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践》2015,(7)
<正>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依据自治区下达的五年任务规划,围绕国家划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规划高标准农田,着力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核心区,真正实现"藏粮于地"。发挥种粮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种植为事业、有自筹能力、建后精心管护的优势,积极支持他们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国家  相似文献   

2.
在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省情面前,如何保证粮食安全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不仅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以保证粮食安全,而且也需要从技术层面提供安全保障.所以我们提出了"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7,(8)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落实好这一要求,迫切需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从农业综合开发的探索实践来看,这一做法既能够显著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又可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还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9,(10)
正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把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届五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八字方针方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省,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一是围绕稳定粮食产能一是围绕稳定粮食产能,在提升农业供给质量上发力量上发力。实施藏粮于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建设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协同创新体系、高标准农业科技园和千公里科技示范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8)
正近日,2016年呼和浩特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主任会议在清水河县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自治区农发办贯彻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讨论了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点,以及资金整合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关于开展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综合检查、201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自评、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开展对2015年项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8,(6)
正近年来,清水河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坚持与生产、生活、生态统筹规划,努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脱贫攻坚无缝对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贫困村摘帽。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办与扶贫办共同调研后,将项目区定于扶贫移民涉及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办负责项目实施和管理,共确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8500亩,总投资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10)
正多年来,和林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为平台,认真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近20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4.4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万亩,建成两个10万亩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批准为"内蒙古和林格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7,(8)
<正>近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坚持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遵循农发资金投向,发挥优势,精准发力,认真谋划和实施农发项目建设,促进了全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推动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明确定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科学定位,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7,(6)
正和林格尔县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大县,近年来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取得不斐的成绩。和林格尔县农业综合开发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盛乐镇、大红城乡,盛乐镇的公喇嘛、前公喇嘛、古力半忽洞3个行政村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大红城乡的苗家29号、王家20号两个行政村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项目中计划新打机电井97眼,架设高压线14.55公里、低压线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7,(2)
<正>黑龙江省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的起始省份和重点省份。自1988年在三江平原掘起第一铲泥土,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走过了28年辉煌历程,一直保持"使用中央财政资金总额、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三个全国第一。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虽然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短板,特别是国务院批准黑龙江实施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以来,以涉农资金整合为重要任务,使农业综合开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7,(2)
<正>哈尔滨市充分发挥农业开发的综合优势和平台作用,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优势产业带,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全市共投入农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8.78亿元,重点实施了38个示范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78.03万亩,项目区新增粮食产能0.75亿公斤;共投入产业化项目资金1.48亿元,吸引企业投入及贷款融资15.12亿元,建设产业化项目45个,重点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5,(1)
<正>察右前旗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围绕"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目标,狠抓项目建设,严格规范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201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巴音塔拉镇南店行政村实施,建设面积3400亩。"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在巴音塔拉镇和玫瑰营镇实施,建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7,(2)
<正>抚远市地处祖国东北角,三江平原末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三角地带,是一个有着260万亩耕地的县级农业大市。近三年,抚远市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7850万元,集中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和对俄蔬菜园区,有力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11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达到1.5万元,连续三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强基础促增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8,(5)
正近年来,武川县把大力推进贫困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积极对接中央和自治区、市项目资金,重点向贫困山区倾斜,优先安排在全县的贫困乡、贫困村建设高标准农田,着力改善贫困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和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2017年全部完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面积为1.56万亩,其中一般土地治理项目3000亩,新型经营主体实施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7,(6)
正近年来,武川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全力推进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坚持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和农民致富有机结合起来,以农发资金为引领,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一些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为这些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增强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他们生产致富的步伐。武川县通过整村推进工程,主要围绕全县五大特色产  相似文献   

16.
陈延 《共产党人》2012,(6):46-47
正2012年,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将进一步深入开展"项目管理年"活动,坚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认真实施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努力将农发项目区打造成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5,(5)
<正>高标准农田是指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是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务实举措。从2008年至2014年,巴彦淖尔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开发项目实施了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8,(6)
正今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农业综合开发办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坚持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推进现代化农业为目标,以节水灌溉、农田建设、架电修路为重点,以渠道节水化、道路沙石化、林网配套化、耕地园田化为主要内容,集中力量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扎实实推进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7,(3)
正利用2016年末及2017年初的一段空闲时间,托克托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对全县5个镇、黄河湿地管委会的10多个入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30多家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申报的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和论证,为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各项工作的展开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科学论证和实地调研,确定2017年托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7万亩,其中建设高效节水漠下滴灌1.5万亩,利用黄河水建设渠道衬砌节水灌溉1.2万  相似文献   

20.
正核心阅读: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牢固树立起大农业观,以新理念引领农业向广度、深度进军,在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追求"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面向整个国土全方位开发农业资源。同时,要坚持市场导向,用市场引导农业生产,用市场引导结构调整,防止盲目跟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对此,笔者认为,要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