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政以正     
申洁 《前线》2016,(1):82-83
正【引用】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原文节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原文释义】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端正的意思。您本人自己带头端正,那么还有谁敢不端正呢?"孔子说:"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按他的旨意去做;自身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相似文献   

2.
正【引用】"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节选】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故《书》曰"思曰睿,睿作圣。"思所以睿,睿所以圣也。——(宋)晁說之《晁氏客語》【原文释义】学习的最要紧处,在于思考。思考就会有收获,不思考则一无所得。所以《尚书·洪范》中说:"思考就  相似文献   

3.
道不欲杂     
正【引用】"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节选】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相似文献   

4.
魏晔玲 《前线》2016,(6):77-77
正【引用】"浇风易渐,淳化难归。"——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原文节选】《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语曰:"动之斯和,绥之斯来。"是知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大道起而仁义息,神化周而市狱定。虽复体元立教,眚(shěng,过错)灾耀知远之书;顺时宰物,宥(yòu,宽恕)罪发精微之典。而况浇风易渐,淳化难归?孔明耿介于当朝,子舆殷勤于易箦(zé,书席),盖有由也。——《上刘右相书》  相似文献   

5.
正【引用】"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原文节选】《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易传·彖传》  相似文献   

6.
沈聪 《前线》2016,(8):77-77
正【引用】"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原文节选】费祎使吴,吴主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不知防虑于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祎对曰:"仪、延之不  相似文献   

7.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②;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  相似文献   

8.
《前线》2014,(6)
<正>【原文节选】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尚书·大禹谟》"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怠忽荒政……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官》【原文释义】舜说:"来,禹!洪水危急时,你履行诺言,完成治水,只有你最贤能;勤劳于国,节俭于家,为人不自满自大,只有你最贤能。"  相似文献   

9.
《前线》2014,(11)
<正>普通人相处贵在诚信。个人与社会打交道,诚信也很重要,有所谓诚信记录。官员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更要以诚信为本。诚信很重要【原文节选】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可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中国古代思想家从多种角度阐释了诚信对于官员理政的重要性。【重点注释】1.輗(ni):大车辕端与衡相接处的关键。2.軏(yue):置于车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相似文献   

10.
自强不息     
正【引用】"自强不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3月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原文节选】《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  相似文献   

11.
正【引用】"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节选】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然而学者有无思无虑而得者,何也?曰:以无思无虑而得者,乃所以深思而得之也。以无思无虑为不思而自以为得者,未之有也。——(宋)程颢、程颐《河  相似文献   

12.
正【引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节选】"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原文释义】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什么呢?答:为了利用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其自相攻伐;为了学习西方的礼仪,与其和谈、和议;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用以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相似文献   

13.
刘建明 《实践》2013,(1):56
《论语·尧曰》中记载: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  相似文献   

14.
魏晔玲 《前线》2016,(6):75-75
正【引用】"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原文节选】大夫曰:"古之君子,善善而恶恶。人君不畜恶民,农夫不畜无用之苗。无用之苗,苗之害也;无用之民,民之贼也。鉏(chú,同"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虽周公、孔子不能释刑而用恶。家之有姐子,器皿不居,况姐民乎!"——《盐铁论·卷六·后刑第三十四》  相似文献   

15.
正【引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2016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原文节选】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卷上》【原文释义】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和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  相似文献   

16.
为政有道     
申洁 《前线》2016,(1):84-85
正【引用】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原文节选】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贞观政  相似文献   

17.
正《史记》记载,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意思是说,魏文侯召见李克问:"先生你经常对我说,‘家里贫困就想得到一个好妻子,国乱就想有一个好的国相帮助治国’。现在我要设置国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这两个人你看  相似文献   

18.
正【引用】"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201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原文节选】"臣等窃闻尧之命舜曰:‘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皋陶之论治曰:‘率作兴事,钦哉,屡省乃成。’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  相似文献   

19.
正【引用】"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节选】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论衡·超奇篇》【原文释义】凡是重视融通的人,可贵之处在于看重运用所学的知识。反之,仅仅能够诵读,读诗读经,即使数量达到千篇以上,与鹦鹉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没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20.
正【原文】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泄。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泄,故能宽容,因众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故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诗》曰:"徐方既同,天子之功",此之谓也。【译文】君子严于律己,好像用绳墨量木材,对待别人,就应该用引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