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公共服务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华 《理论探讨》2007,55(3):146-149
公共服务动机是西方公共管理领域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西方公共管理学者在西方背景下有关公共服务动机概念的相关研究成果,揭示了公共服务动机的起源、非功利性的内涵,以及公共服务动机的公共政策吸引、公共利益承诺、同情心、自我牺牲外延结构和乐善好施、共产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四种不同的公共服务动机类型,认为公共服务动机理论弥补了西方传统的官僚行为理论的不足,为公共组织调动员工积极性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析城市公共服务政务平台中公众的参与性及其与公共部门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政务平台的沟通效率,选取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为案例,以其2013年公开的134610项公众参与记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众参与的行为特征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对话效果。研究发现:公众参与大多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被动诉求,参与层次较低,虽然公共部门对公众诉求的回应率较高,但回应质量却可能因缺乏足够的监督而无法得到保证,公众与公共部门间的对话关系尚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城市公共服务政务平台的沟通功能未得充分挖掘。研究归纳了城市公共服务中公众与公共部门间的三种对话关系,并提出基于城市公共服务政务平台推进公众与公共部门间形成"理想对话关系"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政务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一个伦理维度上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企业家理论在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诠释上,没有涉猎到企业家精神的伦理之维,这导致了既有的理论对现实中企业家行为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企业家精神的效率维度、企业家经济、企业家精神的内在特质和企业家角色都具有伦理意义,因此,必须建构企业家精神的伦理维度以实现企业家精神的范式重构。  相似文献   

4.
裴志军 《公共管理学报》2012,9(4):64-73,125,126
基于需求ERG理论与适应性行为理论,研究讨论了我国现阶段参与村干部选举中的竞选者动机,并根据事实驱动的研究策略,构建了参与村干部竞选的竞选动机量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村干部竞选者的竞选动机特征.研究表明,村干部竞选者参与竞选主要包括社会关系、经济收入、权力权利、公共服务和跟风盲从等五种动机.研究发现,从村干部竞选者整体来看,最重要竞选动机是对社会关系的追求,其次是对经济收入和权力权利的追求,对公共服务和对跟风盲从的追求显著低于前三者;从村干部竞选者个体来看,基于性别、年龄、教育、收入、工作经历等不同的需求各异的竞选者竞选动机各有不同.研究丰富了我们对村民自治参与的认识、农民政治参与的认识,为村庄选举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公共悖论及其理论阐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公共悖论”意指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部门的实践与理论和公众对其期望之间的差距。公共悖论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其成因不能仅以公共官员的社会动机来解释,公共部门本身固有的一些特征和内在弱点是更为主要的原因。要突破公共悖论,必须设计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契约理论主要阐述权力行使与责任担当的双向依存关系,责任伦理则强调了对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负责的伦理诉求,契约理论与责任伦理相结合共同构筑了行政问责的理论基础。"人民主权"是"政府治权"的逻辑前提,当政府行为违背"公意"时,政府的权力就是"非正义"的,人民有权追究政府的责任,这是行政问责最直接的理论资源。责任伦理所蕴涵的"尽己之责"使命、恪尽职守"敬业"和行为后果担当是行政问责的直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理性官僚制理论的解析和反思一直是公共行政学界研究和争论的一大热点.在这些争论中,安东尼·唐斯率先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透析官僚体制、官僚组织和官僚行为等问题,开创了官僚经济理论研究的独特视角.唐斯对官僚组织的生命周期、官僚的行为以及官僚组织等理论的系统梳理与研究,形成了官僚经济理论,其主要贡献是更加注重寻找官僚组织和官僚整体的内在行为动机,更加注重对现实的解释,更加注重对官僚的行为和心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论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规范角度,还是从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比较角度,我国公共服务支出都存在很大缺口.将行为经济学中经济主体面对不同财政约束下的风险选择理论,运用到政府面对财政赤字与财政盈余时的风险偏好,同时通过一个不完全的合约将个人的心理账户对接到政府的心理账户上,研究财政约束对政府心理成本的影响,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解释我国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存在缺口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免征农业税后,基层政府因财政汲取能力有限和公共服务动机的缺乏,陷入职能意义上的"无政府状态",农田水利建设等基本公共服务严重缺失。与此同时,因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资本的制约,"搭便车"行为的影响,导致农民自主治理能力的欠缺和合作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丢包袱"式的农村水利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加剧了灌溉集体行动的困境。湖北省沙洋县高阳镇村组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灌溉问题涉及农民的个人选择、集体行动和灌溉制度的演进等复杂的选择和制度问题。总结村民在灌溉制度中的合作困境,尝试进行理论阐释,探讨建立有效灌溉制度的可能性,对于扩展我们对农业灌溉制度和村民自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共部门中"X低效率"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低效率"是一种"来源不明的非配置低效率".这一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公共部门,由于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复杂性、劳动力产权的残缺性和公共部门的特殊性,也出现了"X低效率"问题.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通过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灵活地运用压力原理以及实施多元监督机制来解决公共部门的"X低效率"问题.提高行政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