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基斯坦“救国政变”木子THECOUPFORTHENATIONINPAKISTAN¥MuZi1977年3月,巴基斯坦举行全国大选。以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为首的巴基斯坦人民党取得压倒的绝对多数的巨大胜利。巴基斯坦全国联盟以布托“对国家犯下选举欺骗罪行...  相似文献   

2.
今年8月18日,迫于弹劾压力的穆沙拉夫宣布辞职后,9月6日巴基斯坦再次举行总统选举。结果已故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扎尔达里以较大优势击败对手,成功当选巴基斯坦新一届总统,任期5年。扎尔达里的胜出,不仅使布托家族又重新回到了政治权力舞台的中央,也使其自身身份发生了重大蜕变:从阶下囚到总统。  相似文献   

3.
巴基斯坦人民党是巴基斯坦政坛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曾经先后四次执政共12年。在人民党的执政历程中,70年代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政权对巴基斯坦政治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政权的兴衰深受巴基斯坦特殊国情的影响和制约,而这些因素对其他政党的发展也发挥着同样的影响力。因此,研究70年代人民党的执政状况是分析巴基斯坦政治、透视巴基斯坦特殊国情的一个重要个案。  相似文献   

4.
东巴的独立、巴基斯坦军队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的败北,激起了巴各阶层的强烈不满,反对叶海亚·汗的示威游行此起彼伏,遍及巴基斯坦东西南北,叶海亚·汗已不能控制局势。在全巴上下一片愤怒声中,叶海亚·汗于1971年12月30日辞去总统职务,人民党主席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接任巴基斯坦总统和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开始了他对巴基斯坦五年又七个月的统治。一、布托的崛起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1928年1月5日出身于信德省的拉卡纳一个贵族穆斯林家庭,  相似文献   

5.
1989年11月1日上午,巴基斯坦国民议会召开全体会议,就巴各反对党于10月26日正式提出的对贝·布托政府的不信任议案进行辩论和表决。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的130票对105票否决了反对党提出的不信任案,反对派表示接受投票结果,从而结束了为时一周的巴政府危机。贝·布托获胜后表示将改组其内阁,调整她的政府的国内政策。巴基斯坦国民议会又称下院,共设237个席位。按巴宪法规定,如反对派获得119票,贝·布托就将失去总理职位。也就是说,这次贝·布托是以13票的微弱票数保住其总理地位的。  相似文献   

6.
过去一年,巴基斯坦政局剧烈动荡,危机四伏,经历了罕见的政府频繁更迭、总理几易其人的巨大变化。去年10月中旬,全国大选后,巴基斯坦人民党获胜,贝·布托当选为总理重返政坛。一个月后,人民党候选人法鲁克·莱加利在总统竞选中以绝对多数当选为总统。困扰巴基斯坦近一年的政治危机从而结束。人民党领导人同时担任国家两个最高职务,为贝·布托再次执政提供了  相似文献   

7.
1971年的内战及随后被肢解,又一次给巴基斯坦当政者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在同印度的长期对峙状态中怎样保证国家的安全?战争也使巴基斯坦意识到系国家安危于某一大国是极其危险和不现实的。国家安全政策上的缺陷迫使巴基斯坦重新调整对外政策。1971年12月布托就任巴基斯坦总统后,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和提高巴基斯坦的国际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总理贝娜齐尔·布托1953年6月21日出生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市。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毕业后进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76年学成回国在外交部工作。1977年至1984年过着长达7年的监狱生活,1984年获释并流亡英国,1986年回国参加政治斗争。1988年12月当选巴基斯坦总理,1990年8月6日她的政府在执政20个月后被总统解散。1993年,下野3年后再度任巴基斯坦总理,1996年被总统解职,至今流亡国外。1987年12月与阿西夫·扎尔达里结婚,生有3个男孩。 在素有重男轻女传统文化的东方,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一位女性以她出色的政治才干,不…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迟缓、传统观念仍占据重要地位的南亚地区,个别女性叱吒风云的现象十分突出,无论是担任印度总理长达15年的英迪拉·甘地夫人,还是驰骋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政坛的班达拉奈克夫人、库马拉通加夫人和贝·布托夫人,都以其传奇式的经历、巨大的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10.
(二)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哈克总统公开承认他缺乏管理经济的知识,也对管理经济没有兴趣。然而这绝不是说他忽视经济对于政治的重要作用,相反,他清楚他懂得经济对他的政权的至关重要性。他曾对《布托统治下的巴基斯坦1971—1977》一书的作者況:“我同意你在《布托统治下的巴基斯坦》一书中的分析,如果不是因为1965年与印度的战争使经济发展受挫,阿尤布·汗是可以执政更长一段时间的;如果不是因为我国社会中的一些重要集团在经济上丧失安全感,反布托的骚乱也不会表现得那么猛烈。”他不像他的前任阿尤布·汗那样把发展经济工作作  相似文献   

11.
“布托主义”一词在巴广泛流传,它实际上是巴基斯坦人民党建党的基本指导思想。该党纲领明文写道:“信仰是伊斯兰,经济是社会主义,政治是民主,一切权力归人民”。 (一)信仰——伊斯兰布托从青年学生时代到担任国家领导人的各个时期都有大量关于忠于穆斯林的言论,而且把信仰伊斯兰教作为人民党和巴基斯坦国家的最高指导思想,他公开宣布:“伊斯兰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的宗教,是巴斯斯坦的基础”,“伊斯兰是最重要的原则,我们为其事业可以贡献我们的生命”,“伊斯兰精神鼓舞着我们,我们相信伊斯兰永恒的宗教”等等。①  相似文献   

12.
去年8月,巴基斯坦总统伊沙克·汗以贝·布托政府“滥用职权,任人唯亲,不再受到公众的信任”为由解散了巴国民议会,同时解除贝·布托的总理职务并任命联合反对党主席穆斯塔法·贾托伊为临时政府总理。10月下旬,在总统和看守内阁的主持下大选如期举行。经过激烈角逐,以穆斯林联盟为主的伊斯兰民主联盟(IJI,以下简称伊民盟)击败了巴基斯坦人民党为首的人民民主联盟(PDA,以下简称人民盟)而上台执政。历时3个月之久的政府危机终于结束。从议会解散到新政府产生,巴基斯坦政局发生了一些引人瞩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1月4日凌晨,巴基斯坦总统莱加里以贪污腐败、搞裙带关系及不能再继续履行宪法等为由突然解散贝·布托政府和国民议会,任命哈立德为看守政府总理,同时宣布1997年2月3日举行全国大选。 贝·布托政府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有: (一)总统与总理矛盾激化。莱加里总统认为贝·布托总理限制了他的权力。9月20日,总统公开表示他与总理在最高法官的任命上存在分歧。最近,总统要求最高法院就他在任命最高法官时是否必须听取贝·布托的意见一事作出裁决。他还一直受到要他运用宪法权力解除贝  相似文献   

14.
4月5—14日,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对美国作为期10天的访问。此行旨在改善巴基斯坦与美国自90年代初便停滞不前的关系。 一、访问背景 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外交关系充满曲折,几经起落。50年代,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与巴正式结盟。后美巴关系因各自目标不同而发生龃龉:美欲借巴遏制共产主义,巴则想以美威慑宿敌印度。70年代末期,美指责巴制造核武器,两国关系又出现曲折。  相似文献   

15.
五、布托改革的后退 1972—1974年间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改革引起上层社会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高级文官和军官的不满,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对国有化等经济改革的不满尤为突出。在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下,要在备受严重创伤的巴基斯坦建立巩固的不再受军方控制的文官政府、要满足广大中下层人民要求国家统一安定以利发展生产的愿望,布托政府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于国于民都是无可厚非的;布托人民党在国民议会中占绝对优势,主张改革的力量在党内和政府内也  相似文献   

16.
巴基斯坦总理贝娜齐尔·布托1953年6月21日出生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市.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毕业后进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76年学成回国在外交部工作.1977年至1984年过着长达7年的监狱生活,1984年获释并流亡英国,1986年回国参加政治斗争.1988年12月当选巴基斯坦总理,1990年8月6日她的政府在执政20个月后被总统解散.1993年,下野3年后再度任巴基斯坦总理,1996年被总统解职,至今流亡国外.1987年12月与阿西夫·扎尔达里结婚,生有3个男孩.  相似文献   

17.
11月13日巴基斯坦举行总统选举。人民党和居内久派穆斯林联盟的候选人、外交部长法鲁克·莱加利击败谢里夫派穆斯林联盟候选人、代总统瓦西姆·萨贾德当选为总统。次日,莱加利宣誓就职,成为巴基斯坦建国以来的第四位文职总统。分析家们认为,莱加利的当选有助于巩固贝·布托总理的执政地位。名门望族出身从政经验丰富莱加利现年53岁,为虔诚的穆斯林。他出身于巴基斯坦南部最富庶、政治上影响最大的旁遮普省一大地主家庭。其祖先是从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地区移居来旁遮普省的。人们把在俾路支人中实施伊斯兰继承法及取消部族人向其首领纳税归功于莱加利的祖父。  相似文献   

18.
巴基斯坦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47年独立到1985年2月大选,巴基斯坦政治的发展大致经过五个阶段:五十年代试图建立代议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定;六十年代阿尤布实行军法管制,政局相对稳定;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内战和东巴独立为孟加拉国;布托恢复代议制政府,政局再次动乱;齐亚·哈克再度军管,向文官政府过度。本文拟回顾巴基斯坦政治发展各阶段的情况,探索政治危机的原因。由于水平有限,谬误定所难免,恳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5月以来,巴基斯坦最大港口及商业城市卡拉奇的暴力活动持续升级,尤其是在贝·布托5月25日发表谴责移民运动的讲话之后,政府与移民运动的冲突达到了高潮,反政府武装分子用汽车炸弹企图炸掉信德省的议会大厦和海军公寓,警察局和军警装甲车也经常遭到火箭炮的袭击,造成交通受阻,商店关门,贝·布托自己也不得不用直升飞机替代小汽车。自今年以来,已有750人死于暴力。暴力活动使卡拉奇陷入瘫痪,严重影响到巴人民党政府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1971年12月30日,刚担任总理12天的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接替叶海亚·汗出任巴基斯坦总统和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执政不到1月,布托便于1972年1月12日开始实施前后持续五年之久的工业国有化政策。一、工业国有化的背景佐·阿·布托受命于国家一分为二、巴基斯坦存亡绝续之时,他的政府面临内政、外交、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许多重大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他首先抓经济问题呢?因为他认为经济问题比民主问题更为重要,“我相信,没有经济体制的改革,就不可能推动国家去实行宪法和民主,我们认为经济体制才是基本的问题”。道理是十分简单的:“你在饥饿时,你不可能把宪法当饭吃;你没有钱买药吋,也不能把宪法当药吃。”为什么在抓经济体制这个基本问题时又从工业国有化和发展公营部门经济入手呢?这要从60年代末期到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