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价值追求,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为人民造福",从本质属性上看,中国梦就是为人民造福的梦. 一、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诉求 习近平同志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界定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三个基本规定不是彼此分割而是内在统一的,其统一的基础和落脚点就是实现人民幸福,换句话说,无论是国家富强梦还是民族振兴梦,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梦.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吹响了新的进军号角。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民族复兴伟业的领路人和主心骨,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国梦就会成为镜  相似文献   

3.
闫翃 《民主》2013,(5):15-16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简短但掷地有声的表述,明确无误地指出"中国梦"的实质和实现"中国梦"必走之路径。可以说,"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不仅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也成为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笔者认为,民进只有把不断挖掘"以党为师"、"参政为民"、"立会为公"的深刻内涵,作为升华"三  相似文献   

4.
自从习近平同志去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之后,"中国梦"迅速成为2012年度的最热词汇之一,并在2013年持续升温。为什么"中国梦"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热议的焦点,为什么举国上下对"中国梦"充满信心?探究"中国梦"的渊源、内涵和愿景,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梦"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  相似文献   

5.
曹永兴 《求知》2014,(7):46-47
<正>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把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并把这一目标高度概括为中国梦。天津中医药大学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和师生思想实际,将中国梦落实在建设世界一流水平中医药大学的"天中梦"上,让中国梦根植于每位师生的心中,体现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教育兴,国家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重要基础和前提。2008年,市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的话题再一次被重新拾起,是在党的十八大闭幕之际,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阐述了他对中国梦的理解,无论是宏观叙事的"伟大梦想",还是每个人心中的小小梦想,二者之间紧密关联。中国梦一直未曾走远,中国梦的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实现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晖 《学理论》2013,(22):65-67
习近平同志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全国人民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有必要从哲学层面上分析其实现的科学性,树立中国梦实现的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8.
谢扬举 《团结》2013,(3):15-18
中国梦的超越精神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图片展.习近平同志首次公开提出“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当选为国家主席后的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又多次提到“中国梦”。“中国梦”的实质内容是什么?习近平主席的论述中有两句话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赵晶 《党政论坛》2013,(17):40-41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中国梦实际上就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重承诺,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中国梦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中国发展大势,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待,也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全面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0.
韩振峰 《党政论坛》2013,(19):10-11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活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中国梦实际上就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重承诺,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中国梦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中国发展大势,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待,也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全面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和实践要求,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34)
习近平提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理论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即基本内涵、现实行动和关键路径。要正确认识和实现"中国梦"必须处理好其内在的三种辩证关系: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和人民的梦辩证统一;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和现实行动的辩证统一;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4)
习近平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要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五个方面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备更好地承担实现中国梦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孜孜以求的梦想。从中共二大提出消除内乱,统一中国,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最低纲领到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建立独立自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从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到江泽民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从胡锦涛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的基本概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到如今九十多年的奋斗史实际上就是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追逐"中国梦"艰苦奋斗的历史。回顾总结党领导人民追寻中国梦的历史轨迹,对于当前正确理解把握中国梦的战略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8,(3)
正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中共山东省德州市委宣传部梁希忠在2018年2月1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我们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让人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发光出彩。首先,要端正三观,增强定力,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12)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的夙愿,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中国梦"的首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全国各族人民应该紧握时代主题、凝聚力量,努力将"中国梦"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大党报告和高层会见中阐释了什么是"中国梦",我们如何早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少年,作为我国的新生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所以我们现在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引领广大青少年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早日实现中国梦,则青少年的"中国梦"培育受到了国家、学校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4)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且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吹响了追寻中国梦的号角。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再次解读"中国梦",对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共筑"中国梦"伟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个重要思想的源泉,可以追溯到29年前发生在宁德霞浦县委党校的一场接待群众日活动。1988年12月20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霞浦县委党校开展地县两级领导接待群众日活动,从早上7:00至夜幕降临,共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29)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做了全面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7月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的网民人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44.1%,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为3.97亿,使用率为85.7%,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规模最大的网民群体,在互联网、广电网、移动网融合的背景下要运用好现代网络传媒,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通过网络传递正能量,统一思想,坚定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向世界展示今日中国的崭新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引导民众牢牢把握机遇,从而实现个人梦、中国梦、民族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