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汉语“普通话”中的地域性差别,发现言语特征,找到从有限的以普通话发音的语音材料中提取出更多地域性特征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地域性言语识别技术水平,更有效地为案件分析定向服务.方法 在建立较大规模的《面向案件言语识别应用的汉语“普通话”语料库》及查询检索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人们说普通话时会在声母、韵母、声调、重音、儿化、轻声等语音方面和词汇、语法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出现其母语方言的固有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调值特征为中心,声韵特征相结合”、“利用各类特征的总和进行综合评断”等方法进行识别.结论 利用“普通话”语声进行言语人地域性识别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新形势下,言语识别技术在侦查以至整个诉讼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汉语语音的声调特征作简要介绍,探讨和阐述了其在言语识别技术中的重要价值:一是汉语方言中调类和调值特征具有突出的差异性,二是通过方言区推广普通话以及外族人和外国人的汉语习得,反映出汉语声调特征具有极强的稳固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个人计算机(PC)的迅速发展,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它为刑事侦查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其强大的多媒体处理功能,即视频、音频资料的处理功能,远非传统的放像机、录音机可比。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视频、音频优势,不仅可以使我们对案件的分析更为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分析准确度。本文以“129案件”中的语声资料为例,介绍一下计算机在言语分析中的应用。“12.9案件”是发生在郑州的一起特大抢劫银行案件。4名作案分子于2000年12月9日下午16时50分左右,手持猎枪,戴面罩,闯入郑州广发银行银基营…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于言语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在梳理我国言语识别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言语识别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着重加以解决的几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综述并探讨了文件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识别技术的学科发展历程、近30年学术成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6.
1西藏昌都地区康巴人的语言环境和历史背景藏语是我国藏族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它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语分为康巴、卫藏、安多3种方言。康巴方言区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那曲地区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方。本文研究对象为西藏昌都地区为主的康巴地区藏语母语人使用汉语书面语的言语特点及其言语识别。昌都地区地处西藏东部,北邻青海玉树州,南邻云南迪庆州,西邻西藏腹地,东邻四川甘孜州。处于复杂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文件检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把语言学作为刑事技术手段应用于侦查破案中,为文件检验开拓了新的领域。在办案实践中,充分注意作案人的言语特征,通过对作案人的言语识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侦查工作提供方向和范围,为认定作案人提供客观依据。本文试以运用语言学知识,然后结合本地区实际和所办的案件探讨了如何从作案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性别和地域特征等方面,给作案人“画像”。 相似文献
8.
语言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交流工具,各朝各代都有公认的标准语音。这在夏、商、周、先秦时期称雅言,以后叫正音,到明代叫官话。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普通话计算机辅助测试和人工测试的对比,分析了测试形式改变对普通话教学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测前培训、因材施教等普通话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13年9月11日,由教育部等9部委组织和指导的第1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此前,教育部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普通话推广的情况时披露,目前我国能用普通话交流的人数只占总人口的70%,而且大部分人的普通话水平不高,还有30%即4亿多人不能用普通话交流。普通话推广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究语音情感分析系统(Layered Voice Analysis,LVA)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并通过分析数据找出影响系统识别率的因素。方法设置两种不同场景对20名研究对象进行提问,并录音。通过LVA语音系统对语音样本进行分析,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系统生成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未告知研究对象实验真相的情况下LVA语音系统平均识别率为91.75%,要远高于研究对象在知情情况下的识别率。在询问过程中,当未涉及敏感问题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对象的心理压力逐渐减小。结论LVA语音系统具有良好的情感分析和识别能力,可为司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日本人所说汉语普通话的口音特点。方法从二语习得及与汉语方言比较等角度,对日本人所说汉语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表现出的口音特点进行探讨。结果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特点;书写相同但意义完全不同词的误用,单个汉字写法相同而字序相反的双音节词的误用,近义词、量词、副词、介词、关联词、虚词、动宾搭配等使用不当;句子残缺与累赘、语序偏误等方面分析日本人所说汉语普通话口音特点时。结论此分析方法可以为司法实践中分析语音资料的说话人是否为日本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在区域合作和地区一体化中显示了较强的解释力。东亚区域合作对区域性公共产品的需求,是由该地区各成员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提高区域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来克服其发展障碍成为东亚各国的内在要求。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区域合作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区域性公共产品可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新的动力来源;另一方面,东亚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其区域合作的进程是密切关联的,区域合作的不断加强可以使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人的相貌是进行个人识别的一个重要方面,面部整容术可对人的面貌特征如眼睛、脸型、鼻、口唇、额角形状、眉等做出若干改变,直接给刑事相貌辨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在刑事相貌辨认工作中必须采取相应对策,需要对整容后所产生的部分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得益于高性能计算机和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进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脚步声识别技术利用人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或震动信号实现行走人的身份识别,具有隐蔽性、非接触式、不易被伪造和无需被识别人配合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本文概述了脚步声识别系统的组成部分、基本概念以及脚步声识别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总结了脚步声识别技术中的信号采集方法及其使用的仪器设备、降噪和端点检测信号预处理关键技术、时频域和声学特征参数提取、各种模式识别方法在脚步声识别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系统地分析了脚步声识别技术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探讨了该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热点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行动取向之一。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南亚地区的两个大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阻碍了地区合作的进展。推进南亚地区合作,需要建立稳定的印巴关系,推进制度化建设,进行互信建设,以培育地区认同。合作安全应当是南亚地区合作的基本范式,能否实现其合作安全主要取决于印度对自身在南亚的身份定位及对参与南亚地区合作自我意识的建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