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埔》2023,(1):27-29
<正>王义军,黄埔军校第21期王健萍之子,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书画学会理事、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副教授、阳信县政协二级调研员、阳信画院院长。王义军的父亲王健萍是黄埔军校第21期学员,年幼时受家风熏染,立志向学,苦读不辍。少年时代,面对饱受日寇铁蹄践踏的华夏大地,王健萍满怀报国热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在西南军区、西藏军区、山东阳信教委任职,1983年退休,  相似文献   

2.
王时燕 《黄埔》2010,(6):30-31
我的父亲王认曲,生于湖南省临澧县一户农家,青年时满怀革命理想,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东征和北伐,历任连、营、团长,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黄埔军校十三期第一总队少将总队长、军政部第六补训处处长、陆军暂编第一师中将师长。后因“反共不力”等罪名被撤职关押、身陷囹圄。抗战胜利后,父亲应同为黄埔一期生的同乡杜聿明之邀赴沈阳,任东北保安司令部中将高参。  相似文献   

3.
父亲陈赓去世时,我还在上小学,对他早年在黄埔军校的经历知之甚少。在我母亲后来整理父亲的资料和协助撰写他的传记过程中,我才逐步了解到父亲早年在黄埔的一些经历。尤其是我到部队以后,随着对中国革命史的学习,才对父亲在黄埔军校的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当年,父亲是抱着报效国家的目的进入黄埔军校的。1924年,黄埔军校建校时,为培养革命的青年骨干,父亲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带领部分进步青年离开广东陆军讲武堂,率先考入黄埔1期。  相似文献   

4.
黄埔老照片     
《黄埔》2006,(2):35-35
80年前中山舰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逮捕了黄埔一期学生、中共党员李之龙(时任海军局代理局长兼中山舰舰长),包围了东山苏联顾问所和省港罢工委员会,强令在黄埔军校和第一军中任职的共产党员全部退出。图为奉蒋介石之命停泊在黄埔军校前的中山舰。(本刊资料)中山舰舰长李之龙(本刊资料)黄埔军校学生野外演习。(本刊资料)1927年黄埔军校新年联欢大会。(本刊资料)军校生活黄埔老照片~~  相似文献   

5.
黄埔伉俪     
正南京城里有一对黄埔夫妇,丈夫陈世勋,出生于1917年,毕业于黄埔军校13期;妻子何静芳,出生于1918年,毕业于黄埔军校15期。他们的故事,见证了那一段惊天动地的抗战岁月。一陈世勋出生于安徽定远县。其祖父是清朝贡生,是省内有名的儒商。到了陈世勋的父亲主持家政时,家业衰败,家里只剩下两幢瓦房。陈世勋小的时候,家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恰逢父亲戴安澜将军诞辰110周年.90年前,年轻的他投身到黄埔军校这所革命的大熔炉中,哺吮爱国革命的精神,吸取团结奉献的理念.在尔后的人生征途上,为国家民族英勇奋战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周恩来总理挽戴安澜将军联“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既是对父亲的高度评价,更是对黄埔精神的赞颂.  相似文献   

7.
侯松平 《黄埔》2013,(3):9-10
由于我的父亲侯炳垚先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八期,我——便与黄埔有了"血缘",一辈子与黄埔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黄埔精神是什么?我从父亲身上看到了她的核心——爱国。因为爱国,在全国抗战烽火连天的1938年,为抗击日寇,正在洛阳读高中的父亲投笔从戎,考取了黄埔军校。父亲毕业后跟随部队在抗日战场上赴汤蹈火,浴血奋战。我看黄埔精神,真了不起!为了国家,她可  相似文献   

8.
《黄埔》2023,(1):30-31
<正>姚斌,黄埔军校第19期生孙荫霖之外孙,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张自忠的侄重外孙。民革聊城市委会委员、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供电段电力技师。黄埔精神,实质是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精神力量,是维护和捍卫祖国完整统一的坚强信念。今天,随着岁月的流逝,黄埔军校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遥远的记忆,但黄埔精神却穿越时空,  相似文献   

9.
张素和 《黄埔》2007,(3):27-28
我的父亲张文衷(字本禹)是张治中将军的三胞弟,生于1900年。1924-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卒业。1936年父亲服役于第十三军第四师十二旅,任少将副旅长,参加了傅作义将军指挥的反击日寇入侵的“绥远战役”、“百灵庙战役”。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向我卢沟桥驻军发起全面进攻,华北平津战场吃紧,父亲又奉令调往南口与日寇的板垣兵团展开激战。父亲为了部队能及时补充弹药,亲自押运枪弹,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他身受重伤,  相似文献   

10.
杜恒 《黄埔》2009,(2):57-57
我的父亲尤广才年近90。最近,他的喜事接踵而来,先是晏欢先生从潘裕昆将军珍藏的照片中发现了我父母亲的结婚照片,接着潘将军的女婿晏伟权先生又从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发现了我父亲在缅甸西保战役的立功受奖战报,更令人激动的是近期又联系到了父亲在台湾的黄埔军校十六期同学曹英哲老先生。  相似文献   

11.
侯松平 《黄埔》2020,(2):56-60
2019年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庆祝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35周年座谈会上,看到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95岁高龄的林上元会长,十分激动,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父亲侯炳垚的身影。父亲是黄埔军校18期毕业生,生前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河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回想起父亲的一生,特别是离休后定居郑州的28年中,努力践行黄埔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199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举行庆祝黄埔军校成立70周年活动,父亲应邀作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出席。  相似文献   

12.
刘文锋 《黄埔》2020,(3):66-67
光阴荏苒,转眼父亲刘秉坤已逝世20年,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他生前经常向我们讲述黄埔历史,教育我们要发扬黄埔精神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后代。父亲刘秉坤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祖父是前清秀才,终身执教私塾。父亲小时候在祖父身边读书,后来考取黄埔军校第9期,毕业后在国民党81军担任过少校参谋。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参加了长沙保卫战等战役,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直到晚年,父亲的大腿骨上还残留着一块抗战留下的弹片,用手可以摸到。  相似文献   

13.
黄埔书讯     
远声 《黄埔》2007,(3):63-63
《中国黄埔军校》陈宇著解放军出版社定价59.00元本书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国共两党合作创办黄埔军校的历史。对黄埔军校的创立、发展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做了比较客观、真实的记叙。  相似文献   

14.
单补生 《黄埔》2010,(6):42-43
自从我收藏到黄埔四期同学录之后,心中产生一个似乎不切实际的想法,那就是何时能收藏到黄埔五期同学录呢?黄埔军校史稿记载,黄埔军校在大陆分为:一、黄埔时期;二、南京时期;三、成都时期三个阶段。黄埔时期称之黄埔军校早期阶段,是指在黄埔长洲岛上的第一至五期。第一至三期校名是“陆军军官学校”,第四至五期则易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收藏讲究专题系列,  相似文献   

15.
杨飞  杨剑 《黄埔》2010,(2):14-17
蒋先云是中共党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曾与陈赓、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在当时英雄人物云集的黄埔军校中领尽风骚。毛泽东亲荐入党,渐成中共早期工运先锋蒋先云又名湘耘,别号巫山,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大坪塘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由于父亲早逝,蒋先云不到10岁便开始跟着母亲放牛、捡柴、烧水、打猪草、碾米、干杂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生活的艰辛,造就了蒋先云刚烈正直、嫉恶如仇、勇敢倔强的性情。  相似文献   

16.
论黄埔精神     
李忠诚 《黄埔》2006,(4):12-16
黄埔军校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历史上,黄埔军校曾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是世界著名的几大军校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单补生 《黄埔》2010,(3):34-35
一、十七期黄埔同学录收藏经过我与新中国同年,缘于先祖父为黄埔军校四、五两期教官,先父为黄埔十六期生,叔父为黄埔二十期生之故,情浓黄埔。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闲暇酷爱黄埔军校史料收藏,常奔走于旧货市场或游弋网络苦苦寻觅,十余年间,收藏到数期不同版本的黄埔军校同学录,由此也痴迷于黄埔史料交流和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在历史长河中,80年不算长,但中国在这短短的时光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日新月异,13亿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阔步前进,在各个领域攀登世界高峰,力争建成美好富强的新中国!黄埔军校的校训:“精诚团结”,“爱国家爱百姓,不要钱不要命”,不容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图救国救民事业。毛泽东在1939年撰稿指出“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1994年江泽民同志题词:“发挥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黄埔军校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崇敬,各级领导在报告讲话中,常…  相似文献   

19.
张新声 《黄埔》2007,(5):60-61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首黄埔军校的校歌,李阿澜不知和父亲合唱了多少遍。这首歌影响了父亲的一生,也影响了她——一个黄埔女儿。  相似文献   

20.
“要不是日军侵略,怎么会有那么多家破人亡?”时隔半个多世纪,回忆起战火纷飞的年代,90岁的全国政协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民革中央顾问林上元不禁感慨。林上元的外公张难先是著名的辛亥革命元老,与严立三、石瑛并称为“湖北三怪”,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湖北财政厅长、浙江省主席等职;其父亲林薰南,是国民党中将,曾任黄埔军校教官。作为黄埔军校第18期学生,林上元毕业后曾任国民党中央军队排长、连长、参谋等职。1949年投奔解放区,先后任民革中央联络部部长、民革中央常委兼祖国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