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宣誓,是一份保证书,也是一份执行书,促进宣誓人启动内心的道德资源,把外在的法律规范、职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需要。时间滴答滴答地响着,一个重要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而在之前的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这项举措:"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笔者认为,贯彻落实好宪法宣誓制度亟待顶层规范。应该说,宪法宣誓制度在一些地方已早有尝试,只是没有通过顶层设计来规范。当务之急是要进行顶层规范:立法规范。应及时通过法律修正写进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等相关法律,依法明确宪法宣誓  相似文献   

3.
八面来风     
《时代主人》2015,(1):46-4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江西省各地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这一重要精神,纷纷启动新任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2014年12月30日上午,乐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在表决通过市财政局、安监局、环保局、民宗局和检察院共8名人员的任命议案  相似文献   

4.
去年10月28日,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我当天一大早就拿到报纸认真学习《决定》。当看到"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段文字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用钢笔在报纸的这段内容处圈上了重重的一笔。早在十年前,我  相似文献   

5.
正在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前,各地不乏先行先试的探路者。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和各省的实施办法,从今年1月1日开始,向完法宣誓统一"格式"。从2016年1月1日起,从无论是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还是基层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都要公开向宪法宣誓。宪法乃九鼎重器。如何真正通过宪法宣誓对特定的公职人员形成法律和道德约束,有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宪法宣誓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数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种制度,是法治社会的鲜明标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98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明确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本文就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略陈管见。一、宪法宣誓的缘起和我国宪法宣  相似文献   

8.
向宪法致敬     
《人大论坛》2014,(12):11-11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同时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此举意味着,中国人将以崭新而生动的形式向宪法表达敬畏,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9.
《上海支部生活》2014,(12):10-11
今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10月28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其中,《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10.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4,(36):3-3
中国首迎国家宪法日 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习近平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当天,全国四级法院的法官面对宪法宣誓.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向宪法宣誓仪式,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全国中小学普遍上了一节宪法教育课。将宪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将拉近宪法与公民的距离,为依法治国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宪法不被信仰,宪法的力量便无从谈起。向宪法宣誓是培养宪法文化、宪法信仰,从而牢固树立宪法权威的重要形式。但是,如何防止宪法宣誓沦为形式主义,如何真正通过宪法宣誓对特定的公职人员形成法律和道德约束,有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的长期过程。从2016年1月1日起,无论是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还是基层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都要公开向宪法宣誓。宪法乃九鼎重器,如何真正通过宪法宣誓对特  相似文献   

12.
<正>鄂政办发[2019] 5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9年9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宪法宣誓是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依法履职尽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工作人员履行国家赋予职责的重要仪式。为做好省政府及其各  相似文献   

13.
宪法知识     
正宪法宣誓制度宪法规定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誓词内容"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  相似文献   

14.
2018年3月17日,习主席以及其他中央国家机构负责人在人民大会堂的宪法宣誓,具有重大的政治与法律意义,即充分的政治自信、坚定的法治信念以及庄严的宪法承诺。宪法宣誓不仅将宪法精神外化于形,更求内化于心。当前应该充分利用宪法宣誓入宪的契机,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宪法信仰、养成宪法思维、运用宪法方法、加强宪法实践,真正做到通过宪法宣誓推动依宪治国。  相似文献   

15.
媒体搜索     
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相关规定作出适当修改据新华社2月24日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2月2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对宪法宣誓制度相关规定作出适当修改。决定从2018年3月12日起施行。决定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  相似文献   

16.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草案)》作说明。一、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和必要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公职人员在任职时向宪法宣誓,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制度。据统计,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自明年起,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公开向完法宣誓。国家公职人员宪法宣誓制度是通行世界的公共政治仪式,自1919年德国《魏玛宪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次常委会会议于6月25日下午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普遍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是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国家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5年7月1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同时提出所有宣誓人员适用统一的70字誓词。在我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意义重大,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晓武作草案说明时说:"落实四中全会决定精神,以立法形式正式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  相似文献   

20.
正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正值2017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根据国家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的规定,湖南省民政厅举行了全厅首次宪法宣誓活动,推动全省民政系统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深入推进法治民政建设和"五化"民政建设,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新贡献。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