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莹 《法国研究》2013,(2):85-89
法国大革命通常被视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原生形态",大革命及其之后法国社会所经历的民族主义可以被归结为两种:"开放的"和"狭隘的",这两股民族主义的思潮和运动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存在着过渡、汇合甚至是妥协。今日法国深陷社会、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在面对欧洲一体化、全球化、外来移民等问题时,民族主义思想在法国大行其道,其中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逐步崛起极具代表性,它意味着"狭隘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在法国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欧洲移民问题由于下列事件迅速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2000年奥地利反移民的自由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受到欧盟其他成员国的联合政治制裁;同年在英国发生了死亡58名中国非法移民的“多佛尔惨案”;2002年,反移民的法国民族阵线党魁勒庞在总统首轮大选中获胜,震动了  相似文献   

3.
一 前言 实际上,在过去的50年里,韩国女性参政很不积极。自从韩国制定宪法,成立国会以来,一直存在着女性候选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于参政的现象。今后在选举过程中,如果缺乏制度上的完善,没有妇女界的积极努力,女性候选人也是很难当选的。因此,本文将分析韩国女性参政的现状,进而为促进女性广泛参政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4.
欧洲极右翼政党虽然在意识形态上多倾向疑欧主义,但在政治实践上却积极实施对欧盟的"政治利用"策略,以获取在政治竞争中所需的各种资源。通过分析法国国民阵线利用欧盟在获得政治经费、拓展生存空间、构建政党身份、扩大政治影响以及加强党内控制等方面的策略和实践可以发现,欧盟在欧洲极右翼政党的生存和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通常在国内政治格局中陷于孤立境地的欧洲极右翼政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欧盟的政治资源,实现在国内政治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一根本政治目标。欧洲极右翼政党的"政治利用"揭示出欧洲民主政治的某种困境:它不仅会进一步助推欧洲极右翼政治势力的壮大,而且会加大欧洲治理体系内部的结构性压力,加剧欧洲双层民主结构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国民阵线与马来西亚大选廖小健1957年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已进行了八次大选,第九次大选将在近期举行,朝野各党均厉兵秣马,准备大战一场。目前,多党联盟“国民阵线”是马来西亚执政党。执政党中,马来族的巫统占首要地位,其次是华族的马华公会,民政党等等。反对党...  相似文献   

6.
1998年 9月发生“安瓦尔事件”后 ,马来西业政局空前动荡 ,曾有舆论认为执政党国民阵线在第十届大选中将失去多数席位。但结果却是国阵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 ,继续控制国会 2 / 3绝对多数议席。本文对国民阵线获胜的诸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认为经济成就、政治优势 ,以及华人选民的全力支持是国阵获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明治初期《女大学》群书大量出版,"女大学"式的女性认识广泛蔓延之际,对当时社会中"女大学"式的男女关系感到不协调并试图克服这种扭曲关系的男性知识分子在历史的舞台上渐渐活跃起来。以土居光华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选择性地吸收穆勒《自由论》及女性论的基础上,结合当时日本的社会状况,提出了适合文明开化的女性论。他的非"女大学"式的女性认识在当时的思想界可谓大放异彩,但其中也不免混杂着传统的因素。其作为一种"理想",脱离了当时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实际。尽管如此,试图跳脱出"女大学"主导下的言论体系包围网的土居光华的摸索,可以说为我们今天理解明治初期的女性形象打开了另一种视野。  相似文献   

8.
江迅 《新民周刊》2012,(45):22-22
总有一天,人人会明白:"同志"也常人。去北京采访十八大,随身带了一本台湾新书《人妻日记》。人妻,日文汉字又可写成"他妻子",源于日本用语,指已婚妇女,通常是除了丈夫外,其他人对该女性的指称。《人妻日记》推出两个多月,至今仍是台湾畅销书。作者,是42岁的小说家陈雪。《人妻日记》,是"同志婚恋"的自述。2009年,陈雪与...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在反恐问题上采取了有异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立场 :马哈蒂尔政府在坚决支持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 ,也严厉反对任何把反恐行动演变为反伊斯兰教行动的倾向 ,并强调追溯与确认恐怖主义根源的重要性。恐怖主义活动与政府的反恐政策给马来西亚的政局与外交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内 ,它加剧了执政的国民阵线主干政党巫统与在野的伊斯兰教党之间的政治斗争 ,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阵在来届大选争取华人选票的胜算 ;对外 ,它为马来西亚制造了和美国改善与加强双边关系的契机 ,并提高了马来西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英国华人的政治参与经历了从"沉默一族"到"地方议会议员"、再到"下议院议员"的上升发展历程,体现出鲜明的英国出生的二代华人(BBC)高素质以及社会融入度高的特质。这表明华裔候选人已成为英国主要政党的重要精英阶层的组成部分,也显示出与华人参政组织——"华人参政计划"及其有效的政治活动的重要作用。未来英国华人参政的热情还将持续高涨,英国下议院中也将涌现出更多的华人政治家,但英国华人欲取得美国华人在政坛上所取得的成就,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金姬 《新民周刊》2012,(9):30-35
曾经一度在外企流行的"女人当男人用"原则,目前似乎已在中国所有行业推行,谁让女性嚷嚷着要"男女平等"呢?网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新世纪女性"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  相似文献   

12.
应琛 《新民周刊》2012,(44):44-46
一名女大学生因在网络空间发表"私话"惹上官司。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发布信息的机会,但同时,一个棘手的新问题浮出水面:普通人是否有责任审核信息的真实性?杨倩(化名)做梦都不会想到,一句自认为在人人网上讲给"闺蜜"的"私话",在经人编辑后于新浪微博被"疯转",竟惹来100万元的官司。近日,这起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波伏娃的哲学关键词"模糊性的道德"对其女性主义奠基文本《第二性》进行重读,以期找到波伏娃思想中的"总问题",即回到存在主义理论框架来分析女性处境和解决女性问题。主流化阅读只是看到了波伏娃的结论即整个人类史就是女性贬值史,却没有看到她真正关切的问题是模糊性。  相似文献   

14.
陆幸生 《新民周刊》2012,(26):88-88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彻底否定"文革",其组成部分的"知青运动",怎么可能还是单个的完整"篇章"。电视剧《知青》播放完毕,断断续续看了"若干";看网上知青朋友的相关博客,比看电视剧的时间累积,要多。先说这几句,是编剧在播放前预言:总会有人根本不看你的东西就跳出来评论。知青朋友的博客(不是全部),属"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  相似文献   

15.
阙政 《新民周刊》2012,(47):64-67
西方的电视节目制作逻辑堪比它们的电影工业:不存在什么"自然去雕饰",一切都是"雕琢到自然"。回首2012年的电视综艺圈,"中国好声音"五个字毫无争议地荣登热词排行榜,成为一个显赫的年度文化现象。而在上海,高科技竞技节目"梦立方"也红极一时,"达人秀"第四季则于年末强势回归,继续占据收视高峰。闪亮的舞台上,为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6.
从2007年到2015年,马来西亚净选盟运动一共发生了四次,参与人数逐渐增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它直接导致执政党国民阵线在2008年和2013年的两次大选中成绩逐次下滑,并影响到了其执政地位。纵观历次净选盟运动,民族不平等是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威权统治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大选的"不公正"则是其发生的直接原因。它的发生促进了马来西亚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也会造成民族隔阂的加深,因此净选盟运动的未来发展将会极大地考验组织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一个不应忽视的重大事实:在横跨新旧世纪的十余年,日本的思想舆论界在"新民族主义"政治思潮的激情中已极富成效地完成了社会舆论的"共识动员".在此过程中,政治领袖和社会精英借助媒体不仅实现了对自身国家发展战略的议题建构,还确立了国民内部对华的广泛共识.日本经过长达十余年"共识动员"所达成的"国民合意",其大部分内容尚未全面实施,今后随着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加速推进,各项政治诉求的陆续付诸行动,中日两国在地缘战略利益上的对立冲突有可能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18.
赵嵩 《当代韩国》2001,(2):11-15
韩国自1945年光复建国以来,历经朴正熙、卢泰愚、全斗焕等为首的铁碗军人政府的统治,军事独裁对法律制度建设的负面影响极大,以至于几十年来该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问题上一直步履维艰.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国际人权运动的深入和韩国国内民主运动的发展,该国国民特别是学术界十分重视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女性、儿童、老人、福利制度、参政、环保等人权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尤其在推动修宪和司法制度改革方面,热情甚高.从1992年金泳三建立文官政府至现在金大中执政阶段,韩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修正进一步确立和反映国民主权意识和人权意识的新立法和司法制度,不断完善保障人权的国内法律制度,以强化对国民人权的法律保障.本文旨在考察该国近10余年来有关人权保障的若干法律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无论第13届国会选举结果如何,马来西亚50多年来的选举型威权体制正在走向松动:巫统已经不像以往那样能完全操控选举结果,一党独大的局面已有所改观,两大政治阵营的竞争体制(即"两线制")正在成为马来西亚政治生态的基本格局。为赢得国会选举、挽救巫统主导的国民阵线的执政地位,纳吉布首相实施了一系列亲民政策,但这些政策能否消解长期以来人民对巫统威权体制的积怨尚不得而知。在反对派人民联盟一方,他们其实也没有显示出成熟的替代执政能力,他们最大的政治资本是人民对巫统威权的厌倦。  相似文献   

20.
刘迪 《新民周刊》2012,(18):26-26
这些在亚洲区域奋斗的日本女性,给亚洲带来另一种日本形象。今年5月4日,NHK卫视频道播放了名为《大和抚子在亚洲盛开》的大型专题节目。所谓"大和抚子",在日语中意指,日本女子外表柔美但内心坚强。节目中,主持人请来10多名"20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