党史人物研究的丰富资源,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0.
何新 《湘潮》2016,(4):286-289
蔡畅是继向警予之后中国共产党内又一卓越的妇女运动领导人。她出生于湖南湘乡县永丰镇荷叶乡(现属双峰县)光甲堂。早年曾跟随母亲葛健豪、哥哥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回国后从事妇女运动。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她率领中国妇女结合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妇女解放道路,使广大妇女群众为中国革命事业、国家建设与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只此一点,蔡畅是值得后人纪念的。更重要的是,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