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赵晋阳 《民主》2014,(8):15-17
<正>中共十八大强调"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政党民主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举措,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将共同致力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协商民主拓宽了我国多党合作的道路关于政党协商,目前有这样一种理论:协商民主是不同于选举民主的另一种形式,而政党协商民主就是人民政协组织已实行多年的政治协商,就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它不仅是对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中国式民主形态的概括和描述,更是基于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实践、新发展、新要求,从应然与实然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特点和优势等作出的新概括、新提炼和新升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中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结构形态来看,它是一种复合民主,体现为国家民主与社会民主、赋权民主与治理民主、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高度民主与高度集中、目的民主与工具民主等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这种内在结构形态,构成了其作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近90年历程中,伴随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重大转折,党内民主建设理念的强化和协商民主传统的弘扬是我党建党理念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以追求最高水平的党内民主为自己的宗旨。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并带领全国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十多年,也是协商民主传统得以进一步弘扬的三十多年。面对我党党内民主建设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发展协商民主,扩大、推广我国成功的协商民主模式,是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国家治理具有人民性、公正性、包容性、法治性等特点,为现代国家治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良性互动奠定了现实基础。现代国家治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演进历程顺应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时代发展要求,随着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和民主制度化程度的加深,二者的互动性进一步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二者内里相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良性互动中,以政党协商、政府协商、基层协商和网络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路径选择,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以政党治理、政府治理、基层治理和网络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30年盘点:中国民主增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智勇 《民主》2008,(12):9-11
对话嘉宾俞可平(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基层民主、党内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人民民主……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呼声,30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不断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指明了中国民主政治前进的方向。改革开放30年之际,记者专访知名政治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请他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作简要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和政治稳定奇迹,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生命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巨大优越性。而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从党的领导的角度来审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现,它内蕴三项民主制度,与党的根本活动方式相关的民主制度即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一种"多党合作"而非"多党竞争"制,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管用性;与群众路线相关的民主制度即协商民主制度,它与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广泛、真实性;与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相关的民主制度即民主集中制,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力、高效性。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全国家治理体系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存在着高度契合,体现了对国家治理理念和实践需求的回应。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要注重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发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发展基层民主,努力实现党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现代民主中的协商政治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值得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协商民主政治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中国的现实可行性,探究了中国协商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并从丰富和改善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的视角,提出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协商性民主是与竞争性民主、非竞争性民主相对应的一种民主形式,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选择。现阶段我国也具备发展协商性民主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基础和条件。发展协商性民主的关键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建设,引领和创设和谐的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钟晓渝 《团结》2012,(6):40-4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论述不仅指出了协商民主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发展方向.对于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协商民主的论述,我认为.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关键是将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从"必须使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从"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悠久的协商思想为基层协商民主奠定了政治文化之基,而新时代则赋予了基层协商民主以新的内涵和实质。基层协商民主的演进发展之路,不断凸显出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基层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形式,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体现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把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现实路径有:坚持党对基层协商民主的领导,更好发挥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强化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执行力;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自信宣传教育,培养人们积极参与基层协商的意识;建设高素质基层协商人才队伍,为把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式,是中国民主政治在农村发展的最广泛实践。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一种村民的价值理念,是一种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更是一种村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在规范村民选举行为,推动农村选举公平公正;提升村民参与能力,推动农村决策科学民主;完善农村治理结构,推动农村治理创新优化;确保村务信息公开,推动农村监督规范完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对改变村民的政治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态的民主。建立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重大发展。政治协商内在的民主精神,可以而且正在通过新型协商民主普遍化。把政治协商所蕴含的民主精神普遍化,将协商民主进一步推行到人民群众对国家大事和身边事务的管理,是人类走向政治自由的一个阶段性步骤与创新性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具有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新时代语境下,有必要在厘清中国协商民主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透析协商民主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表现出的实践张力,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之于西方协商民主的比较优势,发掘其对于世界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近90年历程中,伴随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重大转折,党内民主建设理念的强化和协商民主传统的弘扬是我党建党理念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以追求最高水平的党内民主为自己的宗旨。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并带领全国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十多年,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17,(2):20-26
国家治理的本质是协商治理,协商治理的趋向是良政善治。国家治理的旨意与协商民主的内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即利益均衡是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一致的目标追求,公平正义是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相同的价值取向,主体平等是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同一的根本原则,公民精神是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共同的理念诉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协商民主提供承接载体,反之,发展协商民主也需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架设运作平台。即,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为国家治理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过程中公共决策的质量,有利于国家治理过程中公共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够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疏通协商渠道、拓展操作场域、提供坚强保障。因此,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具有逻辑上的内在契合,二者在结构上是一种互动与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张晓平 《学理论》2012,(18):14-15
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后期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西方学者高度重视对它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协商民主理论涉及政治合法性、决策过程中的协商、作为治理的协商等内容。协商民主理论符合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王建康 《团结》2013,(2):14-16
中共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人民群众民主参与意识和新期待的积极回应.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协商民主成长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协商民主成长的进程贯穿着"统一战线协商民主→群众路线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逻辑线索。党局部执政和全面执政为中国协商民主的成长提供了有力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协商民主成长的内源性动力主要来自对民主的执着追求、对民主发展经验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巩固和扩大党执政基础的高度自省,外源性动力主要来自消灭强大革命对象的需要、推进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应对西方自由民主竞争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协同选举民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