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平谷区夏各庄镇贤王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模式,使党建与基层治理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激发了基层党建活力,走出一条独具乡村振兴特色、群众致富安乐的和谐幸福之路。7月2 4日是贤王庄村的“民主日”。活动当天,村民代表、党员们认真听取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牛国臣关于上半年村委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收支情况报告、下半年工作计划、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紧抓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盘锦市盘山县陈家镇四家子村走上了一条振兴路。村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将支部打造成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红色引擎,辐射带动全村发展。“我们坚持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聚焦培育‘领头雁’队伍、筑牢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着力实现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村党支部书记许大鹏说。经过多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北京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村支书分享荟在怀柔区雁栖湖畔举办。16位优秀基层乡镇和村党组织书记代表上讲台,说变化、谈经验、鼓士气,晒美丽乡村建设的“致富经”,“小切口”展示首都“三农”事业发展成就,呈现了一场“京”彩纷呈、“农”味十足的视听盛宴。说变化挺直腰杆子讲述美丽新农村分享荟设置了“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红色驱动”“人才聚力”四个专题,16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先后登上主讲台,共话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门头沟区雁翅镇田庄村党支部深耕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教育阵地、推动生态旅游发展,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兴村、绿色生态富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走进位于京西山区的田庄村,村口“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雕塑与静美如画的村庄和谐相融。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坐落在群山之下,街巷中传来高亢激昂、曲调婉转的山梆子戏唱腔,为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庄增添了一抹韵味。十几年前的田庄村,虽然依山傍水、景色优美,但由于缺乏支柱性产业,是出了名的低收入村。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红色资源与绿水青山,逐步探索出红色文化兴村、绿色生态富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昔日的落后村已然蝶变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相似文献   

5.
走进魏县车往镇东仓口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柏油路、覆盖全村的太阳能路灯、欢声笑语的文化广场,展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魏县车往镇东仓口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1户、699人,2011年被确定为贫困村。近两年,乡亲们的日子好了,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村民们开心地说:“我们村的兴旺都得益于县委组织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  相似文献   

6.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幸福不幸福,样样在脸上。"如今,从江县加榜乡下尧村这个出了名的贫困村今非昔比: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蜿蜒村中,一排排挺拔的路灯屹立道路两旁。每当夜幕降临,新建的村文化活动场热闹非凡,人们跳起壮族舞蹈、唱起壮族歌,幸福洋溢在脸上。为了建设美丽乡村,下尧村党支部整合资源,统  相似文献   

7.
《党建》2023,(2):58-5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重庆市巴南区聚焦“夯实联建组织基础、发挥联建组织作用、增强联建工作实效”主线,以“党建+”为抓手,深化探索村村联、村企联、村机关联“三联共建”的跨村联建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正>密云区古北口镇古北口村党支部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将偏远山村发展为全国旅游重点村,先后荣获“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中国传统古村落”等多个荣誉称号。“我们村这几年发展越来越好,不仅旅游发展了,文化还传播出去了,大家的钱包也都鼓起来了。”说起古北口村这几年的变化,村民们都满脸笑意。“古北口村有大量旅游文化资源,我们以党建引领守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这些资源,让全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齐头并进,走上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古北口村党支部书记宋立胤说。  相似文献   

9.
威宁自治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力优势产业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既强村又富民的共赢之路,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威宁自治县以聚焦“党建引领、优势产业、强村富民、组织群众”为重点,推动全县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有序、有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     
市委农工委:分期分批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开展奥运培训教育工作;怀柔区桥梓镇党委:开通9条专线开展便民服务;北京火车站客运大厅党支部:四种服务法,方便旅客出行;房山区西潞街道安庄村党支部办《安庄村月刊》  相似文献   

11.
近来,古浪县城关街道全面贯彻落实武威市组织工作"1336"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城市基层党建作用,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的新途径、新措施、新思路,着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开新局. 围绕"一个核心"夯实城市基层党建战斗堡垒 抓领导促合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引领力量,持续推进街道领导干部联系网格党支部制度,派出党建指导员12名,督促指导网格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党支部"达标创星、整体创优"工作.调优配强街道"大工委"委员和社区"大党委"委员,建立健全双向压实责任、双向沟通协商、双向服务、双向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施云  王瑞  沈立载 《支部生活》2008,(12):20-20
近年来,会泽县强化党建措施,丰富党建内涵,创新党建载体,狠抓党建工作落实,围绕全县争创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乡(镇)争创“五好”党委、村争创“五好”村党支部这一目标,围绕“班子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这条主线,抓住“创、联、帮、富”四个关键,县、乡、村三级联动,形成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奔小康、共致富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3.
《前线》2010,(8):6-6
<正>西地村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中部,村域面积2108亩,总人口712人。西地村党支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加强基层党建,带动全村各项事业发展。基层党建有创新。村党支部以"出思路、带队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团结  相似文献   

14.
<正>房山区政务服务局党组聚焦党建引领共建共商共管共办共享,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成立综合党委,创建“红窗政务”党建品牌,构建“中心综合党委+各大厅党支部+业务窗口党小组”三级架构,使服务大厅成为助推房山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通道”。“近年来,区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单位多、党员隶属关系分散、业务交叉频繁,协调不顺、合力不足等问题凸显。”房山区政务服务局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毕节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声有色,先后推出的“两化”、“双工程”,即:农村党支部书记专职化、村级组织综合办公活动阵地化和农民党员教育工程、农民党员致富工程,强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走出了一条党建新路。抓住根本推行村支书专职化“农村党支部建设是党建工作重点”。这是毕节地委领导多次深入各县、市乡镇调研之后给毕节党建工作的定位。根据这一定位,2000年7月,毕节地区逐步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专职化的方案出台了:从县市、乡镇直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党员干部到村任职,从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  相似文献   

16.
<正>朝阳区高井村党总支将党建引领作为谋划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发挥城乡结合部村庄独特的区位优势,推进智慧高井大数据平台的数字化建设,用科技赋能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探索“减”字上转型、“富”字上创新的乡村振兴工作法,让“强村富民”成为高井村美丽画卷最温暖的底色,把实实在在的幸福写在每一个高井人的笑脸上。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5,(4)
<正>当前,惠及广大农牧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区全面深入地推进。以此为契机,将农村牧区的基层党建工作来一次大盘点正当其时。各地应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对村嘎查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督导,对工作搞得好的党支部进—步规范、上水平;对后进党支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分析整顿,从人员选配、党支部核心作用的发挥到阵地建设进行有效整合,促进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闻喜县川口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党建这个核心,突出支部建设“五好”目标,全面实施了“抓党建,促经济,夯基础,求发展”的治村方略,走出了一条“大办企业富全村,以工哺农兴百业”的发展之路。先后被省、地、县授予“千万元村”、“亿元村”、“红旗党支部”、“十佳明星村”、“乡企收入三亿元村”和“安全文明村”等荣誉。一、抓思想,带队伍,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在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向贫穷落后宣战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发挥广大党员的先…  相似文献   

19.
《机构与行政》2023,(9):49-50
<正>今年以来,枣庄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力“加减乘除”,不断激发农村党建新活力,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善用加法,夯实党建根基,“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把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将人才引进来、育出来、留下来,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充电蓄能”。蓝青结对帮促一批。持续深化头雁领航·蓝青工程,进一步扩大范围,对新调整的村党组织书记及时安排帮带导师,  相似文献   

20.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基础。规范“小微权力”,实现阳光政务,构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壮大集体经济与激发村民内生发展为动力、多元化治理为主体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建设美丽乡村、留着乡愁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