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后,印度崛起成为为中国媒体和大众舆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中国如何看待和估量印度的崛起也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从中国官方、媒体以及学者对印度崛起的认识的差异入手,分析印度崛起对中国可能形成的影响,并对中印关系的前景做出可能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印度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在金融改革与发展区域金融中心培育与构建的经验与教训,对同为发展中人口大国的中国的区域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本文拟在探索印度区域金融中心构建的演绎路径基础上,总结其构建中的经验与教训,以便于中国在区域金融中心构建方面有镜可照。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印度一些学者一直埋怨:尽管中国和印度都是大国,某些国家把中国视为“世界大国”,而只把印度视为“区域性大国”。1992年4月在印美第三次战略讨论会上,印方表示,印度在新的多极国际秩序中为主要成员之一,对印度同中国地位的对比表示关切;如中国被视为“...  相似文献   

4.
透析印度崛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和幅员大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都有重大发展,又有着较为稳定的政治结构,为未来成长为世界大国奠定了良好基础.印度崛起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必然趋势.这将对亚洲以至世界地缘政治和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印度崛起与中国的发展壮大是并行不悖的,两国不会变成战略竞争对手,而将成为共同前进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5.
"大国情结"不仅是印度外交战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对其安全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应充分重视印度"大国情结",积极主动地回应其对华友好面,淡化中印结构性矛盾,力图促成印度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或至少避免成为阻碍。  相似文献   

6.
试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印度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高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旗帜,发展睦邻关系、稳定周边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中国的周边安全与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还依然存在。1998年5月中印关系出现的逆转就是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试就印度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战略企图、印度对华军事战略、印巴核竞赛和中印巴三角关系这四个因素略述己见,探讨印度对中国安全的影响。一、印度在中国边界问题上的战略企图与中国安全作为亚洲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曾有过相互友好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冷战的结束为界,对印度与中国在对非关系上的合作与分歧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印对非政策差异、中印边界分歧和国际格局三个因素,影响了中印两国在非洲问题上的合作。发展中大国印度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非洲的合作,对于增强亚非团结与合作,推动南南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21世纪,印度与中国在对非关系上的一些分歧,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两国在非洲的合作和中非关系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方国家与媒体突然使劲追捧印度,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推崇"印度模式",并且还有意无意和被其时贬时褒的中国相比较.西方国家高层更是频繁造访,争先恐后地与印度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而印度也在赞美声中,自我感觉良好,似乎它已真的成为了一个自己一直追求的"有声有色的大国".  相似文献   

9.
南海在印度的亚太安全战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印度对南海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随着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和对大国地位的不断追求,印度对其南海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不断拓展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影响力,寻求扩大在该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对南海事务的介入力度越来越大。印度对南海问题的深度介入对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使得南海争端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赵干城 《东南亚》2011,(3):21-24
中印均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类似的作用,也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重点讨论印度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分析这些观点的形成原因和这种观念对印度相关行为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印度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兴大国,其发展速度、模式、前景为世界所关注。印度借助 信息产业的优势实现经济的崛起,而现代科技人才的培养、储备是印度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 因素。虽然印度的国际竞争力尚不如中国,但其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中国应在邻国崛 起之中抓住合作契机,实现优势互补,发展自己。此外,中国还应借鉴印度发展之经验,在国际竞争 中确立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走人才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高等教育体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都是高等教育大国,在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上各有特点,又有相似的地方。通过比较,可以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巴经济走廊的提出和建设引起了南亚地区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为南亚的核心大国以及中国在亚洲的战略竞争对手,印度对中国致力于推动的中巴经济走廊计划心态复杂.准确把握印度政治、经济、军事、媒体等各界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的战略认知及原因,深入分析印度运用何种对抗手段与中国在南亚地区进行地缘战略竞争,探讨中国的应对策略,思考中印在南亚的良性互动与合作,无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析印度的崛起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独立以来 ,印度一直在为实现世界大国的梦想而努力 ,但一直未能如愿。 1991年印度走上开放道路之后 ,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成为世界上又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印同为崛起中的大国 ,又互为邻国 ,处理好两国的关系非常必要。走出阴影 ,淡化历史问题 ,把彼此视为一个机遇 ,力求合作 ,才符合中印两国的根本利益。本文分析了崛起中的印度对中国的影响 ,以及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论新兴大国的崛起与现有大国的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简称BRICs)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崛起是当代世界的一 个重大政治现象,将对现有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现有大国和力量中 心将其或视为挑战或视为机遇,采取不同的应对战略。  相似文献   

16.
过去一年多来,印度的大国外交十分活跃,并从中获得多方面的好处。但印度与各大国的关系中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与麻烦,从而对其大国外交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起一定的制约作用。中印关系稳步改善,但两国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着两国间的政治互信。  相似文献   

17.
一、印度的大国战略 近几年来,印度加快了参与非洲合作进程的步伐,这一方面是为了寻求非洲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等经济利益,以加速其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印度推进大国战略追求大国地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印度是一个南亚大国 ,处于印度洋的中心位置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印度独立以来致力于成为世界海洋大国 ,实施控制印度洋的战略。印度的海洋战略具有排外性、针对性和扩张性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印度洋、南中国海的依赖度越来越强。因此印度的海洋战略是中国处理中印关系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印度对华安全认知与政策选择:印度教民族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背景下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将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下的中国妖魔化,污蔑其对印度构成安全威胁。中印边界战争加剧了印度民族主义势力的安全担忧。在狭隘民族主义思维作用下,印度英文媒体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及中印关系进行大量负面报道,在印度社会掀起持续的反华逆流。囿于对华安全上的认知偏见和国内政治中的民粹主义风气,印度人民党以"中国威胁"为由对华持强硬立场,对印度的对华安全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致使中印关系遭受挫折。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印度莫迪政府的大国战略主要呈现以下特征:聚焦大国目标并塑造印度的南亚主导地位,外交战略范围广阔,强调“软实力”的作用,以及注重自我发展与外部环境并举.莫迪的大国战略理念深受印度现实主义国际政治观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人民党的执政理念.大国战略的实施与莫迪的执政基础和执政风格密不可分,并融入了莫迪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大国战略的影响下,中印两国经济合作空间加大,公共外交形式拓宽,地缘政治碰撞凸显,印度制衡中国筹码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