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招远市认真落实“文明山东”各项任务,以“文明金都”建设为总抓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立足实际,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了“创建新家园、创造新生活”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推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工作中,我们主要突出了“三抓”:一、抓环境,建设文明生态新家园。农村环境是群众生活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也是反映农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推进村镇规划和建设,不断改善环境面貌,着力提升村镇文明水平。一是重视规划工作,坚持规划先行。先后投入规划编制资金150万元,多方聘…  相似文献   

2.
沾益县开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星”活动,是按照省、市委要求,在农村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走廊“四大创建”有机结合,从沾益实际出发而提出来的,把争创“九星级文明乡镇”、“七星级文明村委会”、“八星级文明村民小组”、“十星级文明户”、“八星级文明机关”、“七星级文明学校”、“六星级文明国有企业”和“六星级文明乡镇企业”作为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禄丰县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以开展各类文明创建为契机,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群众生活质量和创造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主要内容,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全县上下文明创建氛围高涨,“文明无小事,小事见文明”的良好风尚已在全县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4.
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工程”,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六届六次全委会精神,为搞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行业三大创建活动,推动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这三大创建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植根于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自觉实践之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自觉参与意识和创造新生活的精神风貌。很多社会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载体建设是重要而且关键的环节,因此,为了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抓好四大载体建设:以星级文明家庭为载体,组织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以创建文明村为载体,建设村级文化阵地,改造村容村貌;以创建文明城镇活动为栽体,以城带乡,成区、成片地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以帮建活动为载体,组织社会力量共建社会主义农村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6.
乡镇是我国政权组织的“神经末梢”,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前沿指挥部,是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的重要环节。乡镇党委书记肩负重任,其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在基层开展工作的成效。怎样扮演好“班长”这个角色,怎样团结率领党委领导班子,深入基层群众,在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每个年轻的基层党委书记必须认真思考和身体力行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动态     
《理论学习(山东)》2006,(6):78-78,74
省文明委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日,省文明委下发《关于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对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意见》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农村文明程度,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积极倡树文明新风,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  相似文献   

8.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三农”工作大局。济宁市自2001年以来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并努力发挥其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综合载体作用,整体带动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2003年,省文明委在济宁召开现场会议推广了这一经验。2005年1月8日,在海南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四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新形势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四抓”做文章。启示之一:立足全局抓定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选准路子、有所作为。济宁是农业大市,800万人口中有600万在农村。农村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余庆县委、县政府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中,顺应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全面小康建设,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得到了中央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2003年7月,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明确提出在农村要抓好“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积极倡导各地学习借鉴。2005年,中央政治…  相似文献   

10.
乡镇党委、政府在我国现行的党政组织和行政管理系统中,处于基础和基层的位置,直接面对着广大人民群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通过乡镇来贯彻;基层党的执政地位,也要靠乡镇工作来巩固。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必须要通过搞好乡镇政权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促进服务职能到位,才能使乡镇领导干部真正取信于民、服务于民,为农民办实事、服务好农民。在乡镇领导班子中,党委书记、乡镇长负有重要的责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努力提高“六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面向新世纪和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省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即在县、乡镇、村开展创建“五好”(好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统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任务。农村、农民“贷款难”严重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破解信贷瓶颈制约,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建既符合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能够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现代性农村全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农民的金融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加强农村党的工作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加强这方…  相似文献   

14.
潜江市创新工作机制,在全市部署开展“市直单位党员进社区、乡镇党员进村组”活动,组织市直单位、乡镇机关党员分别到社区、农村报到登记,联系服务群众,推进机关力量下沉,推动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走出一条“民情一线反映、问题一线解决、成效一线体现”的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新办法,形成了党员干部心中装着群众、眼里望着群众、脚下走近群众、手上忙于群众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15.
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公安县公路管理局,进一步加大文明创建力度,明确文明创建工作思路,完善创建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党政丁团等组织的作用,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整体推进。加强文明细胞建设。定期评选文明路段、文明员工、文明家庭、文明楼栋,开展“公路文化主题开放日”活动,  相似文献   

16.
亚洲论坛定址我市博鳌,是琼海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市以博鳌亚洲论坛建设为契机,以尽早实现“迈向中等城市”为目标,把综合治理、优化环境作为2001年依法治市工作的重点,认真规划,全面治理,以创造琼海效应,铸造琼海风貌。创建生态市,整治城区环境。我们以保护万泉河生态为重点,在21个乡镇全面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我们抓好镇伊甸园、  相似文献   

17.
一、充分认识农村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的组织,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8.
时下,各地农村普遍实行了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加强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工作,深得农民群众拥护。但是.一些地方做这件事时出现铺张浪费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公开栏”设计和材质上脱离实际,片面追求“好看”。有的乡镇花几万元建造金碧辉煌的“公开墙”,有的村用数千元焊制气派不凡的“公开栏”,群众议论纷纷,称之为“奢侈台”上唱“廉政戏”。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素质问题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农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应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分步实施;二是利用各种宣传形式进行农民素质教育;三是解决经费、人员、场地、时间等具体问题;四是农民素质教育寓各种活动之中;五是正面引导,树立典型;六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 乡镇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组织,国家对农村各项方针政策都要通过乡镇政权去组织实施,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对政府的要求,要通过乡镇政权向国家反映.我国8亿人口在农村,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好,对于顺利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和法制,进一步发展乡镇经济,建设两个文明,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乡镇经济的发展,为巩固乡镇政权提供了物质基础我国乡镇经济能在古老的农村大地上犁开传统农业经济的冻土,并不是农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